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827|回复: 0

墙与中国互联网——网络媒体

[复制链接]

88

主题

0

回帖

98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3
发表于 2023-3-28 09:0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体是人们获取资讯,特别是时事新闻类消息的管道。传统媒体的排版方式注重分类和突出重点,目地是方便读者或观众检索并更有效的获得信息。比如新闻报刊,通常将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版,其它版面按照内容分类,并且每条新闻的标题都要包含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扫一眼就能获得关键信息并判断哪些报道需要深入细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获取信息,传统媒体被搬上网络也是自然趋势。网上的媒体平台和门户网站多数也是采取了类似报纸的排版方式:主页放置重要新闻,导航栏里有不同类别专题的版面链接。许多网站还提供历史索引和搜索框等工具,充分利用电脑的便利性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报导。

为了提高点击率和用户在线时长,许多网站和应用开始推出针对用户的定制化版本,通过浏览记录分析用户的喜好并针对性的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基于推荐算法源源不断的向用户提供内容的技术一般是用于娱乐社交类网站应用的,比如YouTube和Facebook之类。这样的推荐算法有利也有弊。在YouTube网站上,首页上的视频都是推荐给用户的,用户点击观看了越多的视频,网站算法就会越了解用户的偏好,并使接下来的推荐更有针对性的去迎合用户。这样的好处显然是提高了网站对用户的粘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时间,提高了网站的广告收入。可是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的自主选择权其实是变小了,YouTube并不提供好用的分类索引,除非知道具体视频的名称信息,用户很难找到具体类别相关的视频。就好比去餐厅用餐,每次服务员都直接拿出来几道现成的菜让客人尝尝味道,客人觉得还行就下次拿出类似的菜肴,这种做法虽然未尝不可,但如果我是客人我还是愿意先看一看菜单上所有的菜品,偶尔也换个类别尝尝鲜。

对于传播新闻的严肃媒体,单纯依赖算法推荐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就像读报,虽然读者只会选取某些报导细读,但把各个版面的新闻标题略读一遍了解大概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有些读者对某些版面通常不关注,但偶尔也会对特定报导感兴趣,如果都让算法来推荐那这些报导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信息茧房效应。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主要新闻媒体的网站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排版方式,而很少搞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当然是有很多人在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上阅读新闻,但这些网站本身并不是内容提供者,它们平台的设计是为了社交娱乐,并不是专注于新闻传播,也并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新闻和消息内容是全面客观的。

在中国传统媒体是被官方垄断的,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它们在建立网上平台方面极其落后。人们上网看新闻的途径主要有两类:门户网站和论坛。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之类,它们有专门的编辑搜集和选择传统媒体机构提供的报道,并以分类版块的形式发表,在实效性和专业性方面类似传统新闻。论坛网站如天涯之类让网友们自行编写文章并进行讨论,它们并不以传播新闻为专业,但对时事类话题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的作用。二者各有其优劣,互为补充。门户网站的新闻较为专业,但在中共统治这一特殊国情下官方的新闻并不贴近百姓的生活,大量真正的新闻无法通过审查,这使得正规的新闻网站对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为了流量,这些网站只好在首页更多的编排娱乐八卦类的花边新闻,这对媒体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有着负面的影响,但也是国情使然,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网络论坛的内容由用户自行编辑,通常在话题的尺度和深度上会有更多自由,许多揭露社会现实的新闻都是以这种形式被网友广泛传播的,这些在中国正规媒体中是不可能看到的。但论坛中的内容也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来源于私人的信息难以辨别其真伪、完整性和时效性,也不排除某些人和团体刻意带风向引导舆论。但是在中国论坛中的内容还是对正规媒体的新闻起到了有效补充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的特殊国情导致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类网站与应用越来越强调对用户的吸引力,为此一批专门撰写网络文章的写手出现了,例如微信中的公众号。这些网文内容繁多,不少也在传递新闻信息和各类资讯,被称为自媒体,很多人就把它们也当作新闻媒体来看待了。然而绝大多数这种内容提供者并不是正规的新闻机构,也不遵守新闻行业的伦理规范,甚至为了吸引流量而对事实断章取义甚至凭空捏造也大有人在。因为此类文章并非私人发表,而是由某个机构(公司或工作室)署名,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文章内容有正规机构审核而有较高可信度。比较典型就是UC浏览器借助其浏览器在手机市场的高占有率而加入的UC头条功能。中文网络环境中标题党这一劣质文化现象就是UC发扬光大的。为了吸引眼球,UC头条内的文章标题充斥着诸如“震惊!”、“厉害了我的国!”、“美国吓尿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男人沉默,女人流泪”等等浮夸词汇刺激着读者的感官,但内容常常是瞎编乱造甚至完全和标题无关。UC震惊体(网上对标题党的戏称)一度过于火爆甚至连中共官方都无法忍受,铁拳治理下如今稍有好转。

虽然UC头条有着标题党和内容低俗等问题,但其整合网上资讯并以算法形式向用户推荐内容的形式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也被中国互联网各大厂商借鉴。2012年字节跳动旗下推出了今日头条APP,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头条”类网站应用商业上的成功的背后是其定位的混乱和由此带来的潜在社会危害。“头条”这一名词在历史上一直是使用在新闻行业的,报刊会将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以吸引读者注意。UC头条、今日头条等应用之所以自称“头条”,就是要用户在潜意识中接受该应用提供的是最重要的头条新闻,是值得信任的媒体平台。但这些头条们的商业逻辑却是尽可能迎合用户喜好,提供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算法推荐的结果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其实是越来越娱乐化,利润驱动的结果使得很多文章其实就是经过包装的广告软文,这与获取重要新闻资讯的用户预期其实是相背离的。长期依赖头条类应用做为阅读新闻的主要媒介,用户获得的信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碎片化、娱乐化、单一化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在时序上都发生混乱,因为算法常常会把旧闻推荐给读者。其实头条类新闻资讯应用和抖音短视频是一个路数,占据用户时间是最重要的,内容质量是其次甚至是不重要的,这是娱乐平台而不是正规新闻媒体的特点。

算法推荐机制由于信息茧房等缺陷并不适合新闻传播,但在中国的独特环境下却受到当局的青睐,因为黑箱中的算法可以人工干预从而成为更加便利的舆论操纵工具。对于官方不喜欢的言论,删除文章和评论早已是常规操作,但还是显得太过刻意和心虚,甚至造成越是被禁止就传播越迅速的反效果。有了可操纵的算法推荐那就方便多了:不用删帖删文,只要逐渐减少推荐频率即可,不良言论被人工降温,社会效应被局限,最终被人们淡忘,再也无迹可寻,这效果比唐突的强行删文可好太多了。当官方想要引导舆论往某个方向发展时(比如反美挺俄)只要反向操作,增加此类言论的曝光率就可以了,毕竟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大多数网友在受操控信息流的轰炸之下也是很难保持理性客观的。而且这类应用常常有热搜或热点的排行,也是完全可以人工干预的。中共可以方便的使用这一工具潜移默化的引导群众关注的焦点和价值取向,更加具有主动性且更不易被察觉,堪称完美。

抖音的国际版本TikTok如今在许多国家的年轻人中成为潮流,西方政府也终于开始正视其受中共操控所带来的安全威胁。由于中国可以获得TikTok在海外的数据,多国政府已经禁止政府设备安装和使用TikTok,美国还在寻求强制要求TikTok出售以撇清与中国的关系或在更大范围内封禁此应用。其实TikTok对世界的威胁远不止私人数据的泄露,它不透明的推荐算法才是更可怕的文化侵略武器。中共完全可以通过它来引导世界上年轻人不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动摇民主国家的根基甚至威胁世界的和平。中共在中国从不尊重言论自由,却企图利用西方国家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发出自己的声音操纵舆论,一定不要让它的诡计得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23: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