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应曲》–戴叔伦
边艸,边艸,边艸尽来兵老。
﹉ ﹉ ﹉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 ﹌
明月,明月,胡茄一声愁绝。
 ̄  ̄  ̄
【注解】
《转应曲》又名《调笑令》另名《宫中调笑》
《转应曲》虽属单调小令,在用韵上却比较复杂,全词八句共押四仄韵、二平韵、二叠韵,还要三换其韵(起韵用仄、二韵换平、三韵在转仄),如此全词句句入韵。
〔草.草.老→晴.明→月.月.绝〕
此曲唱法早已失传,然而在颂读时仍能感受行云流水般的节奏音韵之美。对于小令能有这般复杂的用韵,变化多端的构局,堪称旷世绝作。
戴叔伦的作品在唐大历、元贞年间,以擅长反应社会现象以及边塞情事著称。《全唐诗》中犹有他的诗作数篇,然词作仅存此篇。
【寂风随写】
〔边艸,边艸,边艸尽来兵老。〕
起笔便清楚的点出了场景,叠句更加强边塞地区广阔、孤寂。一下子就将我们带入了晚唐边塞,也让我们清楚的看见长年戌守的兵卒的苦闷。
以“草”衬扥“兵”的渺小卑微,用“尽”推演长年戌守年轻到“老”的漫漫时间煎熬。充分的反应长期戌边的的生活愁苦。相对的也明示著作者对边防官兵生活的了解与同情,并用这种同理心贯穿全词。
黄永武《诗与美》:连接三个‘边艸’原本是要显示塞草连天,无穷无尽。一堆边草之外,又是一堆边草,一堆堆直堆到边塞之外。诗中利用二字一节的节奏,摹绘一丛丛、一堆堆的形象。但这‘艸’字如写作‘草’就减弱了视觉的印象,如写成‘艸’用艸来摹绘这自然符号,效果会更加凸出。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山南山北描绘着边地与中原间的阻隔,即便是雪晴之日,边地依然是酷寒之地。千里万里划开了空间的距离,边兵与亲人间的距离之遥只有明月可以跨越。
〔明月,明月,胡茄一声愁绝。〕
明月啊!明月!在那严寒的冬雪夜里,遥望明月思念远方家人的情境已经够可怜了,怎奈偶尔的一声声悲悲戚戚的胡茄声,呜呜噎噎的让戌卒们闻之心碎。
作者在铺景上的匠心处处可见,边艸尽处→孤苦老兵→群山阻隔→思乡明月→催心胡茄。一步一步的把读者推入“愁绝”之境,而这“愁绝”二字更将这看似平面的景点活了,注入了沉重的情感,加强了整阙词的艺术张力。
闭目想像;在那茫茫无边无尽的荒原夜里,老兵瑟缩着身躯看着阻绝家乡的群山峻岭,思念亲人只能藉由空中的明月,遥想远方亲人也同他一般,望着明月想念他。这时传来低沉悲戚的胡茄声,怎不令人心碎、怎不叫人愁绝!
轉貼:寂风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