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大纪元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名叫季札的人出使鲁国,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看上了季札身佩的宝剑,脸上露出了非常喜欢的表情,但碍于情面难于启齿。季札本想把宝剑赠送,但出使鲁国需要佩剑礼节,便在心里许诺:等出使归来,一定把剑赠送给徐国国君。
一年后,季札从鲁国回来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为了实践自己心中的诺言,就把宝剑送给徐国的继承者。新的国君因为没有先君遗命,不敢接受宝剑。
季札说:“上次同徐国国君交谈时我未赠剑于他,是因为我还有出使鲁国的任务,但在我心里却早已将宝剑默默地许给了徐国国君。既然答应了他,又怎么能因为徐国国君不在,就欺骗自己的良心呢?”于是,季札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柳树上。这就是“季札挂剑”的故事。
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古人的心态。季札当时是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君子,只是心中默许的事都要去实践。同样,古代一些原本非常好的说法,现在也会是同样的命运。
比如,《礼记》中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现代有些人把这当成是“高官即使犯法也不会治罪,不必与百姓讲道理”。这样的理解是偏颇的,主要是一种现代心态所造成的。
其实,古人崇尚的“道、德、仁、义、礼、智、信”,用仁义教化治国。像季札这样的人,遇事自省是一种常态。那时的人,道理和法规是用来对照自己的,而不是用来为自己脱罪的。
当时,当上高官大夫,其德行标准的要求自然是非常高的。“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如果高官大夫犯了罪,治罪不去使用刑罚;但带罪的大夫,由于自惭形秽、没脸见人,一般都会自裁自罚。要等到赐剑赐酒,那已经是一种不知廉耻了。所以,“刑不上大夫”,这种自我了断的处罚其实比上刑打板子要严厉的多。
到了现代,“刑不上大夫”变成一句高官自我保护的免罪牌,那就走得太远了。当人们把情理和法规当成自己牟利的工具时,就到了礼崩乐坏的末法时期了。几千年之前,周朝成康之治时,周礼教化,大夫大官就不用说了,连庶人都无一犯罪,40多年间监狱全是空的!这样的事,以今天现代人的心态,也是难于理解的。
责任编辑:王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