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49|回复: 1

民间理财高手:“穷教授”富博士的故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30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641
发表于 2006-4-5 0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遇到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得知他和上海某著名大学的张教授都在青浦买了小别墅,现在成了邻居。“我买那套房多亏了张教授,当时他开车带我去看他买的新房,正巧有人挂出牌子要出售,他极力动员我买下,于是,我们便成了邻居。”那套别墅,当时售价70万元,现在翻个倍都不止了。

  张教授?我脑海里立刻闪出一个身材魁梧、气质不凡、讲课充满激情又博学善辩的中年男子的身影。不过,那时他衣着简朴,居室简陋,曾自嘲是“穷教授,傻博士”,想不到短短十几年,他如今出行有车,居家有房,周末还有别墅度假,呵呵,真不简单。

  于是,我很快找到了张教授,听这位曾经的“穷教授”讲他的财富故事。

  10张认购证有了第一桶金

  1991年年底,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一天,张教授骑自行车到交通银行去购买有奖储蓄,没有买到。在回家的路上,他见有一帮子人围着一张桌子,他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银行设摊推销股票认购证,问多少钱一张,回答30元一张。

  那位推销认购证的人不知是在劝说,还是“激将”,说:“懂股票的人,可以试试;不懂股票的人,不要买,有风险的。”这句话,刺激了张教授。他想,我们只会教书,不会炒股,但我为什么不能试试?他战战兢兢地从口袋里掏出300元,买了10张认购证。

  回到家中,没敢对老婆说。心想,这是碰运气的事,不能抱不切实际的空想。

  想不到运气真的来了。认购结束,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上海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上海第二批上市的股票就是用这次股票认购证摇号发行的。摇啊摇,张教授的钱一下子就多起来了。“至少有五六万吧”?张教授笑了。认购证让他有了第一桶金。

  “这之后,你炒过股吗?”

  “以前炒过,现在不炒了。以前赢过,现在股市不好,钱还给了股市”。他说,今后也不准备炒股了。主要是:既缺乏信息,又缺乏时间。在2000年,他把在股市的资金基本上转移到了房地产上了。

  张教授留过学,是我国较早的“海归派”。当时,手头有点外汇积蓄,不多。他不把这些外汇看得很重要,认为是“外快”。但钱闲置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便买了一些B股。B股曾经大涨过。他说,真是美梦一场啊!不到一万美元的B股,涨到过近10万美元。当时想,涨了还要涨,一直不抛。直到女儿要出国才抛了一部分。“幸亏抛了,如果不抛,可能赚的钱又要还给股市了”。

  一辆小奥拓开拓理财路

  1996年,张教授买了一辆车:奥拓。“这是需要,也是赶时髦。”当时关于现代人有“三学”的说法:一是学说话,就是学外语;二是学写字,就是学电脑;三是学走路,就是学开车。

  “开车,不是一项纯消耗的事吗?”我问。张教授笑笑,摇了摇头。他说,养车固然要花钱。但有了车,活动的范围大了,机会也更多了。比如,远的地方邀请他去做讲座,他不要求人家接送。节省了对方的成本,对方也更愿意邀请他去讲学。“我的财富能有较大的增加,与奥拓是分不开的啊!”张教授对他的小奥拓十分满意,好比骑士喜欢自己的骏马。

  小奥拓固然能给张教授带来更多的授课机会,但“上课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光上课,是不能成为富人的”。张教授说,奥拓真正的价值,是给他的家庭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觅得不少投资机会。

  1996年,买了奥拓后,他开车到了上海近郊某个镇,当时经济适用房,只有1000多元一平方米。他与几个朋友,各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花了13万元。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是想利用奥拓,周末到郊区住住,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因此,他买了这套房后,认真装修了一下,从那时起,他家就开始过“5+2”的生活了。5天在市区,2天在郊区。张教授说,这套房子很一般,但“5+2”使生活很丰富。后来,这套房在2004年以32万元卖了。因为要置换更好的房子。

  买房换房享受双重快乐

  2000年,退出股市后的张教授,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买房换房上。每次买房,都会有个契机,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吧。他回过头来如此感慨,“人,不能一味想着赚钱。赚钱要靠机会。有的事本身不为赚钱,结果,不知不觉中还是赚到了钱”。

  张教授是个孝子,他见老母亲常年住在一套较小的公房里,居住条件很差,离他家又远,照顾挺不方便的。于是,他开着奥拓到处看房,2000年,在离他家比较近的地方物色了一套两房两厅的底楼期房,房价要29万元,2002年交房。当时他女儿刚出国,资金不够,但想到要让老母亲安享晚年,他便向亲戚朋友借了钱,为母亲买下了这套房。现在母亲已住了4年了,老人家已86岁高龄,身体尚健。而这套房子的价值早已翻了近两倍。“这叫好心有好报啊!”张教授特别开心。

  张教授对家庭十分重视,他买房,往往是从改善家庭生活出发,结果却享受到改善生活和资产增值的双重快乐。

  说话间,张夫人已经将饭席摆好了,清蒸带鱼、凉拌马兰头……可口的家常菜,都是她亲手做的。张教授乐呵呵地说:“理财要有贤内助,要得到家里人的支持。”

  张教授家的钱财是“分工”的。日常生活开支,由夫人负责;“基本建设”由他负责。大的“基本建设”可以讨论,但要有人拍板时,不能犹豫不决。有一次,他到朋友家作客,得知在近郊有一个别墅区,里面有一套房子,只有4000多元一平方米。他赶去一看,果然不错,就把市区的一套公房卖了,换了这套。后来,又在市区的一个高档住宅区的物业公司那里得知有一套单位产权房,位置很好,他觉得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于是,他再卖掉了一套公房,买下了这套好房,现在升值不少。

  没有诀窍只有生活理念

  张教授的理财成绩果然不错,那么他的理财经验,或者说“诀窍”是什么呢?

  量力而行张教授想了想说:“没有什么诀窍,一个人的资产增值靠的是机会、耐心和决断。”他不认为自己是投资家,而自称是一个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是厌恶风险的,更要量力而行。”他把家里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正常生活的,一点也不能少;另一部分是用于“投资”的。“用于投资的钱可以适当用于购房、买卖股票等。但不能因为‘投资’而影响生活。”

  他最近购置的一套房需要贷款。他首先计算了自己的还款能力。为此,他还到医院专门检查了一下身体。在确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以后,才正式签订购房合同。不过,他说:“炒股和购房之类的事使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强了许多。现在赢也好,输也好,都不会太激动。一样工作和休息,若无其事。”

  节约也是财富张教授如此强调。尽管已经步入富裕阶层,但张教授说他的生活习惯一点也不改。早餐还是泡饭酱菜,中饭吃素为主,晚饭有时还是稀饭。不抽烟,不喜酒,不喜欢上馆子;穿着随便,没有名牌。他连手机都不多用。对此,我算是领教了,明明有了他的手机号码,却久久联系不上。他说,“没有那么多的事,不用手机清静很多。”不过,不要误以为张教授是一个苦行僧和清教徒。他的生活是很自在的。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张教授看来,理财就在于开源节流。一个人不能开源,可以节流;一个人即使能开源,也还是要节流。

  简单朴素的生活更有利于健康。我嘻嘻一笑,觉得他太过于标榜自己的节约。“你的那辆奥拓呢?”我记得他现在开的早已不是奥拓了,便有意开涮他。张教授倒没有被我将住,他甚至有点激动地说,“那不能怪我喜新厌旧哦。为这事,我还给徐匡迪市长写过信呢!”原来,前几年内环高架曾禁止奥拓上去。没办法,他只好换车。“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允许小排量车上高架了,多好啊!”假如以前不禁小排量的话,恐怕他现在还是开奥拓,因为在他看来,在市区大排量的车不实用,速度与小排量车一样的,何必买大排量呢?

  自得其乐我环顾四周,看了他的新居,家中的装修很简单,不用豪华洁具。家中的摆饰多是旧物,有以前用的脚炉,汤婆子,美多牌收音机,三五牌台钟,米缸,唱片箱,一一摆出,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不显丑陋,倒见十分雅致。这是张教授的又一爱好———淘宝收藏。

  早已告别了贫穷的张教授,很惬意地享受着生活,除了工作,天天游游泳,看看书,有朋友小聚,聊到兴头上,还会唱一段沪剧《昨夜情》。日子过得踏实而幸福。

  现如今,这位“穷教授富博士”到底有多少财富呢?他哈哈一笑说:“我不是富人,我过的是小康生活。无论钱也好,物也好,都是身外之物。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健康的我就是财富!”

  知足常乐。他对我说。

  境源于心

  □安立

  几年不见,原先的“穷教授”生活境况天翻地覆,过上了衣食无忧、精神愉悦、身心自由的日子。

  看张教授的财富之路,一路走来,感觉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什么刻意所为的勉强和投机钻营的市侩。这是一种运气,更是一种造化。

  第一桶金来自认购证。看似偶然的机遇,实际已揭示了张教授的财富理念,他并不是将钱看得很重的人,感觉新鲜,就想试试。于是就赚了。

  更多的机遇来自那辆小奥拓。小奥拓是他的神来之笔。张教授买车很早,1996年就有了小奥拓。小奥拓的小,符合他的理财观,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而出行有车,符合他的生活观,高效工作,潇洒度假。小奥拓拓展了他的活动半径,丰富了他的家庭生活,也给了他不少授课讲学兼得买房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买车,倒可以跳出简单的“成本论”,尽管有十几万元的投入加上每年3万元的维护费,但如果能提升生活质量并获得更多机会,买车就不是件奢侈的事。

  买房换房是张教授资产增值的主旋律,而他买房的动机最早并非出于投资增值,而纯粹是为家人、为老母亲改善生活,就是这种朴素的生活理念,使他享受到楼市增值后带来的巨大财富,当然也让他积累了经验,有了以房养房、以房养老的意识。张教授就此感慨自己是“好有好报”。伴随着财富的积累,他走过一段快乐的人生旅途。

  截然不同的是,央视日前热播的一部日本电视剧《白色巨塔》讲述另一种人生故事。财前五郎是位有着超群医术的外科医生,他一直努力追求着更高的目标,从外科主任到教授到亚洲最大的癌症中心主任,十几年来,为了一步一步往上爬,他连老母亲的面都顾不上见;为了夺得教授的职位,他拉帮结派大展身手;疲于应付权力争斗,他轻率地对癌症病人动刀致人死地,卷入一起医疗诉讼……而当他以各种手段胁迫他人作伪证,赢得诉讼胜利并一步步接近更高权力时,却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

  财前五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奋斗过程中失去了灵魂的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也还在我们身边重演。难怪人们感慨,现在是“钱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多,真情越来越少”。人们往往在赚钱的过程中将生命的本质、生活的意义给遗忘了。

  境源于心。张教授在财富膨胀时能保持清净的心境,坚守简朴的生活、享受平凡的快乐,源自他的生活理念:“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健康的我就是财富。”

0

主题

424

回帖

572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572
发表于 2006-4-5 1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确实是人最重要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17 05: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