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59|回复: 0

错误教育把孩子推出家门

[复制链接]

0

主题

376

回帖

486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486
发表于 2006-4-8 2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儿子又出走了”,一个朋友打来了电话。


  出走,又是离家出走。


  做教育记者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一个孩子离家出走的故事,故事的一头是一个压抑得想逃跑的孩子,另一头则是一个悲伤欲绝的母亲,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此笼罩在灾难的气氛中。


  不少专家分析,这么多孩子离家出走与当前的社会大背景有很大关系,就业压力增大、课业负担不减反增,这些都使现在的孩子承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都更大和更强的压力,再加上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而给他们带来的承受力上的天然缺陷,更加大了这种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专家是从宏观上解释问题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有人曾经说,除了杀母这样的悲剧外,离家出走应该算孩子和父母矛盾的一种最为极端的表现。


  是什么让孩子与父母产生如此大的矛盾,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想到的不是爱而是逃?去年一项针对全国19个省市的家庭关于离家出走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7.5%出走的孩子是因为与家里闹矛盾才离家的,出走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父母。


  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总会和家长有矛盾?触摸孩子的心灵怎么就这么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对记者说过,孩子的离家出走从表面上看是孩子和父母间的矛盾,但是从更深的层面上看,其实是父母在教育和抚养的方式上存在问题,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推出了家门。


  分析近来采访中遇到的案例,我发现下面几种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走。




  首先是父母过分要强的家庭。


  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朋友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哥哥和姐姐都上过名牌大学而且拥有理想、体面的工作,只有她境遇一般。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哥哥姐姐出色,因此,当儿子出生以后,她就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小对他要求极严,任何事都要求他做到最好。

  最初,儿子还能达到她的要求,但是自从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儿子不能事事做到第一了,她对儿子的要求便更加严格。面对这样严格的要求,儿子有些承受不住了。


  从去年起,儿子开始不愿意回外公外婆家,因为,只要到了外公外婆家,妈妈就会拿姨妈和舅舅的事例来教育他;再后来,儿子在学校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时非得父母亲自接,才会回家;今年年初学校期中考试前夕,儿子第一次离家出走;几天前,儿子第二次离开了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妈妈把孩子逼出家门的事例。


  在儿子出走以后,这位妈妈哭着对记者说:“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儿子好吗?”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不是为了儿子好,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她自己。


  也许这样说对这个母亲有些残忍,但是,很多过于要强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根本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给孩子设计的成长计划其实是自己梦想实现的途径,孩子取得的成绩是他们在别人面前的面子。这样的教育过程就像是一出木偶剧,父母是操纵绳子的演员,孩子成了没有任何自主性的木偶。


  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父母对自己的不满,而不是爱。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自信心不足将是阻碍孩子发展的更大问题。




  其次是先放纵后紧抓的家庭。


  李红算是一个含辛茹苦的母亲,刚生下女儿丈夫就调到外地去了。李红不仅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还要承担起教育女儿的重任。但是当时才25岁的她根本没有能力同时承担这两种责任,于是对女儿非常放任,她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称为“粗放式管理”,女儿虽然学习一般,但和她的关系极为融洽。


  女儿上中学后,家里的和谐被打破了。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女儿虽然聪明却成了班里学习最差的孩子。


  这下李红可急了。


  她禁止了女儿所有的娱乐活动,为女儿的各门功课都请了家教,每个月光是花在家教上的钱就有四五千元。


  自由惯了的女儿简直无法适应妈妈的这种变化。最初还对妈妈大发雷霆,后来发现发火并不能改变妈妈的做法,便开始消极抵抗;再后来,女儿不再和李红说话,经常跑到同学家过夜。


  最近李红感到害怕了,因为女儿住同学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她隐隐感到,曾经和自己的关系很好的女儿,很有可能走上离家出走的道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很年轻就当了父母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心智不太成熟,他们最初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很合理,当不太如人意的后果出现时,他们又很快改变了方式,甚至是180度的调整。面对家长前松后紧的变化,孩子很难适应,当孩子无法忍受时很有可能采取极端的逃避手段。




  再有是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庭。


  离家出走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城市里,或者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孩子通常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虚荣心极强,二是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差。


  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从来都一一满足,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但其实,一直在家长的夸奖和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很难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总把别人的看法当自己做事情的评价指标,因此,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尽快得到别人的表扬,但是随着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学校,不再有那么多的人经常夸奖他了,他们极易产生挫折感,又由于在家里很少经历挫折,这些孩子对挫折比其他孩子更加敏感。


  因此,很多这样家庭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经常会采取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离家出走成了他们释放自己压力的最直接的方式。


  其实,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很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会怎么去爱孩子,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试验品,当成了自己理想的实现者。




  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9 03: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