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1|回复: 0

亲子如何说爱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4-11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子如何说爱
   
      
  文:张晓卉


朋友能够选择,伴侣可以寻觅;父母和子女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带,却是自然赐与,是一辈子的牵绊与依恋。

心理学大师佛洛依德就强调,“个体与母亲的依附关系,将成为他未来一生中亲密关系的典范。”

许多研究已证实,太早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分离,甚至会斫丧生命。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社会行为模式


法国导演楚浮根据真实案例所拍的《野孩子》,那位被遗弃在森林,由狼妈妈豢养的小孩,偶然被“好心”的学者专家发现,将他带回人群,接受社会规范的洗礼和教化,当他还来不及变成一个文明人时,就因不适应而死。

进步的文化终究抵不过孩子和野兽父母之间的依附与连带。亲子间依附关系不但影响孩子的社会行为模式,也攸关他成人以后的健康状况。


与父母关系影响中年健康情况


一项以哈佛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追踪研究指出,在大学时期描述父母的正负面形容词,是预测中年健康情况的有效指标。

在排除各种可能影响的指标(譬如遗传、吸烟、婚姻状况等)后,那些认为父母是冷漠,且用负面评语形容父母的人,有95%被诊断出已罹患冠状动脉、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酗酒等疾病。

而认为父母亲很爱他、用正面字眼形容父母的人,只有29%被诊断出这些疾病。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亲子关系不良的医学院学生,后来比较容易罹患癌症。两个研究都指陈出一个事实:少年时期与双亲的亲密关系,依然可以影响到35~50年后的身体健康。

日后亲密关系的基础


安全的依附关系是孩子日后亲密关系的基础,而这种依恋与亲密无法一蹴可及,是来自寻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沟通互动。

从安全感建立 信任关系从出生就给孩子一个稳定、温暖、友善的环境,以及做一个能感受和恰当回应需求、配合孩子步调,接纳和鼓励孩子的照顾者。

孩子有安全感,就能建立起心理学家爱力克森所提,对自己和照顾者的信任,进而陆续发展出对身边其他重要人物的依附关系,愿意探索外在环境,追求成长。


信任自己孩子


广告界名人孙大伟就很感谢母亲给他的信任和接纳。孙大伟从小好玩,功课不好。曾在罗东某公立高中寄读,老师在成绩单给他下了个“该生素质太差”的评语。

可是母亲跟他的哥哥们说,不要去骂他、笑他,他只是还没开窍而已。

影响所及,孙大伟也信任自己孩子,“他们和我一样好玩,但本质都很善良、悲悯。”他要孩子多去尝试,不管怎样,家里有最爱他的爸爸妈妈。

亲密关系需要了解与尊重心理学家佛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提及,爱的基本条件是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


没有尊重与了解,爱成为操控与压制


父母若仅是把孩子视为照顾与责任,期望他照父母设定的目标走,或成就父母未竟的理想,而没有尊重与了解,爱就容易成为操控与压制而变质。


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澳洲电影《钢琴师》就是一例。从纳粹集中营幸存的父亲,将全部心力投注于具有音乐天分的儿子身上,期许他能圆满自己的梦想。那种禁锢窒息的爱,令人喘不过气来,造成男主角精神崩溃的遗憾。


怎样了解孩子,《作温暖的父母》作者卢桂樱认为,需要了解孩子个别特性,以及发展阶段的特征,譬如青春期会有身心理状况,用欣赏的心情去看他的举动,用同理心感受孩子的行为,在孩子需要时给他指引和方向。


首先要给孩子自尊


尊重孩子,首先就是要给孩子自尊。父母如果真的尊重孩子,就会给孩子信心,让他相信自己是有用且重要的。例如不会当众羞辱孩子,而会用单独相处时候和他沟通。


其次,重视孩子的存在,认真对待他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一切。诸如生命权(因此不会随意体罚他,也不会跟孩子说,我能生你,就能毁你)、隐私权(因此不会去搜看孩子信件日记),以及所有权(因此不会任意丢弃他心爱的物件)。


第三是如实的了解和接受孩子,让他按自己的特性去发展(因此不会要求他要跟那个优秀的手足比较)。


父母的亲情可试着加入友情


唯有既能了解孩子于先,又能尊重他的意愿于后,才能有优质的亲情之爱。练习作孩子的朋友父母亲不妨试着想想,对朋友和对孩子态度上有何差异。


一般人对朋友会比较客气,平常心,不会做很多要求;但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常要求孩子要照父母希望去做,态度也比较直接武断,要求没有做到就责怪惩罚。

但人们对于朋友诚恳的分析和建议,比较听得进去,做决定时会考虑朋友的意见。


因此,父母在亲情中可以试着加入友情的成分,倾听孩子的心声,感知他的困惑,不马上加入价值判断。

当他开口需要帮助时给他意见或支援,能作孩子的朋友,是件幸福的事情。将来孩子甚至能将他所知所学回馈给父母,给父母资源和协助。


资深音乐工作者陶晓清与她从事文字工作的儿子马世芳,就是对最像朋友的母子。


以信任的态度面对孩子的选择


马世芳很感谢父母提供他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环境。小时候陪他唱歌游戏,长大后听他说话,也给他意见。

马世芳在高二编校刊时,曾因公假请太多,老师担心他的课业而请陶晓清到学校,他向母亲承诺,在高二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保证以台大为目标,高三开始全力拚课业。

母亲陶晓清以信任的态度面对孩子的选择,马世芳也的确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陶晓清坦言,几年前面临更年期和工作低潮双重压力,自信心变得很小,有时会在餐桌上谈到自己的困扰和无助。两个儿子就对当局者迷的妈妈,进行剖析和建言。

“我和弟弟就像心理谘商师和企管顾问一样,”马世芳看着一旁点头的妈妈微笑地说。陶晓清也珍惜与信赖儿子在她需要时给他支持和意见。


发展心理学家布列瑟顿指出,亲子间依附关系的影响力是纵贯一生的历程。

安全的依附关系可以促进开放沟通的能力,让人用建设性的方式思考关系,这能力也会反过来促进关系的稳定安全。

而安全的依附关系于从孩子割断脐带便须开始,信任、了解、尊重是建立相互依赖,培养亲密关系的法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9 15: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