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939|回复: 0

伯夷叔齐求仁得仁 清高气节后世敬仰

[复制链接]

379

主题

1449

回帖

815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150
发表于 2024-8-30 2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明慧之窗记者周慧文综合编辑】伯夷(本文主图右)、叔齐(本文主图左),是殷商诸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三儿子叔齐为嗣,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让位于大哥伯夷。伯夷说:「让你继位,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他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跟著逃走,都城的人就立了次子。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善待贤达老者,于是商量著等一起去依附。

等他们去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儿子周武王用车载著木头牌位,上面称父亲为「文王」,向东前去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劝谏道:「父亲死了,还没有为他安葬,就大动干戈,可以说是孝吗?你是殷商的臣子,却想弑杀君王,可以说是仁吗?」

武王左右的卫士举起兵器想要杀他们,姜太公阻止说:「这是义士啊!」搀扶他们离开了。

武王伐灭殷商后,天下诸侯都尊奉周王为天子,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认为自己身为商臣,理当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跑到首阳山隐居,采薇(野菜)充饥。

2.jpeg

伯夷(左)、叔齐(右)画像。(公有领域)
孔子高度评价伯夷、叔齐,说:「伯夷、叔齐不念人旧恶,所以别人也不怨恨他们。」伯夷、叔齐非常耿介,这样的性格却能不招人怨恨,正是因为他们对所厌恶的人,只要能改过,就不再放在心上的缘故。

孔子又说:「齐景公拥有马匹四千,死的时候,百姓不认为他有德,所以不加以称颂。」「百姓到今天还在称颂伯夷、叔齐,可见百姓是否称颂一个人,看中的不是他有多少财富,而是他有多少德行。」

后来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是甚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问:「他们后悔吗?」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有甚么可以后悔的呢?」[1]

成语「求仁得仁」由此而来,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孔子对伯夷、叔齐等保持自己清高气节的古代贤人给予很高的评价,把他们的故事当作坚守节操的范例来称颂。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借赞美松柏凌霜而傲然独立的资质,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古人论持节
气节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司马迁将《伯夷列传》列为《史记》七十列传的首篇,表现出对气节的推崇和赞美。



03.jpg

苏武牧羊,《晚笑堂竹荘画传》插图。(公有领域)
孟子在与别人辩论甚么叫做「大丈夫」时提出了做人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西汉时的苏武即是其中的一位。汉武帝时他奉命出使匈奴国,匈奴首领胁迫他投降,先用畜群、财富、官位等引诱他,后来又企图用艰难困苦的生活迫使他就范。苏武不为富贵所诱惑,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被囚禁在匈奴19年,始终保持节操,终于回到汉朝。

孟子还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个人无论是失意还是得志,都应力所能及的承担应负的责任。有能力时,多多帮助别人;能力不足时,至少要把自己管好。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心中的道德原则,保持高尚的气节。

《吕氏春秋》中记载:「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此句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不会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操守,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人们常用「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来表达一个人坚守气节的决心。明朝的于谦有流传千古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要留下一身正气,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的气魄。

在艰苦危难的环境中,最能看出一个人品格的高下。唐太宗有诗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赐萧瑀》),狂风劲吹,才能显出野草的坚韧不折;动荡的乱世,才能认识忠诚正直之臣。

文天祥在元朝统治者绞尽脑汁、以高官厚禄引诱他投降时,丝毫不为之所动,并写下《正气歌》以明志,表现了他的铮铮铁骨:「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崇高的气节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气节永垂青史。

3.jpg


文天祥肖像。(公有领域)
注:
[1] 出自《论语》。



明慧网原文:
【传统文化】伯夷求仁得仁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4/23/125888.html
古人论持节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5/13/127396.html


(本文图片来源:南宋 李唐《采薇图卷》局部,公有领域,此画是以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材而画的作品。画中右为伯夷、左为叔齐,两人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这幅画不但具有导正人心的作用,也是李唐晚年人物画中最杰出的创作,是南宋传世名画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0-26 07: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