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42|回复: 0

蒋介石的侄孙女蒋孝玉:"蒋家菜"与蒋家人(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47
发表于 2006-1-31 0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蒋家王朝”这个词,对中国大陆的成年人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是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绝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大陆民众中真正瞭解蒋家一些重要成员普通生活的人并不多。本刊记者日前在香港访问了“蒋家菜”的创办者、蒋介石先生的侄孙女蒋孝玉女士,请她从饮食的角度谈了有关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蒋方良、蒋纬国等已经故去的“蒋家王朝”主要人物的生活点滴。

   蒋介石、宋美龄中菜西吃

  记者:以您看来,蒋介石先生、宋美龄女士在饮食上最明显的特点是甚么?

  蒋孝玉:吃的方式很有特点,是“中菜西吃”,就是用吃西餐的形式吃中餐。

  喜庆宴会的时候一般有六小碟或者八小碟,然后是几个主菜。

  每个人的筷子都落不到大盘子里面,全部都是官邸里面的卫士用大盘子端到你面前。小碟菜是集中放在一个很大的盘子里面,永远是从你的左边上菜。有一副刀叉放在大盘子里面,每个人都是先用刀叉将大盘子的菜捡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然后再吃。从小到大我们就是中菜西吃,没有说用自己的筷子到大盘子里面直接夹的。



  他们平时吃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我们小时候到叔公(蒋介石)家里去,一般都是在喜庆宴会的时候,吃的就比较讲究。我们多是在过年过节、两老生日、圣诞节的时候回去,因为我们当时住在台中以便上学。

                蒋介石偏爱家乡传统小菜

                必不可少的是硷笋硷冬瓜

  在官邸逢年过节的时候,中式宴会的菜式中一般都有鸡、鱼,还有鱼翅、海参等。但是到宴会快尾声的时候,都会出两样东西,一个是硷笋。就是将硷笋用凉开水浸泡之后撕成细条,切得很短,放在小碟里面浇点香油就吃了。叔公(蒋介石)最喜欢吃这个。另一种是硷冬瓜,宁波人很爱吃腌制的东西。

  叔公就是很喜欢吃家乡的东西,所以上述两样东西,在每次中式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是一定会端出来的,可以说是偏爱。而中秋节的时候会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东西,就是芋头,广东人称芋头仔。不是那种蕃薯或者北方人称的地瓜,是小芋头。

  在主菜以后,会出一点这种东西。这都是宁波人的小吃。芋头可以蘸糖吃,也可以去皮直接吃。

  叔公对家乡的菜还是很喜欢的,很怀恋以前家乡的食品。祗要是吃中餐,家乡小菜是必备的。

  当时我们每年在圣诞节吃西餐,而且必定有一对嘉宾,就是当时的“副总统”会来,所以陈诚、严家淦都来过。圣诞节祗请一对外人,就是当时的“副总统”。再往后的时候,过年、圣诞节的时候就会有孔家的人来,舅公宋子安常常在我们的宴会出现,我祗见过孔祥熙和宋霭龄一次,宋氏三姊妹中祗是没见过宋庆龄,从小到大都没见过。

                宋美龄饮食节制重视水果

  记者:宋美龄女士长寿且驻颜有术,她在饮食上有甚么特点呢?

  蒋孝玉:叔婆(宋美龄)为甚么会长寿且驻颜有术,我不敢定论,但是应该与她吃东西非常有节制有关系。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吃很多东西。

  我们举行宴会的时候,她和叔公分坐长餐桌的两头,他俩都是第一个拿菜。因为每次宴会都有大约二十多人,都是中菜西吃,坐那种长条的西餐桌,都是两个菜一起上,分别从两头开始。叔公那边的菜向左传,叔婆这边也是向左传,他们分别是一道菜的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始。

  我看叔婆(宋美龄)拿菜,每次都是很节制的,永远都是劝别人多吃一点。她会夹菜给常常坐在她一左一右的婶婶(蒋方良)和我妈妈。

  从小她就对我们讲,每天一定要吃一个苹果,医生都不用看了。

                蒋经国因糖尿病而忌口

  但是叔叔(蒋经国)家里,就是一碟一碟的菜放在面前,也是比较简单,一般过节时有鱼、虾和炒肉丝。我们经常到叔叔家吃饭的时候,他已经吃得很清淡了。因为他有糖尿病,原来很喜欢吃的肉等等,都已经要控制了,所以都要吃得很清淡。而且到后期,他的饮食是专人负责,很多东西绝对不再给他吃。听我妈妈讲,有时叔叔很馋,但是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往往越是不能吃的东西就越想吃,他不能吃饼乾、甜的东西、面、米饭淀粉类的东西,糖就更加不要想了,祗有吃肉和菜等。

  叔叔基本上甚么都吃,没有明显的喜好。但是比较特殊的是,在士林官邸吃饭,他们都会喝一杯绍兴黄酒,而且是温过的。基本都是一人一小杯,如果多要可以讲,但是没有人敢这么放肆,都比较拘谨。我们女孩也有一杯,可以喝,但是不会喝的也可以不用,我那时也不喝。多半是男人们在喝,但是印象中没有一个人说我要加点酒。

                蒋经国性情开朗擅跳俄国舞

  大叔叔(蒋经国)有着很开朗的个性,也很会讲笑话,喝酒很豪爽。我还见过他当着很多人的面,跳那种蹲在地上、叉着手臂不断交替伸脚、节奏很快的俄国舞。【记者插话:那种舞蹈好像不太好跳呀?】是的,他跳得还不错,大概是当年留学俄国的时候下功夫学的。

  我当年是嫁给了空军军官,我们开晚会的时候,大叔叔(蒋经国)来参加,就给我们跳这种俄国舞。那时候他当“国防部长”一职,位高权重,但是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而且,对于我嫁给空军,也非常高兴。

  大叔叔有一次去叔公(蒋介石)的官邸,穿了一个夹克走路回去,戴着个帽子。卫兵不晓得是他,就喝令他停住检察。大叔叔马上听话地停下来,一点都不发脾气。如果是一般人,自己地位已经很高,回自己爸爸家还要卫兵管?卫兵认出是他的时候,吓了一跳。这是官邸的卫士给我讲的,说大先生(卫兵称蒋经国为大先生)这么明礼,因为作为卫兵,检察到官邸的生人是职责所在。难为在我们没有认出大先生,他也没有甚么责怪。一般有这种地位的人,往往会骄傲得不得了,让他站住接受检察,会说你卫兵算甚么东西?但是大叔叔一点都没有生气。



                蒋经国亲民不重视享受

  记者:经国先生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奠基人,他对生活如何享受呢?

  蒋孝玉:叔叔(蒋经国)对于生活,可以说没有甚么享受,除了与朋友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他基本上甚么都吃,没有特别的喜好。

  当台湾的行政院长之前,他几乎晚晚都有应酬,不是与部下就是与好朋友。但是到他做了行政院长的时候,就对我婶婶(蒋方良)说:我们以后不要在外面吃饭了,全部在家里吃,聚会可以放在家里。因为地位太高,在外面吃饭不方便。

  之前他们经常在外边吃饭,多数吃上海菜,最常去的是辅导委员会开的一家餐厅,好像叫“欣欣”。

  为甚么说他没有甚么大的享受呢?因为他基本上是为公务应酬。他很多时间是在外边巡视,比如台湾的横贯公路在修建时,他经常巡察。他还经常到各地与老百姓接触,是一个很亲民的人。往往他坐在路边就吃了,让人家觉得很随和、开心。台湾的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因为他很平易近人。

  我觉得他一个很好、很聪明的原则是,不用亲戚做事情,怕亲戚给他惹麻烦。仅有的两人是例外,都是非常清廉的,一个叫(宋明义),一个叫(宋时选),他们是我的表哥。经国先生祗用了这两个亲戚,其他应该是没有了。宋时选是青年救国团的,宋明义后来在银行界做到中小企业银行的董事长。两位表哥都是很刻苦耐劳的青年,是经国先生看中的。

                蒋经国家中沙发用了几十年

  叔叔(蒋经国)家中是很朴实的,沙发几十年都没有换过。他搬到(七海中心)的时候我去过,现在的官邸叫(大直),此次我婶婶过世,我也去告别,发现几年了,原来的沙发竟然没换过,还是原来用的木沙发,是有软垫的那种木沙发。他们可以用公款,谁会管他?但是他们不用。

  蒋孝文的房间此次我也去了,还是原来的木板地,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蒋方良讲有点俄罗斯味但很流利的宁波话

  【记者插话:蒋方良女士是俄罗斯人,她后来中国话讲得怎么样?】

  非常流利,但是她讲的是宁波口音的浙江话,或者说带一点俄国口音的宁波话。一口宁波话,我有时都听不懂,急得冒汗,祗好看着我妈妈。蒋方良的宁波话是跟我妈妈学的,两个人好得不得了。当我叔叔出差的时候,我妈妈就住他们家了。

  我从小是半年看不到妈妈的,她每年有半年住到婶婶家里陪她。因为我小时候是住台中,据说台中比较适合小孩子念书。我妈妈一去台北就是三个月,基本上是宋美龄生日的时候,我妈妈就住到经国先生家里;第二次是叔公(蒋介石)十月三十一号生日的时候也要去住,又是三个月不回家。小时候我们都是半年看不到妈妈的,都是佣人、褓姆带我们。我在台中住了九年,一直到我们读大学,才搬到台北,那时候我才经常到叔公(蒋介石)的官邸。与大叔叔(蒋经国)、小叔叔(蒋纬国)的家里,来往得就比较频繁了。

  当时经国先生的官邸在长安东路一段十八号,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四条通”。

                蒋纬国喜肉食性格豪爽

  二将军(蒋纬国)就比较喜欢吃了,特别喜欢吃肉类。他在世的时候,很喜欢到我家里来,吃我做的熏鸡。

  【记者插话:你从小就会做菜吗?】

  不是,是结婚以后才学的。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他常常会来我家里吃饭,因为婶婶(蒋纬国太太)和堂弟长期在美国居留。其实这也祗是抽空来吃,因为他身居要职,平时应酬是排得满满的。往往是因为不舒服了,将应酬退掉,当时约二将军吃饭是很不容易的,要提前一两个月,都是排得满满的。但是当他不舒服的时候,他的秘书蔡参谋就会打电话给我,说将军今天要过来吃饭。

    我给他准备饭菜就很麻烦了,先是要马上找人陪他吃饭,不能祗是我们两个人吃呀,怎么也要是一桌呀。当然,有时他会请(吴佑龄)伯伯、着名影星张艾嘉的妈妈(魏淑娟)女士等一些人来我家里吃饭,所以我家里永远都会有乳鸽、鸡、牛腱子,这是他很喜欢的几样。他一个电话来,我马上就要准备。

  小叔叔(蒋纬国)性格比较活跃、开朗,很会讲笑话,很会娱乐他人,让别人开心。他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大家都很喜欢他。

  相对经国先生而言,纬国先生更加豪放一些,更加像一个武人。

  他外出的时候从来不带卫士,最多是一个司机跟着他。

  他最高做到三星上将,是联勤总司令,最后是国安会秘书长。

  他喜欢肉类的东西,很喜欢吃肉。从性格来讲,纬国先生更豪爽一些。当然他也是甚么都吃的,比如鱼。

  【记者插话:所以老蒋先生生活更加俭朴一些?】

  其实叔公(蒋介石)也是甚么都吃的。

                妈妈为蒋家牺牲青春

                宋美龄出面保证养她一辈子

  我妈妈(孙薇美)在蒋家是很受尊重的,主要是因为我爸爸的间歇性神经错乱导致的家庭问题,是由宋美龄出面劝说我妈妈继续维持这个家庭的。蒋经国和蒋纬国见了我妈妈都是叫嫂子,很尊重她。因为我妈妈等于是“活寡妇”,但是她坚持下来了,为把我们培育带大。

  我爸爸蒋国炳原来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从日本读书回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始神经错乱。而我们家族五代没有人得过这个病,所以当时我妈妈讲,怀疑是日本人给他吃了甚么药,造成了他的神经错乱。当然这没有具体的证据。

  我爸爸得病的时候,我妈妈才二十四岁。当时我妈妈的娘家要把她领回去,因为我爸爸得病之后容易发脾气,而一发脾气就要打人。这时叔婆(宋美龄)就出来做中间人,说“阿薇呀,你不要回去。你在我们蒋家,我们蒋家会养你一辈子,你放心好了”。

  听了宋美龄的话,我妈妈就没有返回娘家,一直留在蒋家,也就维持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存在。蒋家也的确做到了养我妈妈一辈子。

  我叔公(蒋介石)过世的时候,我们就开了家庭会议。我们几个孩子说,我们已经都长大了,有能力可以养妈妈了,不需要蒋家再给钱了。那时我哥哥已经结婚,我们也都嫁出去了。

  但是,蒋经国还是坚持供养我妈妈,继续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拿钱给我妈妈。虽然我们已经开过家庭会议,说不要蒋家再出钱供养我妈妈了。当时是蒋纬国太太出来主持的这个会议,还有一个堂哥叫蒋祥庆也是主持人之一。当时说叔公(蒋介石)过世了,以后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样?我出面说,我们都大了,我们自己可以供养妈妈了,不需要你们那边再供养了。当时两个主持人都很开心,认为我们很明礼。堂哥蒋祥庆当时实际上是官邸的官家,他既是亲戚,也是长期负责服侍夫人(宋美龄)的。

  当然,我爸爸并不是那种疯子,而是间歇性发作。比如天气变了,就不安宁了。思维有问题,但是如果不发病,与常人差不多。每餐他一定要六菜一汤,不够数目就要发脾气。一遇到他发脾气,我妈妈就赶快溜走。

                主要是保持原有口味

                菜式有保留亦有创新

  记者:您推出的菜式都是蒋家常吃的吗?

  蒋孝玉:我现在推出的菜式,主要是保留了我们蒋家日常菜式的口味,但是式样么不完全雷同,式样的变化相对会比较多一些。  

  【记者插话:您在“蒋家菜”中对蒋介石先生偏爱的小菜有体现吗?】

  有几个是的,比如说凉拌蕫蒿,是我们家六小碟或者八小碟中的必备菜式之一。还有红烧海参,是我们家特有的味道,是用虾籽闷的。叔公(官邸)的红烧排翅我不会做,而且那么厚的排翅,我在外面也没有见过。我在台湾的“新同乐”等餐厅,都没有吃过那么厚的排翅,很大很厚,真的很漂亮。不知道当时他们从哪里找到的,那么厚的鱼翅,真的很难见到。

  【记者插话:您自己这边保留的蒋家菜还有甚么?】

  比如薰鱼、郩肉、脆鳝、凉拌蕫蒿。凉拌蕫蒿是季节性的,到冬天就会推出这个菜式。还有用新鲜冬笋、五香豆腐乾、茼蒿三样拌在一起的凉拌三色。叔公(蒋介石)喜欢吃硷笋,但是我觉得那个没有甚么味道,光一个硷字,我一直不吃。

  叔公喜欢吃硷笋,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对家乡的怀恋。

  主菜中有红烧海参等,具有典型的叔公(蒋介石)官邸的味道。还有炸鸡、蒋家嫩鸡等。其中蒋家嫩鸡是用汤烫熟的,其中的浇汁是有秘方的。但是有些特殊的菜式,如将米磨了以后做浆,这个我们家里有些人很喜欢,但是不适合大众口味,我就没有拿出来。

                普通材料精细制作

                蒋家饭菜都比较偏软

  我可以这样讲,蒋家菜的菜式很简单,因为叔公(蒋介石)本身是一个不尚奢华的人。“蒋家菜”的一个特点是,虽然用料不昂贵,材料都是家常材料,但是做功精细,味道很特别,或者说是“粗菜精做”的典型。

  我们家吃饭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比较软。好像卤鸭肾,都是比较偏软的;而香港这里的卤鸭肾,都是偏脆的,我反而不习惯。

  【记者插话:你是跟谁学的呢?还是无师自通?】

  我不是在叔公官邸学的,因为到官邸还跑到厨房,是没有礼貌的。我主要是因为自己品尝得多,根据自己的感觉。比如如果我到朋友家去吃到很好的菜式,我就会请教如何做,然后回来自己学着做。当然我也看了很多这个方面的书,逐渐积累而来的手艺。因此,我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

  很多事情是环境造成的。其实做菜安排时间很重要,我们知道甚么东西先处理,甚么东西后处理。该炖的要先炖下去,两个钟头一定有一餐好饭吃。会做饭的人,一定会安排时间。其实这与你做日常工作一样,时间安排得好,做事有条理,你就不会手忙脚乱。

                “上将青瓜”来自蒋鼎文

                谢东闵命名“十全豆腐羹”

  记者:菜式中有些来自国民党政军名人的家庭特色菜,可否介绍一下?

  蒋孝玉:有些是我到他们家吃饭时,感觉很好,就请教之后学着做的。比如“上将青瓜”这个冷菜,就是蒋鼎文家里保留的菜式,脆而爽口,刀功精细。蒋鼎文官至上将,所以我将之命名为“上将青瓜”。蒋鼎文上将家中是很注重吃的,他们家厨师的手艺很好,做的菜真的很好吃,我当年在台湾的时候常常去他家吃。那时蒋鼎文已经过世,但是他的小儿子与我是很要好的朋友,他的小媳妇没事就到厨房学习,然后教我做。这个小媳妇就是原来出版《投资中国》杂志的程伶辉【记者插话:我见过她两次,她曾经到我们《中国评论》编辑部来过。原来她会做菜】。程伶辉是蒋鼎文小儿子的媳妇,她跟他们家的厨师学会了一些菜式,家中保留了蒋鼎文上将生前很喜欢的青瓜菜式。她现在是台湾很有名的企业家。

  还有“十全豆腐羹”,是曾任副总统的谢东闵给起的名字。她与我小叔叔(蒋纬国)一起到我家里吃饭,喝了我做的汤,感觉很好,说:“这个豆腐汤这么好喝,里面有没有十种材料哇?”我说已经超过十种了。他很客气地说“我可不可以给个名字呀?”我说太欢迎了。他说:“就叫十全豆腐羹吧。”

  当然,还有一些菜式是我从当年的一些名人家中学到的。

                希望“蒋家菜”能在大陆扎根

  我很想将“蒋家菜”推广到大陆,但是我对大陆真的不暸解,很希望大陆对饮食有兴趣的人,与我合作。

  我现在就是做一个企业,与政治没有甚么关系。我给两个孩子定的规矩就是,第一不能吃政治饭,第二不能做军人。我见到很多政治斗争,我当年嫁的丈夫是空军。现在我两个孩子都是商人,我对此很满意。钱挣得少一点不要紧,生活开心就好。现在大陆对叔公的评价也全面了,我的一个小孩在福建工作,他很高兴地打电话对我说,太公(蒋介石)现在被大陆承认了。我真的很高兴。所以我想,现在如果将“蒋家菜”推到大陆,也会受老百姓欢迎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12: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