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青春期的孩子为何总与父母作对
作者:studyease
小玲今年15岁,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听爸妈的话,可近来变化较大。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学毕业后,妈妈为小玲选择了就近的一所重点中学作为报考志愿,而小玲偏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她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有意与妈妈闹别扭;小玲有炎,妈妈配来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瓶摔了;妈妈问小玲考试成绩,她故意不及格;有一天气候突然变冷,妈妈特意送去御寒的衣服,小玲竞当同学们的面把衣服扔在妈妈脸上;爸爸平时工作忙,找机会想跟小玲聊聊,她却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这个小玲的爸妈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博士咨询]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十五六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有的能持续好几年,你让他(她)往东,他(她)偏往西;你不允许他这样做,反而使他增强了这样做的欲望。这种“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逆向反应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有的孩子这种逆反行为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觉到这种“作对”。精神分析理论把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而在心理学上则称为“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主观方面来看,青少年到了青春期,在身体方面,身高和体重都明显增加,逐渐长成大人的体型和形态,而且脑下垂体和性腺等内分泌腺开始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对异性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方面也由童年时的形象思维渐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方式。伴随这诸多方面变化的一个特殊转变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清晰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强烈,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他们怕别人将自己看成是“小孩子”俨然以“小大人”自居。但是他们的世界观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示自己的“成人感”。其实,他们作对的并不只是父母亲,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回抗情绪。
(2)从客观方面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也是由于教育不当所造成的。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绝对优越的,可是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敬畏感”。因此,当他们在品德或学习上出现某些缺点、错误后,最害怕的是教师“告状”,害怕受到家长责骂在家庭中失去受宠爱的地位。教师一旦过多地“告状”,很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如有意旷课迟到、课堂上捣乱破坏纪律等。
(3)家长乱猜疑孩子也可能诱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随着青少年的一天天成长,父母的担心也越来越大,总是担心孩子做错什么。可是对孩子管教越严,他们就越不信任父母,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向父母讲,这样父母无法正确地认识子女,往往会妄加猜测,一旦被他们认为“抓住把柄”时就借机教训孩子。而孩子受委屈后会极力争辩。父母却认为证据在手,竟然还不向父母认错,简直是“没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样,教训孩子便成了一种“泄愤”,为了去心头之火,难免会说出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话来,严重的甚至会把他们推向绝望的深渊,最后导致不理智行为的发生。例如,14岁的王玲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热情大方。在校学习时,她喜欢向班上的学习委员请教难题,来往比较密切,加上两家离得不远,上学放学常一块儿走。但是,他们之间的纯真友谊被王玲的父母认为不正常,经常暗中盯梢,并责骂她是:“不要脸,当学生就谈恋爱”。王玲有口难辨,无论如何解释也没用,一气之下说:“你们硬说我们在谈朋友,我们就偏谈给你们看看!”结果,友谊果真发展成了爱情,并私奔出走了。
“逆反心理仍虽然给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
1.思维的批判性
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剧变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书本上的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独立创造性的发展。
2.好胜心。
中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应该说是他们心理上的“突破”。当他们心理上一“突破”,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
“逆反心理”有时就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表现,独辟溪径从其它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自古以来,科学家的创见,改革家的新思路,发明家的新工艺,往往都是求异思维的结晶。
4.情绪调节
情绪急躁,沉不住气,于是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可是,你越是想压服他们,而他们越是压而不服,并且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对抗行为随之而来。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为了防止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教育者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既要尽可能避免青少年抵触情绪的产生,又要积极引导和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