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在山东举行企业和专家座谈会。这次会议被视为习当局首次为7月将举行的三中全会就未来经济走向对外界释放信号。当局邀请了市场派经济学家周其仁出席,引发外界各种解读。有专家认为,习近平不会走市场化的道路,他还是要搞计划经济,并以文革模式管控社会,试图以此方式来保政权和躲过危机。
中共三中全会是制定未来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按照惯例,在会前的几个月,中共最高层会通过媒体、或者在某些场合的讲话,不断对外界释放三中全会的主题方向等信号,以此试探外界的反应,同时对会议的议题做出相应调整。这次山东的座谈会,被称为市场派、自由派经济学家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受邀出席,成外界关注焦点。
专家:习或藉改革名义 搞计划经济
有文章《周其仁成为座上宾释放什么信号》在网络上流传。文中先强调了周其仁偏“右”的“私有化”主张,又列举了周其仁的偶像科斯的市场化观点,得出结论:周其仁成为座上宾,意味着深化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推进。
不过,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对记者表示,有人称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要放大招,这次他可能真有大招,但他是要重回文革,搞计划经济,以此躲过当下的各种危机。
“习近平一定会回到文革的状态,但他不会用‘文革’的字眼,他一定会以‘改革开放新时代’等非常正面的词去包装,但实际内容,一定是强调‘党的领导’,退回到计划经济模式,一切都是为了保政权。”李恒青说,“一切都按计划经济模式,就能逼迫老百姓不敢提生活保障,不敢用市场经济模式向银行提取存款,不敢向倒闭的银行要赔偿,中共可以拖延十年再还钱等等,你要反抗,河南村镇银行取款事件就是前车之鉴,‘枫桥经验’将大行其道,以此威逼中国人就范,从而化解包括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危机。”
评论人士蔡慎坤对记者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他说:“我不认为三中全会将出现大的逆转,朝着市场经济方向重新调整,因为他(习近平)现在骨子里是要回到计划经济上去,无论是现在开始的战争动员,还是挑衅整个国际社会,与自由民主世界作对,同时与独裁极权国家眉来眼去,各种迹象显示,他(习近平)是想把这个国家一步步地往过去的计划经济方向拉。”
不装了:一次正式迈向计划经济和文革的大会?
2024年5月23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在山东举行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这次三中全会本应在去年10月召开,直至近期才公布于7月举行,被异常地推迟了9个月之久。其背后原因,外界认为,中国现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遭遇困境,特别是房地产爆雷后,经济急速衰退,令当局无法拿出阻止经济快速下跌的有效政策。
蔡慎坤5月27日在X平台披露,某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危机,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已不能得到保障,将面临无法发放公务员薪水、养老金等严峻的现实问题。
蔡慎坤说,一名中部地区农业大县的老税务人员透露,今年前4个月才完成税收1,200多万元,全县公务员一万多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30多亿元人民币(约4.1亿美元),经常出现支付困难。这个县原本有几家陶瓷厂、水泥厂,每年还能贡献几千万税收,如今都倒闭了,一分钱的税收都没有了。房地产爆雷后,曾经靠卖地最多时有超过1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收入,现在也没有了。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退休人员拿不到养老金,公务员薪水也没办法发放了。
蔡慎坤用“一叶知秋”形容该地区县政府面临的严峻现实所映射出的中共地方政府正面临的困境。这个帖子在2天内超过110万人浏览,并被大量转发和评论。有评论说,“这是必然发生的结果,一直在击鼓传花,就看谁接手。”“中共国的苦日才刚开始!”“终会有一天再度出现类似‘三年饥荒’的惨烈场景。毛二(习近平)继续掌舵,这时间不会太远。”
蔡慎坤对记者表示,“如此多的人关注帖子,我觉得主要是国内人翻墙出来浏览、评论,因为地方政府财政问题能反映出国内诸多问题,尤其是体制内的人,他们都深切感受到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这个政策继续下去,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他解释说,中国依靠财政收入养家糊口的公务员约有1亿人左右,支撑这么庞大的人群全靠税收,过去几十年,70%—80%的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卖地收入,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但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情况急剧恶化,今年下半年地方政府的财政会更加艰难。
中共财政部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共的税收收入66,938亿元人民币(约9,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车辆通行费、彩券公益金等收入)中,与房地产关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约1,4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4%。
城投公司转型成国企发境外债
中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急剧下跌,与此相关的各地城投公司融资也陷入困境,近日,这些城投公司开始改头换面,通过收购、合并公司资产、成立新公司等方式转型成国企,并以国企身份发行境外债进行融资,以期为地方政府遭遇的财政困境解套。
据商业查询平台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至5月20日,中国各地新成立的400多家国有企业中,业务涉及产业投资、产业发展的企业数量共有75家。
据其调查发现,中国多地城投公司转为产业类国企,原因在于各地城投公司融资陷入困境,转型为产业类国企可避开城投身份在公开市场融资。
任职于山东一家城投公司的张彬(化名)称,新成立的产业类公司会由国资控股,与城投平台之间没有股权关系,但还是由城投公司负责实际运营。
他还称,因融资受限,集团今年新成立一家产业投资公司,将上百亿的经营性资产移转到新公司,用来融资,产投公司正在评级,基本能拿到AA+评级,然后发债。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起源于1991年。从法律上,政府是不能够向银行进行贷款投资于基建开发赚钱的,于是中共地方政府成立城投公司,配合地方政府集资、融资。
李恒青表示,房地产爆雷之后,城投公司也基本破产了,现在变身成国企去招商,以较高利息去融资,很容易欺骗境外的投资者。
他解释,“过去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判断主要依靠在中国的尽职调查公司提供的资讯。但是中共修改《反间谍法》后,多家欧美的这类尽职调查公司被中共查封,都相继撤离了中国。境外投资者现在就变成盲人骑瞎马,对中国公司的情况都不了解了,只能看中共政府提供的这些虚假数字。在较高的利息诱惑下,就有投资者上当。”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是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成外界的关注焦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数据称,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不仅低于荣枯分界线50,也低于4月份的50.4,以及分析师预测的50.5。
有分析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下跌,与近期中国出口低迷有关。
李恒青表示,中国经济、政治、社会要走出困境的唯一解药就是市场化、法治化,把习近平的权力、把中共政权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才有可能解决中国的各种危机。但是习近平害怕因此失去政权,他把李自成的塑像都从北京搬走了,证明他非常害怕预言说的他会像明朝崇祯皇帝那样,成为中共红朝的“亡国之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