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与妻子在古镇留影
由女儿申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出护照,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签证,72岁的我偕同63岁的妻子,在花都广州新机场登上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横渡太平洋,开始了为期102天的美国之旅。
我们以前虽然坐过两三次飞机,但都是几个小时之内,这次航程13小时,的确很累,而且有点紧张,望着窗外白色的云海,感觉到离开祖国和家园渐渐远了,一种空虚寂寞的心境开始出现。大洋那边虽然有心爱的女儿,有性格敦厚的女婿和颇解人意的外孙,但自己不懂外语,能够和那儿的人沟通吗?茫茫人海,能遇到几个中国人?高龄加语言障碍,岂不是成了废物?
在清远,还有我小儿子、小儿媳妇和他们的孩子——我的第三个孙子;还有那么一大批亲友;更重要的是我和民盟工作人员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光明实验中学等四间学校,那里有嚼着清茶淡饭孜孜工作的老师和天真可爱、极需培植的学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还有我的大儿子、大儿媳妇和两个孙儿。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飞抵加州洛杉矶,转到OREGON(俄勒冈州)女婿家,一路上一直郁郁不乐,填了很多首词,其中一首《浣溪沙》:
万里高飞会女儿,
贤孙佳婿笑倾卮,
廿年离聚喜相依。
遍插茱萸馀七个,
东方回首亦情痴,
人生难得两全时。
有没有种族歧视
在美国逗留三个月零十二天,对那儿的社会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国其实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白种人开始向北美洲这块土地移民,客家占地主,把土生土长的印弟安人(棕种人)挤到一边,如今,为数不多的印弟安人只住在美国的一两个州内,过着底层的生活。由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成功地领导了独立运动,赶走了殖民者,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美国的工业发展得比较早。
在美国,不管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说它是世界民族展览会,一点也不夸张。白皮肤的欧、美人,黄皮肤的亚洲人,黑皮肤的非洲人,棕皮肤的南美人,介乎二者之间的混血儿,比比皆是,见怪不怪。
从社会表现来看,好像没有种族歧视,大家见面含着微笑,互打招呼:
“goodmorning”,“您好吗?”“谢谢,我很好。”汽车开到十字路口,总要停下来,先让对面的车辆通过(指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洛杉机车的流量太多,还不够礼让;在俄勒冈州,我们夫妇经常早晨在住处周围几条马路散步,常常遇到十字路口有车开出,我们就止步让车,车主从车窗伸出头来,说:“对不起,请先通过。”车停下来了。我们造手势,请他(她)先开出,双方互让,经常会耽误一分钟,最多一次可能僵持了三分钟,最后在互道抱歉声中还是我夫妇先过马路。
在超级商场,货架中间是一条条通道,年青人推着商场的手推车一边采购物品;母亲们推着商场的儿童车一边浏览;而我则被优惠坐上一种像儿童游乐场的小电车,在货架间转悠。这是老人的特权,有一次我这个蹩脚司机明明在转弯时撞上一位年轻的白人,而他却连声说:“非常对不起,我不小心,是我的错。”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西方文明,他们所谓的“绅士风度”。
但是,果真没有种族歧视吗?
在美国移民局,一位白人移民官将ID卡和绿卡(居留证)交给我们夫妇时,高傲地说:“由于你们女儿有足够的财产和纳税担保,你们提前获得居留权;但是,你们要在美国住够五年(起码一半时间在美国),才可以考虑公民入籍,如果住不够这个时间,就要吊销绿卡。”
“我不想入你们的国籍。”我说。
强烈的环保意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好的方面,还是可以肯定的。
三个多月,在美国我走了七个市镇,没有看到地面上有人丢过垃圾。秋天来了,道路两旁的落叶乔木(如枫树)落下大量的树叶,真有中国诗词“落叶满阶红不扫”的味儿。但家家户户都把落叶扫起来,装在一个个大塑料袋里,整齐地排列在路旁,等候环卫工人把它们运走。市政大型的扫叶机也开动了,大风车似的卷叶机又把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也是(尤其鸟雀)深入人心。美国的鸟雀特别多,麻雀成群,水鸟满湖,很多人家都有喂养野生雀鸟的装置,雀鸟对人毫无戒心。我在女儿的后花园用面包喂过一群蓝翎,其中一只越飞越近,我竟可以用手抚摸它的羽毛。
最令我赞赏的是绿化。在OREGON的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都是参天的红木树和松柏,有些树干要八人才能环抱,在红木公园里,一株空了心的红木,竟然可以让小轿车从它中间开过去。
美国大多数人住的是木屋(尤其是经常地震的洛杉矶,从飞机上望下来,是几十万间木建平房),用的也是木制家俱,但美国人宁肯从加拿大买进木材,也舍不得自己砍伐。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他们聪明,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狡黠。
俄勒冈州人少地多,家家的房子前后甚至四周都是花园、草地。除了高大的松柏、枫树、红柳,遍植鲜花。玫瑰是这里的特产,家家都植有数丛甚或十多丛,开的花碗口般大、有深红、粉红、浅黄、素白,更多墨黑色的。因为这里玫瑰多,小伙子求婚用菊花、剑花,反而不献玫瑰了。
我有一阙《忆秦娥》,写的是被保护的古树木:
婆娑叶,
参天古树排成列。
排成列,
挡风留雨,
污尘成洁。
家家树影繁花叠,
人人环保风光悦。
风光悦,
故乡碧木,
莫连根拔。
吃的文化
在美国,衣食住行,最不习惯的是食。
美国的市镇,有各种餐馆:西餐馆(泛指欧美风味的餐馆)、法国餐馆、意大利餐馆、西班牙餐馆、墨西哥餐馆、日本餐馆、越南餐馆、泰国餐馆、中国餐馆……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但是,即使走进我最高兴的中国餐馆,那里也有洋人食客,因此,中国餐也改变了不少烹调方法,介乎中餐与西餐之间了。只有洛杉矶的蒙市,那儿的新、旧唐人街,几乎全是华人涉足的地方,茶楼酒肆的“后镬”,是老板重金从港澳聘来的厨师,在那里,才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国粤菜和点心。
那么,美国式的西餐,有什么特色呢?
一曰“生”:第一道食物是“沙律”。从超市买回来一大袋一大袋清洁消毒后冷藏过的蔬果,包括西兰花、椰菜花、生菜、红萝卜、番茄、辣椒、西芹菜、生洋葱等,绝不煮熟,也不烫开水,就这样用刀生切开来,分别排列在你面前的碟子里,也没有油。你可以选择的是桌上唯一熟盐和胡椒粉,把它均匀地洒在这些生的蔬果上面;另一种就是碗里的“芝士”、“沙律酱”,舀到菜里一捞,拌和着吃。我一边吃着一边想,看起来人类祖先茹毛饮血、生吞活剥总是有点道理吧。
二曰得不偿失。西餐注重少用油,肉类也剔除了脂肪,听说是为了减少胆固醇,有益健康,这点无可厚非。第二道喝汤,果然颇为清淡。但第三道可不得了,除了“牛扒”、“猪扒”(有白人点30%熟带着血吃),便是炸鸡、炸虾、炸鱼、炸薯条,这样变着法儿吃脂肪,还会吃出火来。
最后一道是甜品,或吃蛋糕,或吃雪糕,巧克力制品、水果……
有人说,这是人家的饮食文化,你不应加以评说。这个意见对。但我自出娘胎,从未在口里折腾过这样的食物,所以很不习惯。
其他餐馆,情况各异,特色翻新。我注意到,各国的餐馆座上客已不仅为该国人士,例如中国餐馆不乏白人食客,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吧。
看不到流行时尚
我比较欣赏的,是美国的穿。在公众场合,我惊奇地发现,没有“今年服饰特点”的时装(虽然也有青年刻意模仿某明星的打扮,但不是主流),人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物,包括陈年的还未破旧的衣衫。在咖啡店里,我遇到一位穿花格恤衫、牛仔裤的老人,他看到我好奇的眼光,便娓娓地带着伤感向我陈述,我身旁的女儿为我翻译。
老人说:“我还差三个月就一百岁了。二十年前,我太太狠心离开了我。我一直到现在还找不到她置我于不顾的原因,只能求上帝让我早日到她那里。每年结婚纪念日,我都穿上这套衣服,这可是我年轻时向她求婚时穿的呀,我希望穿着这套衣服再遇到她!”
至于美国的老太太们,穿得可青春焕发,大红大绿,还加上披肩、领巾,比年轻的姑娘更惹眼。
在超市,我竟然遇到另一位老人,他穿着一套极像幼儿园幼儿穿的童服,胸前还有一个大的“口水兜”,显得又年轻,又俏皮风趣。
打听一下美国人穿的理念,回答是“穿我喜欢穿的衣服”。“不怕被人笑吗?”“让他笑去吧。”
美国颓废的一小撮青少年喜欢穿破烂(我疑心他们用剪刀在完整的衣衫上剪烂的),背着吉他、洋号,到处流浪、卖唱。
几代华人
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我遇到了三代华人。第一代已经很老了,白发满头,风霜满脸,言谈之间充满沧桑感。他们自称是旅美华人的第二代,他们的父辈,已长眠在旧金山或洛杉矶的公墓里,有些幸运地落叶归根,回到唐山(中国),魂归故土。他们说:“我们父辈多是卖身过洋的:一种是由于天灾战乱,海外觅生;一种是误以为海外挖金,可以致富,从而卖身为奴。”
第一、二代华侨都是乘船渡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几十天的海浪晕船,已是九死一生。上岸后,卖身契上按指印,立即沦为奴隶,日间采矿,夜宿牢房,旧金山湾的天使岛,关押过十八万华人移民,牢房的墙壁上,至今留下血泪斑斑的中文诗作;牢房外面,矗立着令人肠断魂飞的奴隶纪念碑,幸存者用正楷书写一副对联:“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开天辟地创业在金门”。几近残废的颤抖的手,铭心刻骨地凿下了历史的见证。
第二代华人(其实是第三代)好了很多,他们在美国开洗衣店,开中国餐厅,慢慢摆脱了奴隶的痛苦生涯,开始积赞一点钱,寄回家乡。他们在美国节衣缩食,而家乡的亲人却过上了颇为富足的生活,一位五十上下的华侨这样总结:“我这一生完全是为了亲人。”
第三代(其实是第四代)美籍青少年是父辈开始富足起来后诞生或申请来美的,他(她)们无需饱受苦难,得天独厚,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祖、父辈的教育下,励志求学,接触科技,成为有知识、有才能的新一代,担任美国劳工部长的赵小兰,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但是,无庸讳言,也有少数华人青少年条件好了,争气不起;他们还有一个令人遗憾之处,就是全盘西化,对祖国感情淡薄,不学中文。笔者在一个超市遇到一位华人青年,问他:“你是中国乡亲吧?”他不假思索:“NO!”在他旁边的他的朋友用中国话劝他:“你为什么不认中国人?”他还说:
“有这个必要吗?”
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华人聚居的地方,现在提倡在中小学增设中文课;旧金山、洛杉矶、三藩市等地新办了中文补习学校;一些大学应华人要求,开设了中国文学专修课,这些都是很值得赞扬的新举措。
漫步古镇
美国很少明显的街道,尤以俄勒冈州第二大城市麦福卢布为突出,这里人少地多,居民住宅宿舍交错在一起,都是木屋建筑。只不过百货超市和书店、餐馆、影院比普通居民住宅大得多。全市楼房只有十来座。住宅和商店的区别是:住宅前后左右是花园,商店的前面是停车场;住宅门前没有招牌,商店前面有招牌,如此而已。你去一间商场,想货比三家,起码开车再走十五分钟,因此,没有街道可言,路上更少行人,使我十分不习惯。
但是,离麦福卢市车程两个钟,却有一个古镇,名叫亚茨伦镇,是美国著名的风景游览点。这个古镇保持了美国古建筑的风貌,包括中世纪印第安人的房屋和欧洲人初到新大陆时建筑的房屋,以及两、三条充满欧陆风情的街道。美国政府规定,这些建筑物只许照原样翻新装修,不准另行设计改建,更不准另建高楼。因此,进入亚茨伦镇,会立即感受到一种古朴之风,激起思古之幽情。加上这个古镇除了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以外,本身是美国退休老人喜欢居住的地方,街上行人除了游客,多是老者,显得十分休闲、清静。
街上的商店,除了百货、食馆和咖啡间,还有书店、艺术精品店,里面有美国银币、中国铜钱、瓷器,都很吸引游客。镇的尽头处,绿草丛中,居然有一间中国餐馆,女老板叫亚玲,操着一口地道的广东话,热情地接待我们吃了一顿能解思乡情结的中国饭菜。听着主人特别为我们播放的广东音乐,真有回家回乡的感觉。
回到麦福卢住处一个月,我再要求女婿为我开车,重游了一次亚茨伦古镇。
美国的青年
美国的青年当中,也有不少是珍惜前途,积极向上的。我参观过十多所大、中学校,发现美国的学校比较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却很重视社会(大自然)的观察和实践。每所学校都有一批勤奋好学、勇于实践的各种肤色的好学生。他们不但学好各门学科,而且参加了各种专业性活动,例如我在一所以音乐为特色的中学校园里,一下子就看到有五、六个乐队在演奏。而且水平还相当不错。我外孙就读的学校,师生组成的地理小组自制天文望远镜,居然可以望到月球上的山脉。
在社会上工作的青年,多数也比较敬业。其中华人青年的勤劳节俭,墨西哥姑娘的任劳任怨,都很有口碑,不愁找不到雇主。
有部分美国青年是享乐型甚至是颓废型的,前者无心向学,整天泡在网吧里,晚上喝酒闹事,校园和公众场所枪击案时有发生。后者读书不成,工作又不做,如上文所叙,到处流浪卖唱。美国街头的乞丐分为真假两种,他们站在十字路口,胸前挂着一个牌,上写
“给我面包”,“我需要钱”。真乞丐给多少都要;假乞丐如果给少了(例如给他硬币),他会拿来掷你。曾经有警察抓获一个动武的卖唱青年,一查,原来他父亲是个富翁。
雪山游
俄勒冈州有个著名的雪山游览区,从麦福卢市驱车前去,仅需两个多小时。高速公路盘山而上,两旁都是茂密的山林,树枝上挂满积雪,真是银装玉裹,煞是好看。雪铺的路是滑的,因此每辆车的车轮都要装上特制的铁链,弄得有点像坦克或装甲车。我们一家五口坐着这样的车,上到海拔2000多公尺的高度时,开始感到呼吸的压力。
整座雪山是银白色的世界,只有蓝灰色的天空,童话式的两座旋转的建筑物,以及一部部汽车,装饰着这一切。当然最活跃的是人,坐着雪橇,踩着雪屐,在支山坡上滑翔。由于健儿们运动量很大,他们只穿着风衣,戴着风帽,显得非常活泼潇洒。更有一位健儿,只穿短运动裤,赤着上身,在雪坡上飞,使我立刻想到《水浒》中的浪里白条张顺。
我身穿毛衣、棉袄,但还是冷得直颤抖。妻子和外孙已经打开了雪仗,乐得哈哈地笑;女婿已经滑着雪橇;只有女儿走近了我:“爸爸,您不舒服吗?”我点点头。
女儿飞快地向“童话屋”跑去,很快带来了一位白人姑娘:“uncle(亚伯),你受凉了,快跟我来!”姑娘扶着进了屋,让我坐下来,然后她动作敏捷地开始用电炉煮咖啡。一杯热烘烘的牛奶咖啡喝下肚,我身子暖和起来了,我在衣袋里摸出一张20元面值的美元。“亚伯,别这样,是我们对您照顾不周。”姑娘微笑着谢绝了。
到如今,我只记得这位姑娘眼睛大大的,笑得很真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