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578
|
回复:
0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复制链接]
ANNABABY
ANNABABY
当前离线
积分
3581
IP卡
狗仔卡
131
主题
591
回帖
358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3581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8-8 22: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大纪元
作者:容乃加
立秋到,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楸树和梧桐都是秋天的代表树。 (pixabay)
光阴荏苒,悄然间阴阳演递,春花了无踪迹、夏日收敛暑热,立秋登场了。杜甫诗句:“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对应的就是悄然而至的立秋节气。
二十四节气立秋 秋凉初韵
“立秋”是黄历中“七月节”,在“大暑”后十五日,每年落在公历八月七~九日之间。在二十四节气中,立秋指示了迈向秋天的第一步。杜牧《早秋客舍》描写“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表现一叶知秋的节景,在立秋之际,万物都感受到了秋之气。
《三礼义宗》说:“七月立秋,秋之言湫,湫,缩之意。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
秋之阴气感应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寒蝉生于盛阳,感阴而鸣,成了鲜明的立秋节气物候表现。天地间阳气缩、阴意出地,化为肃杀之气,天降露水,入夜带来凉意,万物渐渐感受到时节变化而走向凋零。中唐诗人元稹将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等季候特征,还有七夕鹊桥会,都谱入了《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一诗中: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四季轮转,不经意间炎夏已经走到尽头,早晚风中带点凉意,迎来秋天。寒蝉喧声闹,白露滴林间,一叶落下惊秋来,秋意上心成了愁。
梧桐叶落,“一叶知秋”。 (Pixabay)
立秋民俗
秋来节气变,怎样不犯愁?中国民间的迎秋民俗,重点就在防疾防疫,体现出对应阴长阳衰的智慧。常见的民俗有:
一、防疾疫食俗
一些地方的立秋日食俗,说来都和防痢疾、防瘟疫有关连。以下是流传中比较常见的食俗。
1. “咬秋”:清代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天津、北京人啃瓜,杭州人吃秋桃,都是预防冬天和来春腹泻的食疗法。在山东莱西地区旧时流行吃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渣”,当地民谚说:“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2. 吞赤豆饮秋水:在立秋日面迎秋天的方位,即西方,以井水吞服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民俗传说这样做的话,一秋不犯痢疾。也有说立秋日鸡鸣时,汲井水,不分老少皆饮用少许,可却百病。不过这种作法,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就难行了,因为在城市中要找口井都很难得了。
二、熬楸膏治疮疡
立秋日,一早在太阳升起前,采楸树叶子????汁,浓煎熬成膏,然后收藏起来,这是退治疮疡的俗方。
秋诗篇篇
诗人咏立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也对应了立秋的季候典故,诗情画意,让立秋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
立秋戒流火 古老智慧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陈朝 周弘让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收作 刘言史 诗)
黄历七月一到,天际“流火”就让人警戒秋天来了。秋天的风已经吹起,惊动天地万物。高高的清淡的云天已经失去了夏日浓厚的颜色,乔木的叶子沙沙作响,弹动秋天的声音啊!
诗中典故 七月流火
“飙”就是风,“商飙”就是秋天的风。古人说秋天之气肃杀与五音中的商声凄怆悲凉之音相符,故而称秋为商。后代常见这种用法,如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写:“时当秋月,商飙徐起。”
“火”是天上一颗红亮的恒星,中国古代星宿也称“大火”(在西方星座的天蝎座的心脏)。《诗‧豳风‧七月》诗中讲“七月流火”,让人印象深刻。《七月》是讲古代农民作息的名作,古人在七月观察到“流火”这一星空现象,就有了暑渐退而秋将至、天将寒的心里准备。
那么,“流火”是什么样子呢?那是“火”这颗星在天空中移动的缩时轨迹。孔颖达〔诗经疏〕说:“于七月之中,(天空中星宿)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古代中原地区,黄历七月的黄昏,“火”在西天地平线上约三、四十度的位置[1],到了晚上八点钟,“火”就下降到地平线了,想像一下期间“火”这颗星的西下的过程,这就是“流火” 。
立秋七夕一情牵
立秋有“一叶知秋”、“七月流火”的现象,让人警惕阴阳变化消长,这是古人观察入微,睹始知终的哲思。七夕和立秋很接近有时也相合,从古以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更让秋天充满浓浓的人间情味。
传说中鹊鸟为牛郎织女搭桥鹊,星娥会玉楼。 (Pixabay)
从古以来,牛郎织女在银河两旁,隔着天河相望。曹丕《燕歌行》吟:“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传说中的年年,他们只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七夕夜里银河转向西,乌鹊为他们搭起鹊桥(河梁),让他们渡桥相会。鹊桥连河汉两端,为相思接上连线。
七夕连立秋为人间想念的季节启开了思念之门。立秋了!秋兴相思意,人间有情牵,故人千万里,应同此日情。
注释:[1]《大戴礼记ㆍ夏小正》记载五月“初昏大火中”(夏朝以孟春为正月),就说仲夏五月的黄昏,“火”在中天的位置。故而到了黄历七月的黄昏,“火”在天空的位置向西移动了六十度。@*#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22: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