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47|回复: 0

金辉玉质凝皓腕:中华传统腕饰漫谈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591

回帖

3581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3581
发表于 2022-12-25 21: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大纪元

作者:兰音
1.png
图为清代的金累丝花卉响镯。(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簪珥璎珞之类的传统首饰,总是佩戴于醒目位置,或为容颜增添风采,或应礼制彰显身份。腕饰,则掩其形于广袖之中,振其声于金玉之间。其形态和精美程度,更不因隐蔽性而有半分敷衍,就像一位与世无争的君子,怀抱凌云高远之志。佩戴时,它总是轻轻触碰着臂腕,聆听声声脉动,更像一位体贴的密友,让人感到平静而熨帖。

今人不见古时月,穿着当今西式服装的我们,似乎已无法体会古人于首饰的情感。但我们可以回溯历史,追寻腕饰的前世今生,一探旧时的惊鸿倩影。



腕饰姓名考
提到腕饰,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是玉石手镯和各种材质做成的手链。腕饰与耳饰、戒指等首饰,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流传、演变,品类越发丰富,名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常见的,是一类质地坚硬的环形腕饰,以单环样式为主,类似今天的“手镯”。先秦时期,这类腕饰的材质主要是玉石,它便有了自己的名字——瑗。据《尔雅注疏》的解释,瑗指的是孔径大于物品边宽、边缘薄的环形玉器。

2.png

图为战国至西汉的扭丝纹玉环。(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汉代以后,金属材质手镯加入腕饰家族,古称“瑗”便不再适用,代之以“钏”“镯”,玉质腕饰则改名“环”,都是常见的腕饰称谓。如繁钦《定情诗》曰:“何以致缱绻?绾臂双金环。”曹植《美女篇》曰:“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初唐的《北堂书钞》解释钏:“为环约腕。”钏,几乎可以代指唐以前的各类金属腕饰。

镯一词,原指一种形似小钟的军中乐器,到了唐宋时期,开始作为腕饰的代称。南宋《夷坚志》载:“在日藏小儿手镯一双,夫人金耳环一对。”镯在宋代,已经成为较为流行的腕饰名称。

环形腕饰中,有一种螺旋式的多圈形制,拥有许多冷门的名称。在汉代,这类腕饰名为“跳脱”“条达”“条脱”“挑脱”等。从发音可推断,它们是来自某种外族语言的不同音译版本。因而,多环腕饰是一种极具异域风情的饰物,它独特的装饰效果曾在中原风靡许久。《定情诗》中还有一句“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汉朝女子特意将跳脱和金环等饰物并举,也就是有意识地将单环和多圈的腕饰作区分,反映出时人对腕饰的重视与衷爱程度。

中唐时期,唐文宗曾问大臣:“古诗云:‘轻衫稳跳脱。’跳脱是何物?”大臣不知,文宗解释说:“就是今天的腕钏。”(见《唐诗纪事》)小小腕饰,成了大唐天子考校臣子的题目。宋代以后,多圈腕饰又有了更为形象的名字:缠臂、缠钏,明代俗称“镯头缠子”。一个“缠”字,就把那种多个圆环包裹住臂弯的形态勾勒出来。

镯、钏、缠臂这类腕饰,大多为封闭式,形状固定且不可调节大小,取戴时诸多不便。另有一类可称为“软镯”的,也是古人长期佩戴的饰品。比如珠串,用各类玉石珠子串连而成,在新石器时代亦有大量出土,在周代已成流行。汉代时,此类腕饰名为“系臂珠”。在清代,珠串颇受满族贵族推崇,并且从佛教的念珠发展出兼具修持与装饰特色的手串,名为“十八子”。

另有一种腕饰,从结绳工艺发展出的五彩编织手绳,早期名为“五色缕”,或长命缕、续命缕、朱索等。戴手绳的习俗,大约自汉代开始盛行,最初古人在端午节那天,将其挂在门上。五色对应五行、五方,古人利用五行力量,赋予手绳之中,以起到驱邪消灾、消灾纳吉的功用。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五色缕或其它编织手绳,已成为代表传统民俗的特色饰品。

造型多变、美与实用兼备
腕饰藏于袖底,旁人难得一见,然而古人从不吝将智慧和创意注入于腕饰之中。即使是外形固定的环状腕饰,依然能体现古人的匠心独运,反映了腕饰从古朴到精美的古今流变。
3.png


图为《簪花仕女图》局部,画中女子佩戴多圈腕饰。(公有领域)
从汉代始,佩戴腕饰之风盛行;隋唐至宋代,女子以腕饰为妆饰用品的习俗更为普遍。无论是单环式的镯钏,还是多圈式的缠臂,或经过工艺改良、或注重细节雕琢,成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精品。

唐代的环状腕饰,仍以单环的镯钏和多环连续的缠臂两大类为主。最大的创造,是将镯钏形制,从封闭的圆环形改为金属质地的开口式,并定形为传统样式延续至明清。其造型为:环面中间宽,向开口处两端逐渐收窄至薄薄的扁片,镯头以细丝缠绕,或直接将其外翻打卷收束。这种腕饰存放时,便展开拉平,形状犹如一枚柳叶,看上去更像是一支发簪。使用时,佩戴者可根据臂腕大小,将镯钏适度弯曲。

还有一种改良的环形腕饰,是将玉质环体分割成若干块,每块以金属包裹两端并相互连结,组成完整的环形。这两种腕饰,皆可实现腕饰的自由开合,不仅取戴简便,尺寸也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增强舒适度和修饰感。

早期的多圈腕饰,形态简朴。比如战国时期出土的一件“金盘丝”,是一种单纯由细金条盘绕两圈有余的饰品,两端无任何装饰。而到了宋代的金缠臂,较多的实物出土,则圈数或少或多、装饰或简或繁,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共同的做法是:将金银条锤扁、绕圈,制成螺旋状多圈,整体造型酷似弹簧,少则三至八圈,多则十几圈,可调整宽度;然后,用细丝将镯头与邻近的圆环缠绕在一处,做成可滑动调节的细密绕线。

有时候,缠臂表面还会錾刻花纹,光彩莹莹,又内涵丰富,将女子衬托得光洁如玉、娇俏可人。整齐而灵动的多圈腕饰,独具纤弱轻盈的美感,更易牵动文人墨客的诗情。缠臂也经常代表缱绻愁绪或优美意象,出现在宋元文学中。如宋代朱淑真有词曰:“调硃弄粉总无心,瘦觉寒余缠臂金。”元人周巽有诗曰:“玉凤搔头金缠臂,琇莹充耳双明珠。”

4.png

图为清代水晶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再说那精致庞杂的结艺手绳和形形色色的排珠手串,更让腕饰的形态千变万化。而千万种软镯中,清代的“十八子”手串,将结艺和串珠形式完美结合,应是最为精巧华美的一类。所谓十八子,就是用十八颗珠子与配珠、坠饰组成的手串。它起源于佛教的念珠,为记数诵经或念诵佛号的遍数而用。修行者认为,持十八子可以“摄心”,达到驱除杂念、静心修持的境界。

十八子的基本形制为:手串主体为十八颗主珠,中间放置材质不同的三通“佛头”和隔珠;三通的两侧有编织挂绳,并连接坠饰,包括“佛头塔”、“金刚杵”配珠,以及宝石或金属材质的背云和坠角。十八子原本的使用方法,是戴在手腕上或持拿于手中,满人则衍生出新的使用方式。无论男女,皆可将它挂在衣襟钮扣上,作为“压襟”挂饰。精美的十八子,从清代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绘画中,成为清代服饰体系中的典型配件之一。

无镯不成婚 腕饰的美好寓意
腕饰乃贴身配戴的首饰,仿佛是古代女子亲密的知己,逐渐发展为定情、定婚之物。南宋《梦粱录》载:“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鋜、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无论家境贫富,手钏、戒指、霞帔坠都是必备的三大聘礼。
5.png


图为清代珊瑚子孙万代镯。(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名贵的金钏,也是皇家婚礼中的重要聘礼之一。《东宫旧事》载:“太子纳妃,有金钏二双。”在明代,钏饰被纳入礼制,作为后妃的“纳征礼物”之一。据《大明会典》的记载,皇后有金钑花钏一双、金素钏一双、金连珠镯一双,皇太子妃、亲王妃亦各有金钑花钏一双、金光素钏一双、金龙头连珠镯一双和金八宝镯一双。

清代,旗人还有“小定”的婚俗,即在订婚之后,男方将如意、荷包,以及簪钗、戒指、手镯等金银首饰送到女方家中,作为定礼。直到今天,金手镯也是备受青睐的婚礼饰品,民间也一直有“无镯不成婚”的说法。

腕饰在首饰门类中,属于体量较大的一类,而金玉材质和特殊工艺制成的镯钏,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因此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墓葬中首饰的数量与工艺水平,直接反映出墓主人地位的尊卑。到了明代,朝廷规定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女子,必须佩戴不同材质的镯钏。《明太祖实录》载:后妃的钏镯可用金玉、珠宝、翡翠等材质;一品命妇戴金镯,五品可戴银镀金材质,六品及士庶之妻只能用银质。

由于腕饰所代表的贵族身份,它也成了赏赐或进贡的珍品。如东汉孙成等宦官因拥立汉顺帝有功,曾得赐金钏、指环等物。《天直行记》载,安南国朝贡的宝物中,有一对镶珍珠的金钏,其中金重一两,珍珠一千颗,可谓价值连城。

流行易逝,经典却从未老去。腕饰发展至今,珠玉的温润,金银的奢华,仍是它最美的模样。若有机会,愿我们能佩戴一枚复古的腕饰,将它细细欣赏、把玩,去感受那数千年凝结成的匠心之美与文化之韵。

参考资料:论文《中国古代臂饰文化考》@*#◇

责任编辑:王愉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2 22: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