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0|回复: 0

从中医的角度认识禽流感

[复制链接]

0

主题

76

回帖

79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79
发表于 2006-3-17 2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中医的角度认识禽流感






文/华景珍


  现代人认为的各型流感、SARS、禽流感、鼠疫、霍乱、登革热、伊波拉病毒……传染病,我们很难与古代传统医学的病名找到确切的对应关系。因为古时候没有近代精密的科学仪器,可以分析出确切的病毒种类,而给予像H5N1、H5N2……这么明确的命名。
古时候的人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有三个原因:
  1、外因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
  2、内因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3、不内外因:不是外感与内伤所造成的生病,都属于不内外因。譬如饮食不当伤及脾胃;工作过度劳累或房室不节制的“房劳”;跌倒打扑等外伤;溺水、虫咬……等。
  按照古代对疾病的分类,SARS、禽流感、登革热……等目前对全球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传染病被归类为“外感病”。是因为人体感受到“四时不正之气”而发生的“瘟疫”。
  早年的乡下,每到过年时节,总有生意人会印制一张红色“春牛图”赠送给各家各户,贴在墙上,上面有很多黄历的资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面一定会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这里所谓“四时不正之气”其实就是“风不调、雨不顺”的意思。中医称它“非其时而有其气”,用现在的话说:不是那个季节却有那个季节的天气,如:春天却有冬天的寒流;夏天却“秋高气爽”;冬天却“艳阳高照”;秋天反而“湿热闷蒸”……上天失序了,人体无法适应就集体生病了,就是流行病发生的原因。
  无论在中国或在外国都发生过很严重的流行病,据中央研究院的文献“明代北京见诸于记载的大瘟疫,前后计有15次,除前两次外,均发生于1540年以后,主要系出现在嘉靖、万历年间及崇祯末年,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崇祯16年 (1643) 的大瘟疫。……因为病菌到处肆虐,导致北京在这一年据说有2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从而造成次年三月李自成包围北京时防守人力的不足。崇祯十六年北京的大瘟疫,间接造成了北京的沦陷与帝国的灭亡。”
  一个明朝就发生了15次瘟疫,最严重时,整个医疗体系难以招架,最终导致亡国。现在山西省太原市的著名景点凌霄双塔--宣文双塔就是万历年间建造的。相传“某年夏季太原发生了可怕的瘟疫,闹得人心惶惶。”
  人们到双塔下的永祚寺,祈拜观音降魔消灾。观世音菩萨驾祥云,登塔顶,制服城内南海子和黑龙潭内两条恶斗的蛟龙,平伏其所引发的瘟疫。观音菩萨施用佛法,将这两条恶龙压在双塔之下。”因为这个传说,凌霄双塔成了外地游客必访的圣地,当地人精神寄托的中心。
  这个流传久远的神话,也许真的是闻声救苦、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显灵,挽救众生;也许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为了安顿恐慌的人群,编造出来的故事。
  在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各个国家的卫生机构不断发出警讯,并教导人们如何防范禽流感的袭击。为什么笔者此时谈这个看似“迷信”的话题呢?因为,在大面积人类遭受重大灾难时,政府官员、学者专家、医疗人员很可能同时陷入难中,自顾都不暇,根本不可能管到别人。
  就像崇禛16年那场大瘟疫,整个医疗系统几乎丧失功能,而中古世纪欧洲那个更可怕的“黑死病”--鼠疫发生时,医疗人员都逃命去了。那个时候“精神力量”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信仰的人从灾难中走过来的机率肯定是大得多。所以,笔者将“寻求一个虔诚的信仰”当作预防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至于,如何运用我们老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中医来预防各种类型的流行疫病,包括禽流感、登革热等呢?前文已经提到人之所以生病的原因,那就针对那个原因去防范就可以了。    

一、预防外感病因:风、寒、暑、湿、燥、火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风寒,就要注意保暖。尤其女性,生理期前后,不要吃生冷食物,下腹部与腿部的保暖分外重要。
  天气炎热时,也要预防中暑。刚刚洗过热水澡,或工作走路,汗流浃背,毛孔大张时,不要骤然进入冷气房,最好将身上的汗擦干,在冷气房门口,略事休息片刻,汗孔收缩后再进入。同样,在冷气房或座车中进入炎热的室外空间时,也要有一个缓冲时刻。冷气的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人在那里进进出出,很容易中暑、感冒,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
  吹南风时,湿度很大,可以用除湿机来保持室内干爽。
  在临床上常常发现,从事餐饮工作,经常在炉边工作的人,或家庭主妇,或年轻人参加烤肉活动,体内常有积热伏火,这样的人,别说H5N1那么可怕的“瘟疫”,就是一般感冒,都很不容易治愈。甚至连个小感冒,看十次、八次医生都还看不好,医生会说,因为他的免疫系统不好。其实,就是这类体内有伏暑、积热或积风寒的人。建议去找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师,协助清除调理。
  燥性体质,一般皮肤比较干燥,咳嗽不容易好。在天气干燥时,擦一些偏油性的润肤乳液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多喝水及吃濡润的水果蔬菜如莲藕、水梨、蜂蜜等。
 
二、调摄内伤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认为七情过度时,“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是人对外界事务正常的情志反应,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素问》:“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过度对人体的气血、脏腑会造成损害。
  喜:就是碰到好事,心情愉悦。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过度高兴反而会伤“心”。“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
  但是,欢喜过度,手舞足蹈,反而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中医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
  怒:人遇到不平的事,或谋事未遂,而出现愤愤不平的情绪谓之怒。中医讲:怒伤肝。俗话说:“愤怒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临床上,我们发现,经常生气、或精神压力沉重的人,他全身的筋总是绷紧,那么肩背酸痛、五十肩、手麻等上背部疼痛就常随左右了。现代医学也认?: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愤怒也会引发高血压,暴怒引起中风的例子也不少。
  忧、思:指忧愁思虑。这是因为很多现代人有沉重的心灵负担,或为情感创伤;或为经济负荷;或为工作压力;或为亲友的困难;或为自己的难题。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惶惶不可终日。《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思则气结”过度忧思愁虑,则损伤脾脏,而“脾主四肢”,人体十二经脉之起始在四肢末端。当脾脏受伤时,四肢末端血行停顿,十二经脉的经气流行同时受阻,造成全身性严重的疾病。
  悲:因为精神受打击而哀伤、痛苦的情绪。中医认为“悲伤肺”。“肺主气”当肺受伤时,神气就不足,因而面色不华。如果一个人遭遇痛失至亲至爱的亲人;或原本相爱的男女感情破裂;或生意人事业破产,经济从富裕顿陷困境,这类沉重的打击时,很容易因过度悲伤,而得轻则经常咳嗽,重则甚至得“痨病”。
  恐:就是惧怕。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曾发现,经常腰酸背痛的人内心中存有恐惧的因素,尤其是“缺钱”的人,或害怕失去亲人,年轻人害怕失去情侣等。当肾脏因长期恐惧受伤时,很多肾脏亏损的症状就就会出现。如果看医生无法治疗的腰酸背痛,不妨从自己内心去找原因,勇敢面对与排除那个恐惧因素,疾病才会痊愈。
  惊:受突发事件强烈刺激,导致精神极度紧张。诸如差一点出车祸、跌倒、看到恐怖的画面或事务、耳听巨响等,都可发生惊吓,尤其幼龄儿童。惊与恐不同,惊是自己不知道而惊吓;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惧。中医谓“惊伤心”、“喜则气散,惊则气收”。以前的人,当小孩(成人亦同)受到惊吓时,会嘴里念念有词:“揪揪耳朵拍拍身,吓到猫猫狗狗身”后,拉拉小耳朵,再用点力拍打小孩背部。好像把惊吓移到猫狗身上了。其实就是把他收住的气拍散。是一个有效的民间疗法。
  总之,人的情志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
  
一个大智慧者,教导我们:
  碰上矛盾的时候,不要总是看别人的错误。要向内找找自己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有没有什么执着心?
  凡事考虑别人,常常反思:我们做的事,别人能不能承受得起?
  宽容、忍让对待周围的人。
  如果我们躬身去实践,就能达到身心平衡、免疫力提升、百病不侵,世纪病毒--禽流感也就不可怕了。
 
三、避免不内外因病因:饮食劳倦
  “饮食劳倦则伤脾”(《难经.49难》),“脾胃乃后天之本”,饮食不当,暴饮暴食会伤及脾胃之气;枵腹力作更会令宗气下陷。很多妇科疾病,也是因为脾胃先受伤,阳气下陷才引起的。(明朝名医李东垣之观点)。
  现在人们因事业心太重,或工作压力过大,缺乏休息,造成很多企业的高级主管,因为工作太劳累而有“过劳死”的隐忧。这样的人,连维持自身的生命都有危机,怎能保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在流行病的威胁中,他们可能是被病毒攻击的高危险群中的一员。除了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正常作息外,此种人补充适度营养与促进免疫能力的健康食品,是很必要的。
  上一回,SARS危机中,折损两位年轻男医师,笔者注意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新婚不久。当时笔者感到错愕,心想:是不是新婚燕尔,房劳过度,造成阴精亏损、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如果笔者推论正确,那么,清心寡欲、节制性生活,很可能也是预防禽流感非常重要的一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4 15: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