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83|回复: 0

当明星很难吗?章子怡主动献身导致的"一夜情"(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08
发表于 2006-3-22 08: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如有人问我:“当明星是不是很难?”

  我会回答他(她):“哪里,看看章子怡就知道了。”

  像章子怡这样一个资质平平、长相普通的女人,居然也在今日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还头顶“国际明星”的美誉,对此,我只能用一句话加以解释: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或许这样说并不完全贴切,因为章子怡自有其把自己炒红的独门秘笈。她给了现在的年轻人一个很坏的暗示----无论什么阿猫阿狗都可能成为明星,只要你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不择手段。

  很多女明星是靠脸蛋出名的,不过章子怡是个例外。虽然执导《卧虎藏龙》的大导演李安曾经赞美她:“生了这样一张脸,真是老天爷赏饭吃。”但是据我所知,这句话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的----当时媒体想向李大导演打听章小姐在《卧虎藏龙》里的演技,结果李安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怎样才能既顾全章子怡的体面又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句与演技风牛马不相及的话。事实上,在我这个对女人的相貌算不上苛刻的男人看来,章子怡长得也实在算不得好看。



  俗话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既然没脸蛋,起码得有身材吧?章子怡的身材同样乏善可陈,既找不出青春活力,也看不出成熟魅力……

  既然没身材,那是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个人气质上胜人一筹呢?现在不是流行所谓的“气质美女”吗?就像张曼玉,虽然没有漂亮脸蛋和魔鬼身材,却凭借出众的气质纵横江湖数十年,在香港女明星中一枝独秀,“影后”地位,不可动摇。而章子怡呢?无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她都与“好气质”
无缘。她的气质与其说像一个大家闺秀,不如说是一个从小靠看人脸色长大的小丫鬟。而这样的气质,与她处处在人前标榜的“国际巨星”的身份,有着天渊之别。

  那么,既无脸蛋又无身材更无气质的“三无人员”章子怡,究竟是怎样从一个胼手胝足的“丫鬟”,摇身一变为高高在上的“大小姐”的呢?在我看来,她的武器很简单。

  举个例子,为什么在那些古代情色小说中,丫鬟永远都是跟男主人偷情的主角,甚至从“奴才”一跃成为“主子”,而真正的大家闺秀却往往落得个空闺独守?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些丫鬟有多么美貌出众、才艺绝伦。事实上,真正的大家闺秀通常都拥有更良好的相貌血统,且从小熟习琴棋书画,也使得她们拥有更良好的内在气质。可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清高、自恋,不趋世、不媚俗,潜意识里会觉得“泥做”的男人浊气逼人。而小丫鬟就不同啦,她们出身卑微,无所依靠,唯一的出路就是挖空心思讨主人欢心。失败的,永无出头之日;成功的,就从此翻身做了主人。所以,憋着满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丫鬟们使尽浑身解数,也要把男主人给“拿下”。

  章子怡就是这样的“丫鬟”。在靓女云集、俊男迭出的娱乐圈,她毫无优势可言----没有天仙般的外貌,也没有鬼斧神工的演技,说到底,她只是个练了几年舞蹈的小演员。假若就这样一辈子认了“丫鬟命”,那倒也罢了,可章子怡却偏不认命,她有着强烈的要做“大小姐”的勃勃野心,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

  她做梦都想着飞上枝头做凤凰。

  章子怡是走运的。她生命中出现过很多个机会,其中第一个机会叫张艺谋。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张艺谋出现得不早也不晚----他的崛起正好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崛起,而中国电影的崛起则正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切使得世界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电影,进而关注到他。早期的张艺谋电影几乎都是走国外路线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中国还不了解张艺谋,世界便先知道了他。

  当时伴随着张艺谋的,是他的搭档兼情人巩俐。刚出道时的巩俐有着张艺谋最喜欢的清纯,还有着能放能收的表演潜质,她把张艺谋世界里的中国女人演绎得似模似样,形神兼具,让无数老外分不清戏里戏外,他们天真地认为,中国女人原来就是这么一副模样啊!可以这么说,巩俐是张艺谋的战友,是他的电影王国的“开国元勋”。在他打下的江山里,也有她的一半。

  可是,享受这成果的却不是她。



  更年轻的章子怡取代了巩俐。章子怡身上有着同样的倔强,但却没有巩俐的质朴与大气,相反,她身上蕴藏着的是奸诈与小气。这一点张艺谋肯定第一眼就瞧出来了,可是他不觉得讨厌,反而觉得好玩,觉得新鲜。他觉得这才是“原生态”的东西。于是在《我的父亲母亲》里,他用章子怡代替了巩俐。

  章子怡来得正是时候----经过几年奋斗,张艺谋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第一导演”,成为所谓的“电影大师”了!而就从《我的父亲母亲》开始,张艺谋也开始将他的目光放在了国内市场上,因为此时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改革中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也开始对国产电影有了信心。

  《我的父亲母亲》是章子怡最早却也是最成功的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没给她出难题----只要她怎么简单,怎么表现就行了。讨剧情和气氛的好,章子怡那张“纯情”的脸开始被人们所记住----人们都以为这是她的演技,直到她那张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一次次地出现在各种电影里,才知道上当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机会的----巩俐最终成了“弃妇”,后来出现在张艺谋身边的董洁,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幸福时光》后迅速消失。只有章子怡,她牢牢地把握住了张艺谋的心----即使没有把握住他的心,起码也把握住了他的人。她让张艺谋一开始对她欲罢不能,再后来对她无可奈何。那份翻云覆雨的手段,是巩俐不屑用的,是董洁不懂用的,却恰恰是章子怡的拿手好戏。

  所以才有了2000年柏林电影节那尴尬的一幕:台上,评审团主席巩俐宣布《我的父亲母亲》得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11年前这个奖属于她和他的《红高粱》;台下,本无份领奖的章子怡竟立即起身,笑眯眯地紧跟着导演张艺谋一起走上了台。按照电影节的国际惯例,这样的一个奖项自然是导演上台领奖,鲜有导演带着演员一起上台的,因此当时不少不明就里的人都把章子怡此举归咎于张艺谋身上----他是不是在向台上的评审团主席巩俐示威?谁也没有留意这样的细节,站在穿着肚兜、笑容灿烂的章子怡身边的张艺谋,脸上的笑容极其勉强。张艺谋着实可怜,因为一个满怀怒火的人,为了应付台面上的需要,还要挤出满脸的笑容,这种滋味的确难受。

  后来,章子怡解释说:“当时张艺谋走开上台,我都懵懵懂懂,没有觉察,是那些老外把我推上台的。”一副无辜、委屈的口吻。但正像林肯所说:“你可以暂时蒙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地蒙骗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地蒙骗所有的人。”事情的真相在不久后即为人所知。在那次颁奖礼上,张艺谋早就被通知自己得了这个奖,在领奖当天,他还专门警告过章子怡,叫她不要一起上台。可当领奖的时刻到来时,章子怡抑制不住要一出风头的欲望,把张艺谋的话置之脑后,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张艺谋走上了领奖台。这件事让张艺谋对章子怡的世故和精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事实上,她的急功近利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程度。更何况,这件事给张艺谋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他原本并不愿意去刺激巩俐,不愿意制造“新欢旧爱”齐聚首的尴尬场面,更不愿意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与章子怡的关系!于是,恼火过头的张艺谋做出了一个决定---
-从此再不启用章子怡。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幸福时光》的女主角转为董洁的原因。按照张艺谋的习惯,一个他用得顺手的演员他一般会用上好几年,可章子怡这种利欲熏心的做法,却让他中途变卦了……

  本是覆水难收的事,但章子怡偏偏有本事力挽狂澜。张艺谋再狠,也还是个男人。只要是男人,章子怡就有治他的办法。为了达到目的,章子怡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然,她究竟对张艺谋下了一剂什么猛药,我在这里不好妄下断言。但从最后张艺谋终于再次起用她,让她主演了《英雄》甚至《十面埋伏》……聪明的观众想必心领神会:章小姐花的力气,绝不会是坐大腿、喂葡萄那么简单!

  章子怡抓住的第二个机会是李安。《卧虎藏龙》是李安进军奥斯卡的片子,是中国电影对世界市场进军的一次尝试。何以体现“中国电影”这个概念?李安的思路很简单:用演员来体现----周润发代表香港、张震代表台湾、章子怡则代表内地。内地的代表为什么要选章子怡?原因很好推测----章子怡并非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内地女演员,但她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一个。把名气和年龄放在一起考虑,章子怡是扮演“玉娇龙”的最好人选。

  如果说《我的父亲母亲》让老外对章子怡有了点模糊的印象,那么《卧虎藏龙》则让这种印象变得更加清晰了。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我的父亲母亲》中的角色,倔强、风骚、野性的“玉娇龙”无疑更能满足老外对中国女人的性幻想。

  让老外观众“意淫”一把又不花什么本钱,不用说,这步棋章子怡又走对了。

  《尖峰时刻2》是章子怡的第三个机会。出于同李安一样的考虑,成龙选择了章子怡在他进军美国市场的电影里担任角色。而章子怡也因此也得到了又一个跟大腕合作的良机。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完全不值一提,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只有花拳绣腿般的所谓“中国功夫”和她一贯的咬牙切齿的凶狠表情。事实上类似这样毫无挑战性可言的反派角色,香港很多大牌明星都不愿接演,因为他们更渴望演出有挑战性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看重在好莱坞的一次露脸。但章子怡是什么?她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出名的机会!

  凭借成龙的名声,章子怡成功地登上了美国乃至欧洲的舞台----她的访问经常出现在电视台,各大杂志也屡屡出现她妖冶的身姿。投桃报李,章子怡当然要报答成龙,于是便在一次活动中娇嗲地一屁股坐在成龙的大腿上,喂成龙吃葡萄,这便是那著名的“坐大腿、喂葡萄”新闻。谁都知道成龙大哥天不怕地不怕,最大的弱点是“难过美人关”。当初吴绮莉一个投怀送抱,世上便多出了一个“小龙女”;如今章子怡坐一坐大腿虽然不至于就生下孩子来,却绝对能让大哥“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心甘情愿地把她带进好莱坞的大门。

  眼看着自己的冷淡并没有把章子怡困死,张艺谋之前就算再生气,心底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女子的能耐。此时章子怡再讨两声饶、撒两下娇,张艺谋的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他抬抬贵手,再给了章子怡一个机会----
《英雄》。章子怡心里很清楚,让她出演《英雄》已经是张艺谋格外开恩,假如她不好好把握,这很可能就是她最后一个机会了。所以,虽然她在《英雄》里只是个配角,戏份实在少得可怜,她也天天搬个小板凳在片场看梁朝伟、张曼玉他们拍戏,这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好学、多么敬业,而是一个姿态----老谋子,我在向你认错呢!

  章子怡用身体语言发出的这个信息,张艺谋一定收到了。而且在拍完《英雄》之后,她一定又下了不少“功夫”,所以才有了《十面埋伏》的飞跃。跟《英雄》中那个可有可无的丫头角色不同,《十面埋伏》中的“小妹”无疑是张艺谋为章子怡度身定做的----为达目的不顾一切的“小妹”,正是章子怡真实性格的写照;而片中一段“牡丹坊”热舞虽然让人一点也看不出章子怡竟然是学过专业舞蹈的,可一身华裳加上两大帅哥的衬托,好歹也让这场戏成为章子怡的“经典”。最惨的就是金城武和刘德华,两个天下闻名的帅哥就这么莫名其妙给骗来当了小章的陪衬,自己却没赚得半声喝彩。

  跟我一样郁闷的大有人在吧----无论怎么看,我也看不出章子怡在《十面埋伏》里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刘帅哥和金帅哥都对她那么痴迷。事实上,无论她怎么奋力表现,章子怡都脱不去她本人在真实生活中的气质----单调、风骚、做作。她一点都无力表现出角色在不同阶段的情感起伏。《十面埋伏》里有多场情欲戏,或欣喜、或悲伤、或绝望,章子怡却永远用同一个木木的表情来演绎。难道这就是“国际明星”应有的演技吗?

  一个灵魂缺失的演员是可悲的。所以,尽管她在《十面埋伏》里忙忙碌碌,又洗澡又亲吻又做爱的,衣服穿了又脱,脱了又穿,观众还是没有办法在她身上发现一丝半点的性感之美。

  拜倒在章子怡裙下的,还有一个王家卫。一部《2046》中有那么多王家卫的新欢旧爱----张曼玉、刘嘉玲、王菲、董洁……偏偏章子怡得到了最多的宠爱。她在这部充满了变数的电影里,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女主角,又混水摸鱼,因为金像奖对王家卫的“安慰”而拿到了她的第一座影后奖座。从此面对那些批评她演技差的人,章子怡可有话说了----我是影后,有奖为证,谁敢说我演技不好?

  章子怡是有天赋的。可是这天赋不是艺术上的感觉,而是往上爬的本能。凭着这份本能,章子怡一步一步爬到了今天所谓的“国际巨星”的地位。她并不明白一个真正的“国际巨星”应该具备怎样的“内里”,但她起码知道应该具备怎样的“面子”。所以她拼命学外语,以免在各种电影节上出丑,只是迄今为止几个单词还是念得结结巴巴,洋相百出;每每出席重要场合时必定隆重打扮,然后抬着骄傲的下巴,把自己当成全场级别最高的明星;动不动就跟好莱坞巨星似的,扬言自己最讨厌“狗仔队”,只接受国外媒体采访……

  章子怡很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想要别人把自己当回事,首先要先把自己当回事。虽然事实上自己并不具备艺术上的“标准体重”,也要自欺欺人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已经有了那样的份量。没见外面那些明星,越摆谱越多人追?章子怡走的也是这条路线。只是,这和掩耳盗玲有什么区别?

  一个不真诚的人,迟早会露出马脚。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在网络上、报纸上、杂志上看到章子怡的出场、亮相、采访,我都有一个感觉:这个女人很心虚。她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名气是用什么换来的,她也很清楚自己并不具备成为“国际巨星”的才华,她就像一个气球,尽管里面什么也没有,也得硬撑着维持一个饱满的表面,时刻提防着不要在哪个细节上“漏气”。所以,事实上,她活得很累。

  我相信跟我一样看出这一点的,大有人在。只是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人来戳破这个气球?为什么只要章子怡只要一出场,就必定是“艳盖全场”,全然不管她的装扮、她的神情是多么老土、多么幼稚;为什么只要她一演戏,就是“大有突破”,而全然不管她的演技其实始终是三脚猫?为什么即使在没有一部公认的代表作的现实下,她依然红得无法无天,甚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人物榜”中的惟一一位华人影星?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老外对她的误读,我或者还能理解。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以她为封面,做了一个题为《未来是否属于中国?》、长达21个版面的专题,从商业、教育、电影、汽车文化、两性等多维视角对中国进行剖析,提出美国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和机会。章子怡被美国人拿去做封面,这并不奇怪。因为在美国民众熟悉的中国影星中,成龙、周润发来自香港,李连杰长期在海外发展,只有章子怡,她是女性、来自内地,刚好她还比较年轻,拿她去做封面胜在勉强还算“嫩”,不至于老得让人咬不动。要有点熟悉度,还要兼具可看性,这就是美国人选择章子怡的道理所在。

  这就是当今泛娱乐化社会的弊端。它把一切问题都简单化、标志化了。老美一厢情愿、想当然地为中国电影物色了章子怡这样一个代表人物。可是我相信,对这个“决定”不满意的一定不只我一个人。泱泱中华,岂无佳人?中国电影界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有良好修养的电影人,若是非要圈定一个代表性人物,哪怕排上几圈也轮不到章子怡啊!

  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依然有着强烈的崇洋媚外的心态,尤其是“崇美”情结。当他们看到章子怡这个“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在美国走红,根据
“美国人说好就是好”的可怜的思维定势,便忙不迭地把她奉为神明,添油加醋地为她摇旗呐喊,而不愿意理智地想想背后的真实原因,以至于对章子怡的外强中干视而不见。真是可悲复可叹!



  假如章子怡的野心只在于事业,那倒还没那么令人觉得恶心。可她偏偏非得落入那个俗套----去攀霍英东家族的高枝。她还真把自己当“国宝”了!问题是,郭晶晶才是霍家心目中真正的“国宝”。她和章子怡,一个是举国拥戴的世界冠军,一个是丑闻满天飞的小演员,这一个体育圈一个娱乐圈,一个“官方”一个
“民间”,两者孰高孰低,黑白立判,毋庸赘言。所以,同样是女人,郭晶晶享受的是霍家公子费尽心思的追求,而章子怡,却得绞尽脑汁拼命“奉献”自己,以期博得对方的青睐。



  对于章子怡和霍启山的关系,娱乐圈一直流传的字眼是“恋情”。但我觉得不是,事实上,只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两人的“第一夜”,就能轻松地得出结论:这绝对是章子怡主动献身而导致的“一夜情”!

  感谢那些被章子怡骂得狗血喷头的狗仔队,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可能看清章子怡高贵外表下的真相……

  那条《章子怡在港参加派对与富公子激情一夜全过程》的新闻是这样写的:

  已荣升为国际明星的章子怡日前穿上LV春夏吊带低胸,蓝色连身裙,戴上接近50万港元、全港只有一条的LV白金钻石颈链出席LV派对。会场内,章子怡是焦点所在,并非是她美丽动人,而是她的大胆豪放性格表露无疑,令人叹为观止。

  大约半个小时表演后,派队正式开始。章子怡与同来的名模吕燕和胡兵一起,期间年仅20岁,霍震霆与朱玲玲的二公子霍启山,主动来到章子怡身边。

  对二公子的现身,章显得相当兴奋,一开始就忍不住拉霍启山一起跳舞,最初,男让对章的主动热情,反应显然有点拘谨,甚至手足无措,跳舞不敢太贴身,但当章连灌他几杯香槟,这种迷汤攻势令二公子逐渐放开怀抱。

  一招得手后,章子怡火辣行动继续升级,身体越贴越紧。霍启山忍不住终于脱下外套。见到对方脱下衣服,章子怡更加兴奋,主动帮他解开两粒衫钮,并有意伸手摸他心口。两个人面对面越跳越亲密,虽然当时他们身边有不少人,章却毫不避忌,不时将手放在二公子大腿内侧,十分忘我。

  跳完后,章毫不犹豫坐到二公子大腿上,霍启山最初也相当节制,任女方坐,他的一双手依然规矩。章见对方无进一步,于是主动勾住二公子颈部,半个身子都压在他身上,得到热情鼓励霍启山终于有反应。将她搂紧。



  二人经过一轮咬耳朵后,凌晨二时十分,霍启山先行离开会场,十分钟后,章子怡与经理及助手离开会场。

  两人前后到中环KeeClub继续狂欢,逗留一个多小时后,霍启山由哥哥霍启刚接走。转场到FLY但他并无久留,随即走后门,折返停车场。

  霍启山开其父名下的白色法拉利跑车去威灵顿街一间便利店急速买了一支蒸馏水及一盒三个装杜蕾斯螺纹安全套,再开车直奔中环立发大楼外的停车场,停车。

  ……



  一个20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是怎么被经验丰富的章子怡一夜之间勾引到手的?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已经说明得非常充分。可以想象,章子怡是怀着怎样志在必得的决心,使出浑身解数,一心要打开霍启山这个缺口,从而进入霍家豪门。只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以她的心计,她怎么就没好好想一想----送上门的东西,霍家长辈,会放在心上么?后来,很多新闻说霍家认可了章子怡,我不信。我敢断定,工于心计的章子怡这回是要马前失蹄的,因为她在这场“勾引”战中太主动,没有坚持贯彻她本来很擅长的“欲擒故纵”的策略。也许她是一时昏了头,也许这是由她的丫鬟本色所决定的----做梦想都想着成为女主人的小丫鬟,不就是这样一有机会就轻解罗裳,铁了心要把男主人弄上床么?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是我对章子怡勾引霍启山一事所下的结论。谓予不信,且等日后事实明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8 17: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