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政要阐述 求谏 一
唐太宗威然庄重、仪容严肃,前来進谏的官员,往往都心慌意乱、举止失措。太宗意识到他们的这些慌乱心情之后,于是每次再见到他们前来進谏之时,一定要以和颜悦色来接见他们,以此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直言進谏,以便更好的了解朝廷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的成败得失。贞观之初,唐太宗曾经对公卿大臣们说:“人想要看清自己的形象,必须要用明镜;人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要依靠忠臣。人主如果自以为贤明,诸大臣又不去匡扶纠正过失,想要国家不危亡失败,怎么可能得到呢?所以君王丧失了其国家政权,臣子也不能独自保全其家族。至于隋炀帝腐败暴虐,使众臣不敢尽忠谏言,最终使他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于是导致国家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而死。前事之鉴戒不远,所以公等每看到朝廷政事处理有不利于人民之处,一定要竭力规劝、极言谏诤。”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从大臣们说:“正德的君王如果误用了邪恶的奸臣,就不能使国家的治理安定清平;正直的大臣去事奉邪恶的昏君,也不能使国家的治理安定清平。惟有明君贤臣彼此相遇,如同鱼水相得一样,那么海内的治理就会安定清平。朕虽然不贤明,庆幸诸公多次先后匡扶纠正错误过失,希望能凭借你们的直言谏诤,使天下达到太平盛治。”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匠以准绳标线木材才能够锯的正直,君王听从忠义的谏言就会变的圣明。所以古代圣德的君王都必须设立七位贤明正直、直言谏诤的大臣,如果忠义的谏言不能够被采用,他们就会相继以死而极言谏诤。现在陛下开启圣德之智虑,广纳臣民的谏言,愚臣身处无须顾忌的开明圣朝,诚愿将自己愚妄无知的见解都讲释出来。”太宗称许赞美其忠言,并颁下诏书命令从今以后宰相入宫商讨治国大计,必须使谏官随从一起入内,使其预先闻知政事论治,如果有所阐发解说,一定会虚心采纳之。
贞观二年,太宗对侍从大臣们说:“贤明的君王时常省思自己的不足而越来越善德,昏庸的君王时常掩饰自己的缺点而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自我夸耀自己的长处,掩饰其不足而拒阻忠谏,这使忠臣也实在是难以犯颜谏诤。虞世基不敢直言進谏,或许恐怕未必是深重之罪。从前纣王时箕子装疯以保全性命,孔子也称其为仁义。待到隋炀帝被杀,虞世基是否也该和他一起被杀死呢?”杜如晦回答说:“天子能有谏诤之臣,既是有所失道,也不至于失去其天下。孔子曾经赞扬春秋时卫国的忠臣史鱼说:‘公正无私的史鱼啊,君王遵循道义时他直言谏诤,君王背离道义时他以死相谏。’虞世基怎么能以隋炀帝的腐败无道、不接纳忠言進谏,于是就闭口不言呢?其苟且偷安,贪禄爱位,又不能辞职引退,这与箕子装疯而去,其事理不同。从前西晋晋惠帝皇后贾后将要废除愍怀太子时,司空张华竟然不能够据理力争,只图迎合旨意、苟且自保、免遭迫害。待到后来赵王司马伦举兵废除贾后之后,派遣使者将张华抓来,张华说:‘将要废除太子之时,并不是没有谏言,只是当时不能够被接受采用罢了’。那使者说:‘你身居三公之重位,太子无罪被废除,你的進谏既然不能被听从采用,你为什么不引身而退?’张华无辞应答,于是被斩首,灭其三族。古人曾经说:‘国家面临危亡而不去扶持,面临倾覆而不去匡救,那么重用你为朝廷辅相重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面临大义之事其气节决不可被剥夺失去。张华虽然忠谏但不能成就其节义,屈从阿顺一时而最终也未能保全其性命,君臣之间的大义气节当然也早已失去了。虞世基身居宰辅要职,处于能够尽忠谏言的地位,竟然没有一句谏诤之言,也实在是该一起被杀死。”太宗说:“公之所言非常的对啊。人君必须要有忠良之臣辅佐,才能够身安国宁。隋炀帝不就是因为下面没有忠臣,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罪恶不断积累,渐渐祸害满溢,最后导致了灭亡的到来!如果人主所行所为不适当,臣下又没有匡扶拯救、直言谏诤,都苟且一时,阿谀奉承,迎合顺从,凡事都称颂赞美,那么君王就是昏君,臣下就是谀臣,君王昏庸,臣下阿顺,国家危亡的到来也就不远了。朕当今之志愿是君臣上下,至诚为公,共同努力,互相切磋,以成就盛治大道。公等都应当恪尽职守,务必尽忠直谏,匡救朕的过失,朕决不会因为你们的犯颜直谏,违逆朕的心意,就去责罚发怒于你们。”
注释:
史鱼,也作“史鳅”,春秋时卫国大夫,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临死时嘱咐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谏卫灵公進贤去佞,史称“尸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