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920|回复: 0

北京胁迫台湾选民恐适得其反

[复制链接]

7600

主题

234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085
发表于 2024-1-7 13: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新大西洋主义者》网站发表该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非常驻研究员、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助理教授南乐(Lev Nachman)和该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非常驻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临时讲师宋文笛的文章说,2023年12月21日,北京单方面宣布将很快终止部分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的优惠关税条款,此前这些条款由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授予。

北京出于政治动机对台湾祭出经济胁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台湾官员称北京的声明是“典型的经济胁迫”,但此举在一个重要方面极不寻常。北京有选择地对某些台湾企业和部门进行经济惩罚是正常的,其目的很明显,即表达其不满并塑造台湾的政治气候。但这些过去的政治性经济胁迫事件发生在台湾大选之后,可以解释为北京试图发表声明,而非试图谋求特定的选举结果。

但此举发生在台湾大选前夕,似乎不仅旨在塑造更广泛的政治气候,还想影响今年1月13日的具体选举结果。北京国台办主任宋涛在2023年11月初的第十一届云南-台湾论坛主旨演说中,明确地将两岸经济关系与台湾的选举结果联系起来。他声称台湾的选举是“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萧条”两条未来道路之间的选择。

然而北京对台政策方略的表演性,可能会损害其自身的政治利益,既可能说明官僚机构之间难以协调,也可能揭示出受到在台湾事务上“做些事”的内部压力。正是这种压力足以迫使北京的台湾政策机构将短期表现置于长期利益之上。

台湾2024年大选绿营造势大会

根据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为了确保在选举前不会对数据进行重大操纵,从而扭曲选民的看法,政党不能在选举前十天分享民意数据。因而各政党不得在1月3日之后发布或评论民意调查数据。在竞选的这一时刻,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舆论有迫在眉睫的重大转变。候选人更多地关注围绕候选人持有的资产和房地产等,较小但仍然激烈的争议。尽管一些选民可能仍未决定,但许多人可能已经强烈倾向于一个或另一个候选人。

当然,如果在1月13日之前发生重大事件,公众舆论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重大丑闻可能被曝光,或者北京可能试图通过更大的胁迫性措施来影响公众舆论。例如在上述关税惩罚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或者举行进一步的军事演习等。

因此,民意调查停止后的挑战是,如何评估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对国民党候选人侯有宜看似微小但有意义的领先优势。这就是这十天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原因——尽管大多数选民可能已经下定决心,但从赖清德到侯有宜,几个百分点的转变仍然可能影响选举结果。在选举前最后几天,这一小比例将难以预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1: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