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韵综合报导)大陆2022年高考已结束,但网上对高考作文题的热议不减。一位安徽男子怒批,荒谬的高考作文题伤害了安徽的孩子。一位从事教育33年的退休教师感叹,全国的高考作文题是把孩子往傻里整!
这位退休老师在视频中说:“对今年高考作文,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各个地方卷一路看下来,真的很心疼现在的孩子。现在的作文题,真话不能写,假话又写不出来,马屁拍在马蹄上,得不了高分。这就是要把孩子往傻里整!……” 她表示:“作为一个从事33年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作文题,也是无力吐槽,望而兴叹……一些做教育的老同事也忍不住的给我吐糟,以后自己的孩子高考,那得提前一年背熟央媒社论了……眼睁睁的看着高考作文,越来越八股化、格式化,确实一点办法都没有呀。” 她续说:“大家都知道文章千古事,我手写我心。但是回到讲台前,却又不得不给孩子灌输那些可以拿高分的格式模板……没有一个老师不明白,孩子的第一句谎话、假话、空话,都是从自己布置下去的作文题目开始的,我们的小学讲台到高考阅卷已经跑偏太久了!” 男子斥高考作文题,摆饬安徽的孩子除了这位退休教师之外,还有一位安徽男子发视频说:今年安徽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跨越,再跨越”,材料以北京双奥城为背景,展现北京从2008年到2022年的发展变化。 “我就想问问那些出题的专家跟老师们,你们拿北京的卷子来,摆饬我们安徽的孩子吗?我们安徽的孩子们有多少人去过北京?我们安徽的大人们又有多少人去过北京?2008年的时候,也就是14年前,这届高考的孩子们才3岁,上幼儿园小班,他们连自己尿裤子都记不得,你让他怎么写北京的变化……” 他表示,这届安徽考生经历了3年的口罩,经历了安徽洪水,经历了江淮大地历经风雨后的变化和美好,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写写自己家乡的变化? 男子质问:“出题的专家和老师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这种脱离现实意义的题目,究竟是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是要提倡孩子们凭空臆造和假设吗?虚拟吗?你们能不能对得起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啊?寒门难出贵子!” 该视频引发网友们热议: 网友“梁政”质疑:“让安徽的学生写北京14年的变化?出题者脑子进S了吗?他们中有几个人来过北京?估计老师也不见得都来过吧?想起我小时候了,只看过两张北京的模糊照片,好像是天安门和颐和园,心想这辈子要能亲眼去看看,就满足了。还好,高考作文不是北京,不然也只能就着那两张照片尽情发挥了。” 网友“黄未原”则认为:“让安徽考生写北京的变化,出题老师心有别图。” 他说:“那年回去看母亲,陪她散步走过她当年读书的师范学校,她指指点点那些熟悉不熟悉的建筑,感叹变化巨大,忽谈及一我认识教委老师,说他良心坏坏:初升高统一考试,他出题作文《XX潭的变迁》。“农村孩子哪知道城里什么潭的变迁啊?!分明为了照顾城里考生。” 考生直呼作文题目“太难”一度冲热搜2022年中国大陆高考于6月7、8日举行。中国教育网显示,7日上午考语文,各地作文题目均不相同。 全国乙卷(山西、内蒙、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吉林、黑龙江)的作文题,以北京两次奥运会,展示中共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出考生的感受与思考 。 全国甲卷(云南、责州、四川、西藏、广西)的作文题,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全国新高考I卷(江苏、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的作文题 ,要求考生结合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3个术语, 从中体悟当中的哲理意义,写一篇体现考生感悟与思考的文章。 全国新高考II卷(辽宁、海南、重庆)的作文题,则以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官媒央视的纪录片为素材,要求考生根据片中介绍的各行各业的人物,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而自设试题的北京和天津,考卷作文题都是写疫情。浙江卷提供的作文题,则要求考生列举当地的优秀青年在各行各业的成就,写出自己对未来发展有何启示。 对于各地的作文题目,考生直呼“太难”了,一度冲上了热搜。 许多网友表示,全国甲卷作文难度较高,有让贫困地区的考生“走不出大山”之嫌。特别是作文题《红楼梦》桥段素材“读了完全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没读过《红楼梦》的考生更惨了。” 不少网友认为:北京和天津的试卷则较为简单。 责任编辑:林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