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702|回复: 0

古画里的小毛驴,太有诗意了!

[复制链接]

419

主题

1784

回帖

9403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403
发表于 2024-2-6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6park

1.jpeg


佚名 宋 骑驴图

忽忽千载过。而今,任何一个代步工具都胜过驴子,但人们心里仍然渴望有一个“驴背”,摇摇晃晃,徐徐前行,走一条清幽的小路,觅一个“诗意”的人生。
2.jpeg



清 任伯年 骑驴敲诗图

驴几乎成了诗人们的灵感的钥匙,骑驴也成了一种文化。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李贺骑驴觅句,孟郊骑驴苦吟,贾岛骑驴赋诗。杜甫更爱骑驴,他自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3.jpeg



明 张路 骑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风声飒飒,蹄声得得,诗人漫声吟哦,驴儿引吭高鸣,在千年的画里,在画里的诗中,慢慢悠悠,不疾不徐,走过水远山长,寒来暑往,驴与诗人,驴与画家,相依相伴,相濡以沫。

4.jpeg


宋 马远 晓雪山行图 局部

《晓雪山行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

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但看着驴子上的过冬柴火,肩上扛着刚刚捕到的大鱼的山民,还是露出了温暖的笑意。
5.jpeg


北宋 李成 寒林骑驴图

画的是白雪寒冬,长松之下,一文人骑驴行于郊野,前后有童仆相随。画面只有近景和中景,远景则掩于古松之后,未着一笔,却气象萧瑟,境界幽深。在刻意营造的荒寒冷寂中,却有嫩枝环绕苍松,严寒之下仿佛孕育着无限生机。

7.jpeg


明 徐渭 驴背吟诗图 故宫博物院藏

《驴背吟诗图》,画中一老翁骑驴缓缓而过,仿佛正在吟哦诗句,悠然雅适,似乎听到“得得”的蹄声从画里传出。整幅画以意笔而成,构图简练,笔墨生动鲜活,诗意盎然。

8.jpeg


齐白石老先生对此画膜拜不已,他直言这幅画的艺术成就很高,非常难摹仿。齐白石此前曾摹仿过这幅画,但老人表示:无论怎么画都不像,特别是驴蹄子,画的太棒了,非常难画!

9.jpeg


现代画驴一把手的黄胄也极推崇徐渭的《驴背吟诗图》:“情趣天真,笔墨生动流畅,称之一绝。而所写驴子竟无一笔不准确,观之栩栩如生,气韵天成,的确是千古绝唱。”

10.jpeg

明 佚名 骑驴图

11.jpeg

南宋 佚名 柳荫群盲图

12.jpeg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15.png

元 赵子昂(款)西成归乐图卷欣赏 局部

13.jpeg

明 佚名 行旅图 局部

14.jpeg

清 铁舟 骑驴图

16.jpeg

清 殷奇 《张果老幻驴图册页》

17.jpeg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骑驴图

18.jpeg

清 任伯年 骑驴图

19.jpeg

清 任伯年 钟馗图

20.jpeg


王震 驴背寻诗图

中国的毛驴,是有文化的驴

在中国的历史上,毛驴和文化人交集甚广,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的毛驴也确可称得上是有文化的毛驴。

关于驴,民间一向有很多不恭敬的说法,如蠢驴、懒驴、犟驴、呆驴、笨驴等等。人的脸略长一点,被称为“驴脸”,谁也不会高兴。说一个人有“驴脾气”,也不是什么好话。至于“驴打滚”,更是不堪。驴的形象,被人糟蹋得有些过分。

其实驴待人不薄,惠人很多。驴吃得差,干活多,可说任劳任怨。驴皮做了阿胶,驴肉更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极品美味。人们对驴的误解和轻蔑,完全是因为人的“卸磨杀驴”和忘恩负义。

虽然如今驴已淡出大多数人的生活,但细细想来,驴之功劳大矣,而且驴还是很神奇、很有文化。

毛驴的行走速度比较慢,性情更温和,脚步更稳健,所以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毛驴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历代行旅图中都有体现。

然而在有些古画中,毛驴并不仅仅是种交通工具。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记载,唐代有人询问诗人郑棨近来是否写有新诗,郑棨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此后,表现诗人骑驴游山涉水寻诗觅句的题材逐渐为画家们所青睐。

“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这是《东游记》里写张果老的一首打油诗。张果老是道教八仙之一,他平时总是倒骑着一头毛驴,日行万里。他的驴就是一头神驴,不骑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收入皮囊中,颇有点现代折叠自行车的味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8 04: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