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军队的真实实力一直是一个谜。有人从隐形战机升空和航母下水推断出中国军力稳居世界第二,甚至对美军也不示弱。也有人觉得中国军队长期缺乏实战历练,高级兵器的实际性能也很值得怀疑,真打起仗来说不定会像俄军在乌克兰那样不堪。事涉军事机密,作为局外人也难一窥究竟,但不少网友对军旅生活的回忆体验还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侧面的参考。
几乎所有人都着重描写了部队伙食,这也是很多人参军前的担忧之一。综合网上的信息可以知道不同兵种的伙食标准差别很大:陆军最差,海军较好,空军最好。海军和空军内部也不是统一标准,地勤人员的伙食就较差,和陆军差不多。海军只有在船上才能享有更高标准,下船后就只能吃地勤伙食。空军的空勤灶属于特供机组和飞行员的小灶,算是军中最好的伙食。说到伙食标准,几乎所有人都明确知道自己所在部队的标准是每人每天若干元。本世纪初还有不少部队执行5元7元的标准,现在据说已经提高到最少11元。结合市场上的物价,大家很担心如此低的伙食标准如何能够填饱肚子?一般的解释是这个伙食费完全是用来买食物原料的,加上部队大规模批发可以拿到接近成本的优惠价格,因此一天几元钱也能够吃饱吃好。话虽如此,网友们实际体验差别是很大的。有的部队可以做到在吃饱的基础上荤素搭配,但也有部队难得见到荤腥甚至米饭馒头都无法充分供应。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用固定的币值作为伙食标准?难道不应该按照营养指标制定标准吗?根据不同岗位的劳动强度和对体能的需求,得出每人每日需要摄入各种营养的科学范围,具体到热量多少千卡,碳水、蛋白质、脂肪各多少克,适量的维生素和各类微量元素等等。中国这么大,各地物产物价都有差别,固定金钱标准的伙食费根本不可能做到伙食质量均等。我不知道中国军队有没有制定营养标准,就算有也肯定没有强制执行。大多数地方基层部队都是把伙食费下放到炊事班组,由他们自行到市场上采购原料,这样物价高的地方菜品数量质量就必然偏低。某些驻扎地远离城镇,食材采购都是问题,不少部队被逼着种菜养猪补贴伙食。甚至有受气候环境限制连种菜养猪也做不到的地区,用有限的伙食费填饱肚子就更加困难了。
这反映出了中国军队后勤管理能力的低下。从制定全军预算的角度来说,规定固定金额的伙食标准当然是合理的。但在具体实施候绝不应该仅仅严格按照配额下放资金,而应当按照各地的物价水平等具体情况做出分配,确保官兵无论在任何单位都能获得同等水平的餐食。更高要求应该是以军级为单位统一采购食材并按标准配送到各基层单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各单位之间伙食上的不平等。但是新鲜食材保存期有限,供应商也不集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一个严密复杂且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其实就类似连锁超市的采购和配送。显然中国军队不具备这样的系统,这反应出其管理思想的落后和能力的不足,更让人怀疑其在战时后勤保障的真实能力。
伙食经费下放到基层的另一个问题是难以杜绝贪污行为,这也是很多地方部队官兵吃不饱饭的主要原因。中央军委针对伙食下过一个死命令:每人每天早餐必须吃到一个鸡蛋,而且必须是整粒的白煮蛋。这项规定看似体现了高层对军人营养状况的关心,实质上却反映出中国军队普遍的克扣贪污伙食费的现象,以及对其无奈和纵容。即便中央是真心想要解决军人的营养不良问题,光早餐加一个蛋就够了?出此下策凸显其管理能力的落后低下。
新兵连是军队克扣伙食的重灾区。几乎所有人对新兵连生活的回忆中都提到伙食非常恶劣:肉看不到菜难吃,甚至经常吃不饱。说白了就是新兵好欺负,他们在新兵连也不会待很长时间,敢怒不敢言。下连队之后就不敢对他们这么过分了,因为有被举报揭发的风险。往往新兵刚下连队都会感叹伙食改善很大。军人都是从新兵连过来的,这样的经历必然会影响全军的风气。我承认军队内需要建立上下级间的权威,但欺压弱者谋求私利的观念一定会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说到伙食方面的军风,有几个故事很值得深入思考。一个是在部队里吃饱饭的窍门:第一次打饭时只装半盆,迅速吃完后打第二盆时再装满压实。若是第一次装太多吃完太2晚就没机会打第二盆饭了。另一个故事是一个连队包包子改善伙食,开饭后有经验的老兵一手抓一根筷子在桶里乱戳,直接叉出七八个包子。不知道窍门的新兵最多手里抓一两个包子,不够就只能啃馒头了。这两个故事体现了什么?机智?我只看到战友间的冷漠和自私自利。物资不足的情况下连最基本的公平分配都做不到,在战场上他们会如何对待战友?你放心把你的背后托付给在饭桌上抢夺你食物的人吗?
有一位网友曾服役于海边一支几十人的小部队,据说吃的不错,因为炊事班长每次上街采购只给自己花五十元吃早饭和买烟,剩下的钱全买了食材,十分清廉。这个事例一方面说明了现有的伙食标准物尽其用的话在很多地方是可以吃好的,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费贪污的普遍性。每次只拿五十元那也是七八人一天的伙食费啊!按照这个比例中国军队后勤的窟窿可就太大了。
我们也来聊聊一些外军的伙食状况。其实在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帮助下,获得符合营养标准的食物成本是很低的,很少听说哪国军队会有吃不饱饭或吃不到肉的情况。总有人讥讽韩国军队伙食差,吃的甚至不如监狱里的囚犯,还有人总是拿朝鲜军人用鸡骨头羞辱韩军说事。这些都是一些中国人无脑黑韩国的表现。其实从38度线两侧军人体格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朝鲜才是真正连军人都喂不饱的国度,毕竟连他们的仪仗队和将军们都是骨瘦嶙峋,脸上泛着营养不良的菜色。
海峡对岸的台军吃的如何?前几年台湾凤梨滞销,有台湾网友就判断台军近期的餐后水果一定是顿顿凤梨了。因为他服役时就是如此,比如西瓜滞销就顿顿西瓜等。这里看出台军的伙食经费也是不宽裕的,倾向于买滞销的便宜货。可是转念想想,他们(仅限本岛部队)每餐都有水果!共军做到了吗?
有研究显示甜食对艰苦环境下提升士气很有帮助,所以很多外军很早就有了给士兵提供糖果、口香糖、咖啡、奶茶甚至冰激凌的传统,成本上糖果口香糖之类其实十分低廉。但是中国军队似乎还没有这个意识。有人建议入伍新兵带一些茶叶,否则“嘴里淡出鸟”(原话)。他本人曾带维C泡腾片打算泡水喝,但被部队收缴了。有些人还故意从卫生队开甘草片当糖吃。可见中国军队根本没有通过甜食改善军人心理状态的科学意识,说白了并不拿人当回事。
这方面美军是以人为本的典范。二战时期即使是待遇最差的陆军也能充分保障SPAM肉罐头、巧克力、水果罐头、咖啡、口香糖、香烟等物资。现代美军更加不愁吃喝,相反他们的餐厅还要为每一份食物标上热量帮助官兵管理体型。美军不仅有最先进的武器,也非常重视军人个人装备的改进。多年前一个俄罗斯军人说他们最怕长途行军,只要半天时间所有人的鞋袜都会湿透,连续两天的话脚都会泡烂。可是他的脚却没事,因为他曾经去美国军事交流,买了一双美军军靴,穿上后不但轻盈保暖而且能够一直保持干燥。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并不总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比如为了解决战地士兵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美军基地都配备了游戏房和健身房供士兵在休息时间娱乐放松。中国军队休息时间恐怕还得集体看新闻联播搞思想教育吧,玩个手机或游戏机都得偷偷摸摸的吧,这是经费的问题吗?
战争不是单靠先进武器就能打赢的,强大的后勤保障是胜利的前提。俄乌战争初期俄军拥有巨大的武器优势,为什么反而在战场失利?就是因为后勤跟不上。车到半路加不上油,再先进的武器也是白送。后来被送上前线的动员兵们拿着卫国战争时期的步枪啃着存放超过半个世纪的应急军粮,也难怪面对落后的乌军还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的战时后勤能力现在难以判断,但可从一些日常表现中一窥端倪。吃饭是让基层自行解决的,质量也就勉强及格吧。被装方面居然也不能充分保证,倒不单是经费问题,而是上层根本就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标准配发的被装根本不够用。作训服每人两套?也许上头以为一洗一换两套足够,可是下雨衣服不干怎么办?磨损怎么办?战士们不得不在被装超市自行购买备用服装。但被装超市也不是各地都有,而且常常缺货,逼得一些士兵不得不买假冒盗版的军服……连日常的基础服装保障都做不好,我对中国军队战时后勤能力是非常担忧的。
中国军队讲究吃苦,讲究奉献,讲究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但缺乏上级对下级实际情况和困难的了解。我看到一张照片,是一群特种兵战士完成野外生存训练后拍的。他们把手摊开聚在一起,展示手上被磨破的伤口,每只手掌上都有至少两三个血窟窿。他们脸上充满了笑容,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骄傲与坚强。可我看着却感到揪心,但凡戴上一副质量好点的战术手套又何至于此?这在美军早就是标配,为什么中国没有?是中国军队领导觉得中国军人的身体健康不值一副手套的价格还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基层军人还有戴手套的需求?
回到伙食的话题上,其实想知道部队伙食有多好,只要看看社会上那些包员工饮食的工厂食堂就知道了。老板要保证员工的体力不敢过于克扣,可买菜的阿姨又会尽量落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结果就是好一点的勉强荤素搭配,差的就顿顿土豆白菜了。在台湾军人算公务员的一种,但在大陆军人虽然是由国家养着,但待遇上低于公务员,伙食上也不配享受低价特供食品的机关食堂。但又明显好于祖国未来的花朵——学生。学校食堂(特别是中学)普遍昂贵难吃而且卫生堪忧,还常常垄断经营甚至禁止学生外食。相比于这些学生,军人们的生活看来还是幸福得多。中国特色,都是中国特色。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