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小孩为何要别人的玩具?
婴幼儿对于“物权”观念还未建立前,常会因为喜欢别人的玩具,顺手带回家或争执的状况时常可见;此时,父母应适时的教导孩子,爱惜别人的玩具,以及学习与同伴相处、分享玩具等美德;若未及时纠正,日后易养成孩子侵略性、霸道等偏差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互抢玩具的戏码一再重复上演,烦躁无奈的父母除了怒斥、责骂外,总是束手无撤,不明就理为何孩子有自己的玩具,仍然要去抢别人的玩具。如何教导孩子玩玩具、尊重同伴,进而彼此分享所拥有,是为人父母必修课题。
影响日后行为习惯
两岁半前的婴幼儿,几乎只以自己的需要来看世界,因此玩具为此年龄孩子的安全感依附,最常见的是孩子出门或在家时,手上会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布偶;而两岁半以后,游戏的层次开始发展,玩玩具的行为也开始扩充到注意他人,从观察他人玩玩具,到常带玩具去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若对方不借,则想办法玩到或与他人起争执,对自己的玩具则不会珍惜,总觉得别人的玩具较好玩,而吵着父母也要买跟其他小朋友的一样,造成父母不少困扰,此行为的年龄发展界线,甚至到上小学时都还可能出现,因此如何在学龄前正视此问题,探究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教导孩子玩玩具
要减少孩子不爱自己的玩具,而总是要别人的,正确引导或教导孩子玩玩具很重要。
(一)动动脑筋变花样∶
旧物新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换个方式来玩旧有的玩具,慢慢地引导孩子。这样一来,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发挥他的想像力,更可培养惜物爱物的好习惯。
(二)自己动手乐趣多∶
除了购买现成的玩具,父母可以尽量协助孩子自己动手做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而父母多陪孩子一起制作,与孩子同乐增进亲子关系。
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利用,例如∶洗发精空瓶可以玩水枪;铁罐可以做高跷;线轴可以做汽车;纸盒可以设计成各种玩物;或是用塑胶泥、面团捏成各种玩偶等。这些自己创作出来的玩具,对孩子来说,比起那些很昂贵,而不能乱动、乱摸的汽车、娃娃,就要有趣得多了。
(三)玩具俱乐部的成立:
可带孩子参与玩具分享活动、跳蚤市场或玩具维修站等,让孩子藉由玩具的交流而更珍惜且了解玩具之价值。
(四)影片欣赏?玩具总动员:
为了让孩子更珍惜玩具,可陪同孩子一起欣赏“玩具总动员”,让孩子藉由玩具的心声,以同理心的态度去面对玩具,并珍惜爱护自己的玩具。
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时,父母想改变或强迫孩子能做分享之前,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对所有物的感觉。通常父母会觉得有权决定孩子的一切,但是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立场,这个玩具是孩子的,他有权利决定要不要借给别人玩,而别人也有权利要不要借他玩。适当的坚持是很重要的,当您下决心要改善孩子的玩具行为时,父母双方的配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坚持度无法持久或父母双方意见、做法不同,也会影响辅导的成效。
假使游戏是小孩的工作,那么玩具就是孩子的工具。如果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小孩的游戏是不真实的,那么孩子的玩具在成人的现实生活中就是多余的东西,因此,请珍惜且尊重孩子的选择与玩法,不要抹煞孩子抒发情绪与建构的管道,这是奠定人格取向的重要指标喔!
如果孩子喜欢别人的玩具,那么,向对方借也无妨,父母还可以藉这个机会,教导孩子对同伴应有的礼貌与尊重,知道爱惜别人的玩具和守信用的美德等。或者可以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藉此看看别的孩子如何玩自己的玩具,也可以达到互相观摩学习,同时,孩子也有更多的玩具可以玩。再者,平日不妨多邀请孩子的玩伴来家中,几个孩子在一起,脑力激荡后玩法就会翻新,对玩具就不容易厌腻,而且能使孩子学习与同伴相处和分享玩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