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节民俗和故事起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410
|
回复:
0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节民俗和故事起源
[复制链接]
EA1088L
EA1088L
当前离线
积分
8206
IP卡
狗仔卡
384
主题
1449
回帖
820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206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9-25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大纪元
中秋节民俗与民间故事
作者:容乃加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俗故事,伴随代代人迎接中秋节。(Shutterstock)
一年容易,中秋节又到了!祭月赏月,登高玩月,还有中秋节月饼处处飘香,月亮传说故事勾起我们深深浅浅的记忆。围绕中秋节的记忆,林林总总,耐人回味、耐人寻味。这些与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中秋节民俗与民间故事,到底传承多久了呢?探索古书中的记载,它们的起源有的甚至相距二千多年……
先有中秋节,还是先有拜月礼?
月下祭月是中秋节的经典印象之一,月下祭月古称“夕月”。
实际上呢,还未有“中秋节”这个节日就有“夕月”之礼了。
【古书中的记载】
我们从《大戴礼记》中可以看到上古时代就有秋天祭月大典。《周礼注疏》:“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古人的“中秋”是指秋分这一天,秋分是处于节气中秋天的中点,所以称“中秋”。
“秋分,夕月于西郊”。上古的祭月礼一直传承到清代,都没有间断。天子在中秋时举行祭月大礼,领百官在王宫西郊祭祀月神。
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人们的生活顺应天时的节奏,故而对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天地阴阳转变的明显时点都非常谨慎应对,天子在此时举行朝廷大祭,就展现敬天敬神、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诚敬态度,弘传天道与教化的精神。古代社会的政治教化源自对天地常道的体悟。后来,中秋节民间拜月的民俗,来自秋分夕月的古礼,承传了这种神传文化的内涵。
“中秋节”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比起上古的祭月礼,“中秋节”的出现可要晚多了。
【民俗中的传唱】
唐末宋初有无名氏的《洞仙歌》中出现了“中秋节”一词:“桂风高处,渐近中秋节。”,我们推想在唐代末年百姓的生活中可能就有“中秋节”这样的叫法了。(“洞仙歌”是唐代教坊曲名,是雅乐以外的音乐,后来用作词牌。)
【古书中的记载】
唐代《开元天宝遗事》中提到二次八月十五时,唐玄宗在宫中玩月赏月的事,一次与文学士,一次是与杨贵妃。书中是以“八月十五”记下那时宫中玩月风尚,不是用“中秋节”,在唐代《通典》记载的正式节假中也还没有“中秋节”。
北宋时,中秋节已经是个大节,“中秋节”一词也出现在民俗志中。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饰”。中秋节这一天京都的大道旁店家都重新粉饰妆点门面高高的彩楼、树起高高的画竿,结彩绳饰锦花画酒仙,酒旗儿招摇。入夜,赏月玩月就是重头戏,富贵之家和一般民家各自据高赏月,“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就说富贵之家妆点自家赏月的亭台楼榭 ,一般民家就争占酒楼玩月。中秋节,人车结聚,不夜城闹通霄。
南宋也是一样热闹庆中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中秋节”赏月:“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 ‘中秋’。”这一天杭州人登上楼台赏月玩月,夜市游人婆娑,至晚不绝。
由以上的古书和文献记载来看,“中秋节”这节日名称是在晚唐到宋代出现的。
热闹的中秋夜,有人高楼赏月,有人夜市踏月。民俗志记载的宋人的中秋夜也不比今人逊色喔。 (Pixabay)
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中秋月饼”?
拜月吃月饼连结在一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上古时代虽然已经隆重举行祭月之礼,但是月饼还不是供月的节物。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两宋过中秋节热闹空前,但是还没有“中秋月饼”。南宋时,都城钱唐(杭州)的市场整年中都能见到一种蒸笼点心“月饼”,在周密风土记《武林旧事》里把它和大包子、豆沙馅、荷叶饼等等并列。这时香香酥酥的“中秋月饼”还没上市。
那么,“中秋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外皮香酥带黄金色的中秋月饼 。(Shutterstock)
【古书中的记载】
大家常听这样的传说:元末以月饼夹传“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但是并未见于正史中。明代时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刘侗《帝京景物略》说:“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那时,中秋月饼是亲朋间互相馈赠的好礼,代表“月圆、饼圆、人团圆”的祝福,月饼也做得很大,直径有二尺大的(约当62公分)。明代诗人夏日《中秋日恭述》说“月饼黄金似”,描写的中秋月饼有着黄金色。和今天的中秋月饼色是不是很像呢?
清代的中秋节习俗延续了明风。顾禄《清嘉录》说“吴县志:中秋卖饼谓之月饼”;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载,到处都以月饼拜月,大的“月饼”直径一尺多,饼面上画着月宫、蟾蜍和玉兔这些传说角色儿的形状。拜月之后,家人共享月饼,每人一份,也要给未能归乡的游子留一份,有些人家把月饼留存到除夕夜才吃,叫做“团圆饼”。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𢭏药民间故事起源于何时?
说到中秋节,就想到明月、嫦娥、吴刚和玉兔这些人物、角色,和他们传世的故事。这些故事角色,都出现在唐代的“月宫镜”上,也就是说在唐代这些中秋节故事都已盛传民间。这些流传代代的中秋节故事是一起出现的吗?还是各有起源呢?
【古书的记载】
嫦娥奔月古来负盛名!
《文选注》说:“姮娥(*嫦娥)掩月,故曰娥月。《周易》、《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这段注释记载《周易》、《归藏》古书中就有嫦娥吞服了西王母的不死药而奔月为月精的传说。《归藏》是比《周易》更早的易经。也就是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很古老了,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
嫦娥奔月。(桃子/大纪元)
伐桂的吴刚何许人呢?
说到月中有桂树,最早的记载发现于西汉。《太平御览》引西汉《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晋代的著作中也有月中仙人桂树的传说,如晋代虞喜的《安天论》记载:“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传说吴刚是汉代西河人,至于吴刚伐桂的故事,初见于唐人段成式的笔记小说 《酉阳杂俎》卷一〈天咫篇〉。篇中记录,月中有神奇月桂树,树高五百丈,有神奇的复原能力,树身上一有伤口立即复原愈合。据传有汉代西河人吴刚,修仙道犯了过被师父罚到月宫砍桂树。
吴刚砍桂树,但是没能悟出在辛劳中修行、修心的道理,所以一直无法达成任务去复命。
玉兔为何能升天?
汉代的经籍中就有月中兔的说法,西汉刘向《五经通义‧体调番》说到“月中有免与蟾樵”。传说玉兔在月中捣药, 晋代傅咸《拟〈天问〉》就是这么看:“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那么玉兔怎么升华到天上月中去的呢?唐代玄奘所译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兔子升天的情节。这只兔子生于劫初时的西域烈士池西林野中,与一只狐狸和一只猿猴为伴。这三只野兽虽然不是同类却情同手足,相处融洽。天帝为了考验他们,化身为一个又饥又乏的老人上门去乞食求助。三只动物出门去找食物,狐狸和猿猴都找到了,只有兔子找不到。老人说兔子并非狐狸和猿猴的真心同伴。听到这话伤心的兔子跳入了熊熊烈火中献身,以弥补自己的拙劣不足。天帝受到感动,就把玉兔送到月亮上,让玉兔的事迹传扬于后世。
从以上这些记载来看,“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古老,早在商周时代就有,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于唐代。这些中秋节的民间故事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这些多采多姿的中秋节传统文化习俗与民间故事,对今天的中华儿女来说,感觉是耳熟能详了,原来它们的起源各不相同,从远古到近古,有的更是相距几千年,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丰厚内涵。@*#
─点阅【中秋节】【中华文化300】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2 22: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