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咪自认格调高雅,给宝贝准备了既漂亮又舒适的可爱童装,一心想让小家伙舒舒展展成为百里挑一的美丽小天使,偏偏小家伙不领情,哭着闹着与妈咪大打出手,非要选择那件不入时的小衣服。宝贝为什么这样?怎样优化宝贝的服装审美情趣?
生活场景回放
最近几个早晨,熹熹与妈咪之间总是因为穿衣服而上演一场针锋相对的闹剧。
熹熹过生日的时候得到姑姑买的一件绿色毛衣,每次穿着走在外面,大家都夸漂亮。现在 天气变冷了,妈咪要为她换上一件红色厚毛衣,可她就是不愿意,非要继续穿这件绿色薄毛衣。妈咪怎么跟她讲道理、怎么吓唬她,她硬是不屈不挠,软硬不吃。妈 咪无奈,只好顺从她。直到熹熹感冒发烧了,这才无心牵挂她的绿毛衣了。妈咪纳闷:女儿为什么如此倔强不听劝?为什么单单那么喜欢绿色毛衣?
宝贝有天生的审美偏爱
每个人都有审美偏爱,它指引人们优先喜欢和优先选择某一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一特征。心 理学研究发现,3岁前的宝贝先天具有一些比较普遍性的审美偏爱,明显地表现出对黄色、红色和白色的偏爱,其次才是绿色、蓝色和紫色。可见,3岁前的宝贝偏 爱鲜艳和明亮的颜色,相当于光谱中的暖色调。3岁以后由于宝贝的想象力和个人经验的丰富与差异,对颜色的偏爱才变得越来越个性化,这就需要父母仔细观察和 分析自家宝贝的审美特点了。
我国心理学者还研究了宝贝对童装的审美情趣,从童装的色泽、款式、面料和装饰物等四 项指标调查宝贝的审美偏爱,结果发现,宝贝最喜欢的是服装上的装饰物,接着是款式和色泽,面料则在宝贝的关注之外。可见,宝贝的审美情趣与成人差异很大, 当成人在为宝贝考虑服装的功用特征,例如保暖防晒、遮风挡雨、方便舒适的时候,宝贝的眼睛却盯在衣服的某一小装饰物、某一个漂亮花边或者鲜亮的颜色上了, 怪不得妈咪和宝贝有时候出现对峙和较量,原来俩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一块儿去。
审美体验:宝贝获得幸福感受的核心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父母通常认为审美对孩子而言是不重要和最简单的,学得知识能力、 品德好、会交往才被认为是很重要和不简单的,其实不然。学习科学文化要让孩子付出艰苦的脑力和意志,最后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品德好、会交往要求孩 子要多为他人考虑,克服自己内在的、本能的惰性,最后服务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只有审美体验是服务于自己的身心和谐关系,它具有4个特 点
:
1.伴随着真实的、积极的愉悦和喜爱之情。
2.不用动脑筋推理而靠直觉直接把握。
3.只追求美的陶冶与享受的非功利性。
4.不拘泥于形式的创造性。
可见,只有审美体验是让孩子最放松、最自在、最惠己的活动,所以,不要小看了宝贝的审美体验,它是宝贝获得幸福感受的核心。
优化宝贝审美情趣的4个策略
既然审美体验最让宝贝得实惠,就要尊重宝贝的审美情趣。同时,宝贝的审美天性是要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要在尊重宝贝的天性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宝贝拓宽审美视角,逐渐让宝贝成为审美高手。
1. 买衣服的时候投宝贝之所好
如果妈咪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宝贝喜欢的,自己认为实用的就是对宝贝实用的,那你就得 做好心理准备了:宝贝有时候会让你失望,甚至会无言地抵抗妈咪。因此,如果妈咪对宝贝的审美偏爱把握得不够敏感和准确,就可能遇到熹熹妈的困惑:女儿为什 么不接受我的关怀和爱心?她为什么那么倔强?其实,宝贝不是故意惹妈咪伤心,相反,他还困惑呢:为什么妈咪不让我选择我所爱的?妈咪为什么那么倔强呢?
2.引导宝贝享用卫生与整洁的服装
宝贝是天生的浪漫主义者,他们喜欢选择“爱我所爱”而不是“为我所用”。比如,有一 个2岁多的小男孩儿只喜欢穿某一套衣服,虽然衣服已经脏兮兮了,但是老师和妈咪怎么跟他讲道理,叫他先穿别的衣服,等这套衣服洗干净晾干了再穿,他都不愿 意,到后来干脆睡觉也穿着这套衣服,生怕妈咪给他洗了。妈咪没办法,只好给他又买了一套同样的服装,两套换着穿,这才让宝贝享用到卫生整洁的服装所带来的 舒适感与美感。
如果妈咪懂得用宝贝的审美偏爱来引导,或许宝贝就不会那么焦虑和极端了。这个小男孩 儿对服装的款式比较偏爱,但是宝贝对小装饰物的偏爱还没有被妈咪发现和利用。例如,假定这个宝贝儿子喜欢“天线宝宝”,妈咪就可以悄悄地在其他服装上贴上 许多“天线宝宝”的图片,然后编一个有关天线宝宝的诱人的故事,那么,这套衣服就会对喜爱“天线宝宝”的儿子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妈咪就可以轻松地化解 宝贝的偏执和迷恋,使宝贝的审美情趣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3.让宝贝美丽而不“冻人”
豆豆妈发现女儿特别偏爱绿色,同样的玩具她一定选择绿色的,给她一套彩色水笔她只用 绿色的笔在纸上涂鸦,带她到市场上挑选服装,她也一定要买绿色的。现在,天气转凉了,附近商场里的换季服装偏偏缺乏绿色的,妈咪可着急了,跑了好几家商场 才买到一件漂亮的绿色外套。妈咪想:总是这样也不行呀,于是,能否买到合适的绿色衣服成了妈咪的一个心病。
怎样让豆豆也喜欢穿其他颜色的衣服呢?经过咨询,妈咪有了办法。豆豆特别喜欢家里养 的小白兔,她常常抚摩那雪白的绒毛。于是,妈咪给她买了一件毛绒绒的白色外套,还有一顶小白兔帽子。豆豆可喜欢这件衣服了,高高兴兴地穿出去了,后来她也 不再强烈地拒绝其他颜色的衣服了。
4.不要只接受时尚消费文化中的“金品质”
家庭生活与时尚潮流紧密相连,爱子心切的妈咪对时尚和品牌童装自然也比较青睐,而且经得起考验的品牌确实让妈咪对服装的质量和流行趋势没有了后顾之 忧。但是,孩子作为受教育者,他们不宜对名贵、名牌和高档消费有太强的印象和记忆,因为这会让他滋长不适宜的攀比心理。
观察发现,两三岁的宝贝还不会有时髦和品牌意识,而长期受家长暗示和引导的六七岁宝 贝则会对名牌和昂贵的物品比较感兴趣。某一次,大班举行新年联欢活动,小朋友都从家里拿来自己的圣诞树和圣诞礼物,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文文问:“老 师,你看我的圣诞树好看吗?”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铭铭就说:“我的比你的好看,我的三百块钱。”据老师反映,铭铭经常跟小朋友比自己的衣服、鞋子 和玩具,话一出口就是这个东西值多少多少钱,而对事物本身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则关注得不够。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是一个消费误区,对于某些成人来说也许有一定的消费刺激 和消费快感,但这种观念对于宝贝是一个误导,所以家长不要只接纳时尚消费文化中的“金品质”,让宝贝随之沾染品牌文化中的流俗之气。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家 长最好多引导宝贝关注和欣赏童装多方面的特点,比如装饰物、款式、色泽、面料和功用特征等,当然也可以让宝贝适度认识价格和品牌,增强他的数量关系和社会 常识,但是要防止他出现显富摆阔和攀比的意识与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