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扑克游戏在中国盛行不衰,民国时候,就有人爱玩一种叫“沙蟹”的游戏。许多名人也乐此不疲。而张学良和张宗昌的一场豪赌,更是惊心动魄。
扑克的玩法很多,打“沙蟹”是民国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在达官贵客、机关公务员、知识分子阶层很受青睐。像宋子文、张学良、胡适、傅斯年等都是此中高手。这是一种斗智的游戏,参加人数不限,但不得多于10人;打牌时应剔除大、小王,每人首先在一副牌中扳出一张。以点子最大者为庄家,由他洗牌发牌;第一步,每人发两张牌,第一张为明张,第二张为暗张,然后由明牌最大者最先出赌注,各人可根据自己暗牌的情况决定跟不跟注(所跟注一定要与首出者相同)。如台面上第一张明牌最大的是10,而我的明牌是3,但底牌点也是3,明暗牌结成一对,大于不成对的10,所以必然跟注。如我的底牌不成对,又比10小,便可不跟,于是退出这轮角逐。以后,如有人认为自己的牌大,可再加注,其他人再决定跟与不跟。当你下的赌注最大、而又无人跟注时,可把台上的赌注全部赢进。当几个人下注相同时,便发第三张牌,同样也是牌面最大的先下注,其他人决定跟与不跟,再相同,可发第四张,直到第五张为止。经过下注与跟注,到无人跟注时,下注最大者把他人的跟注统统吃进;如下注相同,无人再加注时,便揭开底牌比大小,以大者为赢。
张宗昌的白俄军官,注意右下角的中国军官,帽徽是张宗昌五省联军的五色星
这种玩法十分讲究心理因素,赢家的牌不一定是最大,因那张底牌无人知道,可以根据台面上的明牌,拼命加大赌注,使人不敢跟注较量,不战而退。所以虚虚实实,明明暗暗,或故作委曲,或假充大牌,场上充满紧张、诡异的气氛,顷刻之间,让你财富尽失。清末民初,“豪赌以此为最,一掷万金,日夕数次者,时有所闻。富商大贾,渐亦效尤之。京师、天津、上海、汉口皆盛行。”其中,尤以北伐战争前张学良与狗肉将军张宗昌的一次豪赌最为惊心动魄。
那一次由少帅坐庄,他手中握有一对Q的大牌,所以心中稳笃笃地不断加注,张宗昌的明牌为9,跟了一圈,少帅判定,顶多是一对而已,但到了第二张牌后,张学良也拿了一张9,顿时放宽了心。以为张宗昌不敢继续跟进。没想到张宗昌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这就让少帅起了无名之火,他站起来声明,今天就玩这最后一把,要赌就赌个心惊肉跳,这一把赢了,张宗昌的军队全归老张家指挥。
军阀时代,军队就是命根子,张宗昌这把一输,立即就不名一文,他低头看看自己的牌,算他运气好,摸走了最后一张9,但他也不能肯定少帅手中是否三张Q;只见他牙一咬,露出了光棍本色,“老张家要我的军队,可以,只要你这把赢了。但我这把赢了,你老张家也得替我按花名册补足半年的军饷。”
这半年的军饷是多少钱,大概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因为张宗昌是有名的三不知:不知多少钱,不知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兵。因此只能由他狮子大开口。眼看着他张牙舞爪,少帅反而放下心来,以为他是故造声势,于是翻出了底牌。
这一翻,差点让少帅气得吐血,原想借此收去狗肉将军的军权,没想到被反咬一口。就连他的老爸张大帅也很遗憾:“小四子(张学良排行第四)还嫩啊,不过用心很良苦,假如一把牌释了张效坤(张宗昌字)的兵权。也让我省了多少烦心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