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药王孙思邈(上) 初出茅芦 草鞋行医历经艰辛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857
|
回复:
0
药王孙思邈(上) 初出茅芦 草鞋行医历经艰辛
[复制链接]
EA1088L
EA1088L
当前离线
积分
8206
IP卡
狗仔卡
384
主题
1449
回帖
820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206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6-28 22: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明慧之窗记者王伟、至臻综合报道】孙思邈是唐朝初年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医学家和药学家,相传他活到141岁时才仙游。
孙思邈经历了三个朝代,淡泊名利,不慕仕途。后周朝的宣帝、静帝请他出仕,之后的隋文帝也请他做国子博士,他都推辞了。他常常对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现,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
到唐太宗即位,下诏延请孙思邈。太宗见他仙风道骨,容颜看起来很年轻,感叹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令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太宗要授他爵位,他坚决推辞不受,只愿修身养道,济助苍生。
孙思邈一生一边行医,一边采药,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他为后人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本巨著。这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意思是说:如果人的道德不好,就是吃仙丹妙药,也不能延年益寿。如果道德高尚,不用祈祷,就多福多寿,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孙思邈认为人的道德不好,就是吃仙丹妙药,也不能延年益寿。如果道德高尚,不用祈祷,就多福多寿,是生命的真谛。 (公有领域)
苦尽甘来有定数 「八斤半」的草鞋
孙思邈早年在高山随师学医多年,因为勤奋刻苦,加之人品医德深得师父赞许,所以尽得真传。临下山辞别师父时,师父谆谆告诫他:「人间的事皆有定数,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消磨了济世救人的愿望,相信你更不会做出败德害人、有辱师门的事来。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孙思邈含泪拜别师父下山之后,谨遵师父的教诲,全心全意地给人们看病。但事与愿违,不管他走到哪里,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一出手病人就死。人们指责、谩骂他,后来简直像躲避瘟疫一样赶走他。他不但要忍受风餐露宿的苦难,更要承受人们风刀霜剑的口头责辱。
有一天,他终于承受不住了,便含泪回山向师父一诉苦衷,师父没有责备他,只是慈祥地看著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所受的苦我都知道,但这只是个过程,等你时来运转的时候一切都会改观。不要灰心,你的草鞋长到八斤半的时候就好了。」
「一根银针救二命」 孙思邈就此发迹
孙思邈再次拜别师父下山,又经历了以往的遭遇,但他不灰心、不气馁,在苦难中激励自己。有一天他穿行在一个涝泥塘子里,把草鞋几乎都拽碎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倚在一棵大树旁用揉韧的草编穿捆绑草鞋,完事之后一看草鞋又肥又重,没办法也只好穿在脚上。
过不多时,忽然一队送殡的伴著哭声经过这里,而抬的棺材里还往外滴著血。孙思邈走过去仔细观察一下血迹,心里顿时明白人还有救。所以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还有救,人还有救……」
人们原先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在说胡话,他让人们把棺材放下,人们就更不听他的了,因为当地人认为出殡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没办法,他只好边随著走边说:「人是难产死的对不对?不但孩子没生下来,大人也流血不止疼死了,直到入棺出殡还滴著血。这人还有救,赶快放下棺材,不然就来不及了。」
人们听他说得全都对,就像亲眼看见了一样准确,便放下棺材,开棺让他治。孙思邈拿出一根银针,找准穴位扎了进去,时间不长,便听见产妇「啊」的一声醒了过来,众人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正在这时,又传出了孩子的清脆哭声,大人和孩子都得救啦!大家欢呼跳跃起来。
这家人简直像奉神明般地把孙思邈请回家里,全家谢了又谢、拜了又拜,不知道怎样盛情款待才能报答这救命之恩。
第二天,孙思邈执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银钱作谢礼他也坚拒不收,只收下了一双新鞋。产妇的丈夫想把旧草鞋扔掉,孙思邈却怎么也舍不得,找秤量了量正好八斤半。
自此以后,「一根银针救二命」的事迹被人们广泛传为佳话。孙思邈更坚信师父的话,普救世人于疾病痛苦之中。说来也神奇,从此他看病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草鞋神医」的神迹也越传越广。
顺应天道 人应以德为本
后来孙思邈名声远播,当时的名士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以待师长的礼数对待孙思邈。
卢照邻曾向他学习修身之道、天文、医术等,是当时著名的「仙宗十友」之一。他向孙思邈请教:「名医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
孙思邈回答说:「善于顺应天道规律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善于对人体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
「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天人相通,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甚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正常的调度时,身体表面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状态,根本原因却在形体内。」
「天地也是如此,星辰偏离轨道飞行,日月的运行出现错乱,寒暑异常,江河乾涸,都是因为偏离天道的规律。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使一切归于天理正道。所以,人体可以调节,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他指出良医:「要以济世救人为怀,不求功名利禄;行事果断,且用心要细;心智要圆活,行为要方正;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孙思邈指出良医:「要以济世救人为怀,不求功名利禄;行事果断,且用心要细;心智要圆活,行为要方正;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摄影:龚安妮)
孙思邈还提出做人要以修身、养德为第一要旨。学生向他请教修身养性之要,他回答必须敬畏天理:「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
孙思邈指出,做人要恪守天道,修德积善。性既为善,内外百病皆不生。如果心性不善,即使吃灵丹妙药,也不得长寿。更甚者,如果违背天理行事,甚么药也无济于事。而广积善德、心地善良,福泽自然长久,必然身心健康、长寿。
善于推算天文历法 先知先觉
唐代魏征等人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就像亲眼所见一样,人们都感到很奇异。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孙思邈说:「五十年后,你的官职可达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会成为你的部下,你应当自律自重才是。」
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令。他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预先知道了孙溥的事情。孙思邈通晓古今,一生好道修道,善于推算天文历法,很多事先知先觉,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其实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遵循天理,坚守道德,都是人们应时时记取的。今天,宇宙大法洪传于世,这是人们最珍贵的机缘,按照宇宙真、善、忍特性去做,就是为自己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待续)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7/13/
孙思邈-修炼之道-以德为本(1)-38993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7/14/
孙思邈-修炼之道-以德为本(2)-389940.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7/15/
孙思邈-修炼之道-以德为本(3)-389942.html
(本文主图说明:《烧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2 17: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