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已经不再制造什么东西了,我们做的是设计。”--安迪.凯斯勒
今天的矽谷成了大设计工坊,而负责制造的血汗工厂则移往境外,美国为何选择当思考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钱”景?
全美最佳投资分析师、每年获利五五%的避险基金经理人,如何寻猎大目标?
《猎杀热钱》作者安迪.凯斯勒亲身经历股市大起大落,他的避险基金在一九九六到二○○一年写下获利纪录,又在股市泡沫化前全身而退。《猎杀热钱》戏剧化地记录这一段故事,也用轻松手法让你了解,在世界各地流窜的热钱的来源及各种操作手法。
避险基金↓热钱
一九四九年,阿佛列德.温斯娄.琼斯(Alfred Winslow Jones)为了改善投资报酬,率想出一个办法:同时一边融资买进股票,另一边卖出他实际上并不拥有的股票(所谓的“放空”)。他发现,如果把交易组合好,则不论市场上涨或下跌,都能赚钱。这就是琼斯发现的“避险/对冲”(hedge)方法。
经过几年演进,到一九六○年代,避险基金成了常见的字眼。包括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甚至连巴菲特(Warren Buffet)在内,总计成立两百多支避险基金,到一九九○年代更高达数千支。
避险基金追求高报酬,往往进出各地市场短线交易套利,形成到处流窜的“热钱”(hot money)。
凯斯勒管的是热钱,却彻底颠覆了热钱的操作方式。
凯斯勒在华尔街担任研究分析师、投资银行家、创投家及避险基金经理人将近二十年,长期为《华尔街日报》、《Forbes》等重要媒体写文章,着有美国畅销书《一个投资分析师的告白--华尔街牛肉场》(《天下杂志》出版)。
在《猎杀热钱》中,凯斯勒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小说式的写法,曝露股市里的欺瞒手法、产业界的光怪陆离。他奚落用“混蛋赚钱法”散播假消息,在股市放空获利的经理人;嘲笑那些在大小说明会蹦跳、到处找点子的经理人,管的是“爆米花”基金。
他也活灵活现地记录拜访台积电时,与张忠谋逗趣的对话……。
用三个要点判断公司价值
凯斯勒管的是“热钱”,却奇特地坚持“长期投资”。早期研究分析师的训练,造就他独到的投资观点。
凯斯勒有一套“三十秒内,用三个要点”检视一家公司投资价值的办法。这来自他过去为企业上市“定位”的经验。
这三点是:有庞大的市场、“非常竞争优势”,以及运用这个优势的商业模式。
例如,一九九七年中,他用这三点看出生产雷射二极体驱动器(烧录机读写头元件)的伊兰泰公司(Elantec)有潜力,因而投资。
一九九九年初,MP3兴起、盗版光碟盛行,烧录机、DVD光碟机成为电脑标准配备,伊兰泰大发利市,他的基金因此获利数百倍。
他在书中认为,数位时代的新经济型态是“智慧财产”。
中国代工的罗技(Logitech)无线滑鼠卖四十美元。《华尔街日报》深入挖掘后,发现中国替罗技制造滑鼠的成本是三美元,三十七美元由来自美国的晶片、设计和零件瓜分。
制药公司一颗专利药,成本不过几分钱,售价十美元。
一台一千美元的东芝笔记型电脑,里头是三百美元的英特尔晶片和五十美元的微软授权费。英特尔的利润至少两百五十美元,微软的实体成本是不到○.○五美元的几片光碟和操作手册,以及庞大的研发成本。
东芝笔记型电脑卖到美国市场上,东芝和其他供应商的利润合计不到五十美元,报酬不到五%。
“投资那些高利润的公司,可以赚取二○%或四○%,或者投资高利润公司五年获得十倍的报酬,何必去赚那三%或六%的报酬呢?”凯斯勒直言。
工业革命已是过去式。旧经济坐拥工厂,进口原物料,生产商品再出口销售,现在,这种模式已成薄利产业,相较于“智慧财产”的高获利,工业经济的产业型态,愈来愈难得到投资人的共鸣。
凯斯勒认为,利润的流向,决定资本的流向。
在设计、制造分工的新经济形式里,利润主要分配给设计、创意,而不是制造。
我们思考,他们流汗
今天,整个矽谷成了一个大设计工坊,做的是利润极高的创意设计工作,而负责制造的“血汗工厂”则移往美国境外的国家如中国、越南,这种智慧财产的代工模式,凯斯勒称为“我们思考,他们流汗”。
为何投资人的三千宠爱在矽谷?
凯斯勒比较台积电和微软的获利,给了答案。好年冬的台积电可以获利三五%,但是,微软就算在二○○二年的熊市谷底,依然保持四五%的营业利润率。
“因为,就算在二○○○年的股市泡沫化后,这些公司的价值可能仍比规模大上一百倍或一千倍的南韩企业还高,”凯斯勒认为,“利润决定一切”,后工业时代,智慧财产,才是投资获利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