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50|回复: 0

早期教育的误区(ZT)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94745
发表于 2006-2-24 2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早期实行的教育,或者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但并不等于知识教育。现在,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越来越普遍,而且关于早期教育的杂志与专家也越来越多,观点太多,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家长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最近我看了一个有关外国早期教育的片子,这个片子着重讲述了外国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利用“温室养育”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 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知识教育。当时看到一岁多的孩子看到那些卡片看到哭时,我的心为之一颤,为何要进行这样的早期教育呢?在中国,是否也存 在这样的教育呢?我通过上网调查及调查班上的家庭教育情况,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在我国也存在如此盲目的早期教育。

    学习了幼儿发展心理学,寻找了有关幼儿启蒙的有关资料,我发现现在的家庭早期教育有两大误区。

    误区一:关键期的误区

     所谓关键期,就是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人说:“三岁定终身”,“三岁看八十”,在幼儿期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所以家长们都 纷纷进行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为的就是把好“关键期”这个关。有的家长听说音乐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不惜花费精力、财力、时间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听说学 珠心算可以开发幼儿的大脑灵活性,也让幼儿去学一学。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培养一个天才儿童,强迫孩子去学习天文地理,并进行各种艺术教育。然而,是否为了把 好关就要把孩子应得的游戏玩耍时间都用到学习知识当中去呢?这些父母理解真正“关键期”的意思了吗?

    其实,人的大脑一生都在产生 细胞,一直都在繁殖,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家长又何必去强求孩子在这所谓的关键期里去接受知识呢?机械性地反复学习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幼儿启蒙》的片中 的讲了一个实例:一名温室养育的男孩到了十几岁,已经完全忘记小时候学过的东西了。反而你在这个关键期里多与幼儿接触、沟通,并创设具有刺激性的、舒适的 环境与您的孩子一起,通过实验探索、认识世界,让孩子学得舒服,开心,家长又何乐而不为呢?

    误区二:学习方法的误区

    1、 不了解孩子的天性,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获得 充分,健康的发展。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冰心女士也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那么,今天的父 母做到了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了吗?应该说有的父母有,但绝大部分没有。由于“望子成才”心切,在他们的观念里,反对孩子游戏,关注的是孩子的 学习。每天放学,就听到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呀”?或是“你今天学了什么字宝宝呀”?有一次,有个家长问我:“老师,我看见有些幼儿园已经开始教 写字了,为什么你们都没教我的孩子写字呢?”于是就有家长说在我们幼儿园里孩子学不到东西。在他们的眼里,学写字、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有了家长要 求幼儿去学这学那,不顾幼儿的兴趣,也不管幼儿是否愿意。我国一名知名教授胡江南指出的事例“由于逼子成才终酿成悲剧痛失爱子”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 选择。

    身为父母,别为了塑造一个“天才儿童”而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忘记了“以人为本”。其实游戏对幼儿来说,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2、 对早期教育不全面

    现在,早期教育的书层出不穷,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往往采取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希望对孩 子今后有所帮助。但是,有些父母只花重金在智育方面,却忽略了其他智力因素如性格、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结果发展的不全面就影响了其智力的发展与成才 过程

     家长们认为的智育只是构成智力的各方面能力中的一部分,霍华德、加德纳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中指出他的理论,有七种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 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个人智能。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家长们所培养的智育只是一小部分,又怎能成功呢?

    作为父母者,不要把早期教育当作知识教育,而是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不要老是依赖父母。这样才会对孩子今后有所帮助。

    3、 不要过度地约束孩子

     从婴儿落地开始,他就具有求知的能力,并且像一块吸水的海绵,能吸收无限的知识。好奇就是驱使孩子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正 因为有了好奇心,孩子什么都想去探索,都想去尝试,难免会有一些危险。而父母就是担心这“万一”才会有了诸多的约束、干涉等。比如不允许孩子玩泥沙,因为 太脏了;不允许孩子去碰剪刀、锤子等一切锐利的东西,原因是太危险了;当孩子对某种小虫感兴趣时,兴致勃勃地看,却引来家长这样的一句话:“这有什么好看 的,回去看看书还好一点,快走吧。”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大人们的麻烦,方便管制。可是,这样的约束使得孩子智力的发展禁锢了,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削弱 了,孩子的个性也束缚了,反而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为一体的孩子。

    家长要切记:早期教育不是越多越好的,它有一个最低的输入量,而且这种教育经验与一个儿童或一个主体的 主动参与有关,并不是灌输性的经验。在幼儿时期,父母多与幼儿进行双向的情感交流,创设一个较好的环境,让您的孩子健康、开心地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4 17: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