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礼」的古今之变(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02
|
回复:
0
「礼」的古今之变(上)
[复制链接]
Sala88
Sala88
当前离线
积分
5948
IP卡
狗仔卡
300
主题
987
回帖
5948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5948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闻以明 (明慧之窗记者宋蒖琂编辑)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文化源远流长。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礼仪之邦」仅仅成为课本中的一个名词,抽去了内核,只剩下外壳。人们谈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往往津津乐道,引以为荣,却鲜有人能说出「礼」的内涵了。
礼
,在中国文化中有著无可替代的作用,或者如果概略地说,礼就是中国古代的整体特征。
自夏商周三代,至秦汉唐宋元明清,数千年历朝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与守卫疆域。「祀」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祭祀是「礼」的根本之道。「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礼没有比「敬天」更大的,仪没有比「郊祀」更大的。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那么陌生了,「天」就是民间所说的「老天爷」,原来「敬天」在中国古代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位于北京的天坛(本文主图)和地坛,是清朝皇帝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皇家祭坛,其核心功能是与上天(天父)和大地之神沟通。
天坛的面积约为273公顷(约273万平方米),而用于皇帝生活、办公、朝会于一体的故宫,尽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面积约为72公顷(约72万平方米),故宫的面积也仅有天坛的大约0.26倍,即四分之一。而且遇到重大的事,皇帝要从故宫步行10公里到天坛行祭礼,以示虔诚敬意。
祭天是皇帝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天坛的建设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和「敬天法祖」的重视。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天主宰著人间一切,人必须按照「天道」行事。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黎民百姓,全都信天、敬天、畏天,他们以各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护佑。
在古人看来「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天所感应到,即「天之照人,与镜无异」、「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所以,人类要敬天修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这是中国古人基本生活方式,一旦离开那个时代、那个场景,现代人很难体味到古代那种以天为尊的境界和真实。
清 陈枚《耕织图・祭神》。(公有领域)
翻开《二十四史》,朝堂之上,常常可以看到对哪里发灾异、洪水、地震等的讨论。而应对之道,就是君王视灾异为天谴,自查自找有无失德之处,「听直言、省冤狱」在《二十四史》中屡见不鲜。
据《清史稿》记载,清朝嘉庆帝即位后,下诏求言献策。洪亮吉任职上书房,写下千言的奏折,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辞激切,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随后嘉庆后悔,又下旨改为流放伊犁。洪亮吉被流放伊犁后,这年四月,北方大旱,地方官们祈雨,不下;嘉庆祈雨,不下;设粥场赈济饥民,不下;下令赦免人犯,还是不下雨。
嘉庆忧心忡忡,自己想到可能是冤枉洪亮吉,激怒了上天。他把平反的诏书亲自抄写,当他写完「钦此」最后一笔的时候,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著雷声大作,大雨从天而降!嘉庆感叹道:「天鉴捷于呼吸,实可感畏。」
人之所为,神目如电。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天所感应到,即「天之照人,与镜无异」。
但是,作为《二十四史》中高频出现的种种「灾异」,以及古代君王应对之道,很少在中共国的电影、电视中出现,因为共产党是无神论,其抹杀的恰恰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普遍信奉的天道伦常,从根子上切断人们对于神、对于天的信仰。
中共对于古代文化的扭曲、变异是系统的、长期的,它要完全把祖先留下的文化彻底清洗掉。
(1)从物质层面,在「文革」破四旧中,砸烂一切牛鬼蛇神,逢庙就拆佛,见到民间供奉的神像就毁,浩劫十年,中华文明神传文化,被共产主义者破坏得面目全非、七零八落。
(2)从精神层面,灌输「斗争」意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大搞阶级斗争。
(3)在广播影视的传播中,人们看到中国古代是战乱不断、百姓困苦、宫廷角斗,没几天好日子过。
(4)在教育系统,从小学生起学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英雄事迹,中学生看到是鲁迅对封建社会的痛斥,翻开历史看到写著两个字「吃人」。
(5)在科研领域,以所谓的专业壁垒,每个研究者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知识碎片化,视野定向化,让学者摸到的永远是大象的一个局部,而看不到整体。
(6)文化古迹被包装成了景点,但是游客难以见到这些古迹还原在历史场景中的具体意义。
通过数十年的「改造」,中共几乎达到了目的,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一丁点儿「礼仪之邦」的样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阳光天下
精彩贴图
阿波罗投稿专区
娱乐八卦
人在海外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5-9-13 02: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