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825|回复: 0

拟古相思调 南朝才女鲍令晖的绝唱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1449

回帖

817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172
发表于 2023-11-9 2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大纪元

作者:兰音

1.jpg

鲍令晖在仅存的诗歌里,一次次讲述着思妇的心事,一遍遍吟唱着凄美的相思曲。图为南宋古画《天寒翠袖图》局部。(公有领域)

明月皎皎,秋桐蔼蔼,她是独坐青轩的淑女,也是怅望双燕的思妇。没有人知道她一生经历了什么,唯有在她留存的诗歌中,勾勒出一道清丽朦胧的身影。

她是南朝才气逼人的女诗人鲍令晖,她的兄长更为非凡,正是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古时候的文坛,出现过几对才华横溢的兄妹,比如汉代修史治学的班固、班昭,晋代擅长诗赋的左思、左棻,能和他们齐名的,就是南朝以诗歌闻名的鲍照与鲍令晖了。

寒门才女 诗歌传世
鲍令晖的生平不见于史料记载,仅能通过鲍照的事迹了解鲍令晖的点滴身世。鲍照回忆幼年生活时,说自己“身地孤贱”“束菜负薪”,一家人出身寒微,要靠自己挑柴、捆菜维持生活。兄妹二人在贫苦的家庭中互相扶持、一同学习诗文,因而彼此感情深厚,更是诗中挚友。

2.jpg

出身贫寒,体弱多病的鲍令晖,却在诗歌领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图为五代 周文矩绘《修竹美人图》局部。(公有领域)
公元435年,鲍照离家远行,经过大雷(安徽省望江县)岸时,给鲍令晖寄回一封家书。他信中表达了对妹妹的思念,并叮嘱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鲍照奔波在外,反而关心妹妹的健康,似乎暗示了鲍令晖身体较为孱弱。

到了公元456年,鲍照因病向宋孝武帝上《请假启》,提到鲍令晖去世一事:“臣实百罹,孤苦风雨。天伦同气,实惟一妹。存殁永诀。”沧桑之慨、悲怆之情溢于言表。鲍令晖盛年早逝,让本就经历仕途坎坷的鲍照,遭受更为沉痛的打击。

这位出身贫寒,体弱多病的女子,却在诗歌领域展现出过人的诗歌才华。她曾有《香茗赋集》存世,之后散佚,仍然有留下七首诗歌,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妙笔生花的闺阁才女。从题材来看,她的诗歌皆是离情闺怨之作,然而每篇各具特色,展现出幽丽清逸的意境,以及深婉多情的诗风。

《诗品》载,鲍令晖的诗歌特点是:“断(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也就是说她的拟古诗作峭拔奇特、清畅新巧,最为人称道。鲍照曾对宋孝武帝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这自然是文人自谦之语,但亦可看出,鲍令晖的文才在当时就名动京城,引起天子关注。而鲍照将鲍令晖与左棻并提,也表现出他对妹妹的认可和赞许。

青出于蓝的拟古诗
汉末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以自然真切的情感打动历代读者,成为传唱不绝的名作。它们大概也是鲍令晖时常捧读、吟诵的书卷,激发她创作的灵感与心灵的共鸣。在她为数不多的诗作中,就有两首以《古诗十九首》名篇为底本的拟作。其中一首为《拟青青河畔草》: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3.jpg

翠竹临窗,袅袅摇曳,梧桐垂门,蔼蔼成荫。鲍令晖用工整优美的笔调,刻画出清雅幽谧的居住环境。图为元 刘贯道绘《竹林仙子轴》局部。(公有领域)
翠竹临窗,袅袅摇曳,梧桐垂门,蔼蔼成荫。诗歌开篇,用工整优美的笔调,刻画出清雅幽谧的居住环境。竹与梧桐,俱是诗中高洁、清冷的意象,不仅烘托出诗歌主人公清高自爱的品性,也暗示了她形单影只的孤独处境。

庭院中,一位深闺妇人款款出场。她步出华美的深闺,登上高大的楼台。起首四句连用叠词,营造出一唱三叹的韵律。其中“灼灼”,外写妇人青春容颜,风华无限;内画其情感深沉,炽烈真切;“泠泠”,既写出步履轻盈之妙,又暗含神情凄清之愁,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思妇的绰约风姿。

接下来,诗人著意描写妇人的品貌,其志贞节如秋霜,其颜艳丽似春花。她不是普通女子,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志行高尚、姿容秀美,是一位绝代佳人。这么美好的女子,为何居住的庭院如此冷清,为何她的意态总是惆怅?“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原来,她因夫君征战在外,饱受离别之苦。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她抚弄琴弦,希望知音在旁,聆听她的心声;她描画黛眉,希望夫君相伴,欣赏她的容貌。然而现实却是她孑然一身,唯有夜月闻弦音,春风蹙蛾眉。此情此景,怎能不令她自怨自艾、怅恨伤感呢?

这首诗因袭古诗《青青河畔草》的内容,同样描写女子对征人的深切思念,却有青出于蓝的艺术效果:

在人物方面,主人公从倡家女变为品貌兼备的淑女,所思之人从行不归的荡子变为早从戎的征人;在情感表达方面,从“空床难独守”的直抒胸臆,变为借弹琴、画眉排遣内心怨苦的隐忍含蓄。另外,“逸、艳、惭、羞”等字的运用,精炼而鲜明地描绘出思妇的形象与其幽微的内心世界,展现诗人炼字的功力,使得诗歌意境更为高古典雅,更具文人气质。

寄书远人的拟乐府
鲍照以乐府诗闻名于世,或许是受到兄长的影响,鲍令晖亦作多首拟乐府,题写相思之意,注入深挚之情。

汉末文人徐干的《室思诗》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描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自君之出矣”,成为《乐府诗集》中杂曲歌辞的一个古题。鲍令晖再次借用古题,讲述了一个思妇寄书于远行丈夫的故事。这首诗的题目亦作《题书后寄行人》,其辞为: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4.jpg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两句诗无一字抒情,其失落愁苦、徬徨无依的复杂心绪却跃然纸上。图为北宋 赵佶绘《摹张萱捣练图》局部。(公有领域)
它是一封书信,一次倾诉,更是一个温婉女子,向远方的夫君道出满腔的依恋与相思。 她带着淡淡的哀愁,回顾丈夫离家以来的感受:自从夫君出门远行,我独坐窗前,就再没展开笑颜。起首二句,用朴素真诚的话语,勾勒出一往情深、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

她接着讲述自己郁郁寡欢的独居生活:夜里不敢𢭏衣,怕勾起对丈夫的思念;白天紧闭大门,怕好事者登门骚扰。她深居简出,却日夜难安;贞静自守,却忧思难忘。两句诗无一字抒情,其失落愁苦、徬徨无依的复杂心绪却跃然纸上。

这位女子独处深闺,帐中只有流萤独自飞舞,庭前只有紫兰孤芳自赏。诗歌的五六句,正是用娇弱而冷清的意象,暗合女子正当韶华,却与丈夫劳燕分飞的可怜身世。接下来两句言及物候之变,草木凋零,方知季节变换;鸿雁北来,方知他乡之客身处寒秋时节。

这四句以季节更替,暗示时间流逝,表现了女子等候夫君时日之久,自春而秋、望眼欲穿的情态。它们更传递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叹惋与忧虑,正如楚辞所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她在美好的年华里,不能夫妻厮守,只能在无望中日渐衰老。她的伤感,有了更深远的内涵,即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时不我待、人生无常的叹惋之感。

而此刻一年将尽,女子的痴心和深情,始终等不到丈夫的归来,她的希望恐怕又要落空。但女子没有放弃,而是把新的希望寄托于来年:等到冬天过去,春回大地,夫君也会一同还家吧。结尾的期盼,再次强化了女子对丈夫深挚的眷恋,以及忠贞不悔的信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心永恒的两地曲
南朝诗坛,流行“拟”“代”之作,即从前人作品翻出新意,或藉他人口吻抒己感怀,鲍令晖正是其中的高手。她的《古意赠今人》,就是代闺中思妇发声的抒怀之歌。其辞为: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月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

5.jpg

“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是这位妻子最质朴、最诚挚的誓言。图为明张纪绘 《人面桃花图》局部。(公有领域)
丈夫离家远行,客居北方;妻子留在江南,独守家园。夫妻俩长年南北相隔,两地相思,妻子在家是怎样的心情呢?这首诗恰似《题书后寄行人》的续篇,女子殷切地期望丈夫能在来年春天回家,然而又一年春天如期到来,她的丈夫依然没有归期。

这位妻子一开口,便是对丈夫满心的担忧和关切。她最先想到的是,北方寒冷,没有精致贵重的衣服,夫君从家中带去的锦绣华服,恐怕早已破旧,被毛毡粗布取代了吧。她不说久别的悲苦,而是设身处地为夫君着想,叹息他穿不到自己缝制的衣物。开篇二句,从情感最浓郁处写起,将妻子的爱意、不舍与痛苦,都融入了这一声感慨之中。

之后,她开始讲述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她每月盼君还家,却每年不得相见,惦念之意未尝有丝毫缓解,相思之情却在月月年年的等待中,不断积淀、酝酿,这才有了开篇充满深情厚意的长叹。

由于南北风物差异分明,妻子在思念中,总是会由己及彼,从熟悉的南方荆扬的暖春,遥想陌生的北方幽冀的酷寒。由此一来,她就更疼惜漂泊在外的丈夫。然而妻子祈盼团聚的拳拳心意,丈夫恐怕难以知晓吧,否则他为何不早早还乡,安慰妻子的相思之苦呢?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巧于著词,真实细腻地再现妻子在等待中忧愁哀怨、迷茫凄苦的感受。她的心事无法同旁人倾诉,只能托燕传情。燕子双宿双飞,是夫妻谐美的象征,故而“寄情双飞燕”。妻子更希望,燕子将她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丈夫,看见她翘首盼归的一片“南心”。

结尾四句以夸张手法,抒发深切而强烈的思念之情。丈夫奔波劳碌,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不停劳作;妻子容颜衰老,就像风雨中的闪电转瞬即逝。前二句描写夫妻分隔两地,各有各的劳苦辛酸,表现出妻子对丈夫久久不归的体谅与释怀,也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夫妻同心而离居的惋惜。最后妻子再次致意,吐露不改初衷的情意:纵使姿容老去,她的痴心终不会改变分毫。“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是这位妻子最质朴、最诚挚的誓言。

鲍令晖在仅存的诗歌里,一次次讲述着思妇的心事,一遍遍吟唱着凄美的相思曲。莫非她也有一位多年离家的丈夫,曾她尝尽无尽的思念?她的真实故事,可能永远是个谜,她却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有关相思的故事。@*#

责任编辑:林芳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2 10: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