| 
 | 
 
成汤桑林祷雨 
 
商君成汤即位天子,以伊尹、莱朱(仲虺)二人为相,另尊伊尹为元圣,播告于天下。 
成汤去除暴桀之虐政,厚德待民,宽仁而治,民人大悦,远近归之。 
 
一日,成汤早朝,询问伊尹说:“往古之时,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之职位,是为什么?” 
伊尹進奏说:“天子者德配天地以为元首,三公者通于天道,九卿者通于地道,大夫者通于人事,列士者明于法度,下承其上,以为制体,顺天道以治理天下,内外若一,是谓大顺。” 
成汤大悦,遂立三公、九卿、大夫、列士之官,以理天下事,通有无于四方,以救济穷困。 
 
是时,大旱七年,初旱三四年,尚未甚旱,民田也有半收。 
成汤即位天子之后,每劝课农桑,又省刑薄敛,是以百姓俱各勤力耕种,但耕一年,便有两年之积,耕两年,便有四年之积,所以民间尚有蓄积,不至饿死。 
然而旱了多年,人民也不知旱到什么时侯为止,因此惊慌起来。 
汤王见这久旱民间,也数次向上天祈祷,仍然不见下雨,乃命太史曰:“朕欲祈祷,先为朕占卜之。” 
太史占卜完,進奏说:“依臣所占,若要上天下雨,应烹杀一人当作牺牲,祷乃有雨。” 
汤王曰:“朕闻上天爱人好生,而说上天当以人祈祷才下雨,是在诬蔑上天啊,万无此理。朕之所以请雨,正是为了救民,何忍杀人而祷雨。若以杀人祷雨,朕当以自身充当之!” 
遂斋戒沐浴,剪去头发,断其爪甲,乘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为牺牲状。问群臣何处可祷,皆言桑林一片地面空阔,可以祈祷。 
汤王遂至桑林之野,仰卧于地,祝曰:“请上天不要以我一人之不敏行,而伤害万民之性命。” 
乃以六事自责说: 
难道是为政不节制吗? 
难道是政教缺失使人民失其本分吗? 
难道是宫室崇高费用奢侈吗? 
难道是宫中嫔妃受宠得势干求请托盛行吗? 
难道是贿赂行私干预公行吗? 
难道是奸佞小人谗言凶猛吗? 
汤王把这六事自责,话还没说完,天已下起大雨,覆盖数千里,凡旱之处,皆得润泽,百姓大哗,欢呼之声传扬数十里,是年五谷大熟,汤王又赐钱币予百姓,以赎回子女,天下欢洽,民安乐业。 
遂作桑林之乐,名曰大濩,濩者救护之意,言汤王之仁德能救护生民啊。 
商王成汤,以伊尹为阿衡,迁九鼎于商邑,在位十三年,寿百岁而崩,葬于济阴之桐宫。 
太子太丁早卒,太丁之子太甲立,百官总摄己职,以听冢宰,天下事俱听伊尹处分。 
 
 
注释: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