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88|回复: 0

把握孩子教育学习的关键时间点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3-28 15: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握孩子教育学习的关键时间点

◎林万亿/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 整理◎翁婉玲、卢玲颖

 孩子教育学习的关键点包括人、事、时、地、物。这些关键指的是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合
宜的成长环境,包括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人),提供给孩子成长所需的活动(事),适时地给予适当的教导(时),提供安全与适居的居家空间与环境(地),以及能让孩子有足够的物质与生活材料陪伴他成长(物)。而掌握关键的时间,指的是要能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成长的需求,让他在适当的时间内获得应有的发展。我们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以及我个人与孩子实际接触的经验来谈,如果父母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孩子会成长得比较快乐。

滋养信任感和探索能力的婴儿期

 在孩子出生到两三岁的这段时间,是小孩最需要附着感的时候,一位研究儿童发展的学者包比(J.Bowlby),曾经针对孤儿院与一般家庭的孩子,做了一个对照的研究,发现孤儿院的孩子比较缺乏安全感、比较退怯、比较怕生、偷窃行为也比较多。他后来发现,孤儿院的孩子和一般家庭的孩子,的确有心理上的“附着感”有无的差别-孤儿院的孩子附着感比较少。
许多学者也做了不同的研究推论出同样的结果,这是在心理学中提到的“附着理论”,指的是在孩子零到两、三岁这段期间,需要跟父母有一种“黏在一起”的感觉,就像澳洲小袋鼠一样,需要有个父母的袋子,让孩子觉得可以“连在上面”。例如孩子很小、在吃奶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妈妈心脏的声音;大一点,孩子想撒娇、想哭,父母会搂他、会被他拉着跑去看他想看的地方,这种“附着”的感觉是那段时间里最需要的。

 两、三岁以前,孩子正在发展对人的信赖关系,以后孩子能不能信赖人,关键就在这个时候。父母亲要让孩子有“信任的可能性”,这代表不能随便蒙他、骗他,而是要鼓励孩子、支持孩子,让他觉得可以放心地去尝试、探索。

 有些父母会想要修正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大人看来危险的行为。例如孩子有时会直接将泥巴或脏的东西拿到嘴里吃,因为他并不知道那不是食物,有些父母为了吓唬小孩,会主动拿泥巴或脏的东西,甚至辣椒给小孩子吃,小孩吃得哇哇叫,父母觉得这样就教会孩子分辨“香”和“臭”了,其实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孩子会因为父母这样的作为,无形中感到害怕、产生不信任感。

 要针对这种行为教导孩子,应该是孩子不小心拿到泥巴吃了下去,我们才提醒他说这个不可以吃,因为不卫生;或者是孩子不小心摸蜡烛、发现到“烫”,就会自动收回手来。这是行为修正里的反射行为,学习或教育应该发生在那个时候,而不是父母主动去创造一个让孩子感到“害怕”或限制的情况,这样会破坏信任关系,孩子其实得要“真正尝试过”,才会自然地学会。

 我比较喜欢福禄贝尔说的:孩子要的是“玩”,“玩”就是他的工作。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当我在电脑前面打博士论文的时候,我家的一岁大女儿会爬过来,爬到我的腿上来说:“打打打打打!打打!”然后她的手就伸到键盘上开始帮我打博士论文,这时候我就赶快把档案存起来,让孩子打,她还会学我边打边翻页的样子;打一阵子后她就会说:“好了!”然后去玩她的积木。小孩这个时候正处在尝试的阶段,让孩子多尝试是好的,而且孩子有很多时候是在模仿大人,他只是想要试试看世界上的各种新奇的事情,去探索各种可能,他们在玩中学习。

 这时候如果父母一直觉得孩子做了干扰大人的事情,而对孩子绑手绑脚,孩子其实会挫折,也没有办法统合自己的感觉。有一次,我在捷运上看到一对父母,一直想要阻止孩子去玩座位旁的一根滑滑冰冰的柱子,先是妈妈打孩子伸出去探索的手,再来是爸爸压住孩子的脚,结果,那孩子用不喝牛奶来抗议。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的探索与好奇被压抑,学习的可能性被剥夺。其实,没有经过探索的孩子,在生理上比较可能会出现不统合后的“过动”,孩子过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感觉不统合,那其实是因为没有机会去探索身体的自律机转,也就没有机会学会掌握。一个孩子要抓柱子、要翻身、要找最好的位子,就会调整自己的肌肉和神经去做,当神经被刺激了,对他的成长和未来的感觉统合就会有帮助。

 所以,在孩子正要开始学习的时候,开始对人的活动有好奇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制止他,最好尽量陪孩子玩,让孩子多接触人和不同的事物,在其中适时地教导他什么是安全的,孩子才能因为有信任感而敢于向外发展,不会退缩。


找寻创造和学习空间的儿童期


 在孩子两、三岁到五、六岁这段时间,是孩子创造力的开始,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重要时刻,他对形体的描绘会越来越精确,但是抽象思考还是非常困难,孩子不会有太多的“记忆”,所以我们不要逼孩子去做他没有办法记忆的事情,反倒是要鼓励他发挥创意,即使发挥完就算了,他还是会有自然的累积。

 再大一点,孩子就会开始学习思考,然后行动。例如孩子到了五、六岁,会开始喜欢下棋、玩扑克牌,因为那些东西都可以让他有一些思考,这是他刚刚发展出的“具体化事物关系进而建立策略”的能力,这时候,父母应该配合他的成长,让孩子尽情发挥,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在国小的这段学龄期间,孩子会很愿意读书,因为他们开始有想去研究出一个什么,或是成就一个什么,想要获得绩效的动机和冲动,如果孩子在这个年纪不想读书、看书,那一定是前面阶段出了问题,他没有被鼓励、刺激,也没有机会探索,就培养不出这种“勤奋”工作的动机。这种“勤奋”是累积下来的,是经过他不断探索之后,发现世界蛮有趣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学,学了会有成就,就会勤奋探索。

 另外,这时候的孩子,其实开始可以写“我的志愿”这种题目了,而他会开始从身边的人写起,因为他开始模仿,开始认同,当他写我的志愿是要当挑砖工人时,千万不要说他不长进;孩子一下子要当水泥工,一下子要当台湾之子时,也不要说孩子见异思迁。这个时期,如果父母想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认识世界,就要开始帮孩子创造“认识可能认同的对象”的机会。例如给孩子更多的书可以读,让他在书中找到认同;或陪孩子看电影,告诉他电影中的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或是到郊外走走;鼓励孩子做家事;到左邻右舍串门子时跟孩子讲很多社区人物的故事,都会帮助孩子开拓视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9 09: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