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FONT><FONT size=4><IMG src="http://www.shm.com.cn/images/2004-08/22/xin_460801221119052186108.jpg" align=top border=0></FONT><BR></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U>张连文</U> ,194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60年进入北京一所艺术院校表演预科学习。两年后,他被肄业处理,提前离开了艺术学府的大门。处在逆境中的他没有眷恋温暖 的 家庭 和 首都 北京的优越环境,而是来到山西省榆次县,在晋中文工团当了一名演员。他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话剧 “千万不要忘记”里七十岁的丁爷爷,他的艺术 生涯 就这样开始了。 1973年导演林农为拍《艳阳天(1973)》请他扮演萧长春,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 ,在导演的 热情 鼓励下,他以朴实,细腻的表演风格使萧长春站立在银幕上,《艳阳天(1973)》的拍摄,成为他艺术生活的又一个新起点。在拍摄影片《创业》时,江青说我给你改个名,去掉连,就叫张文吧,这样简单。<BR></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IMG src="http://jsaxcn.dns0755.net/upload/forum/200576215113.jpg" border=0>0</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李树楠:河北省承德话剧团著名演员,因扮演<青松岭>>中坏分子钱广而闻名。在1974年重拍<<青松岭>>电影时,曾被江青改名为李广文。</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当年,有了电影《青松岭》后,人们就牢牢记住了那个戴着耷拉沿帽子赶大车的钱广。1992夏初在北京平谷县拍电视剧《一村之长》时,赵本山见到演钱广的承德话剧团老演员李树楠很是亲切,而先前他们未曾谋面。本山一句话道破其中奥秘,说他演小品中的帽子,就是从钱广那学来的。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顶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帽子,曾经给钱广的原型带来许多烦恼甚至灾难。钱广是被认定有原型的,其人名叫张惠,兴隆县一农民。……</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754px"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61128/Img246661571.JPG" border=0></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因其出身剝削阶级家庭,有承宗传代之嫌,文革后期被江青改为“殷诚忠”,以示诚实忠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殷承宗的知名度超过了现在的郎朗和李云迪。1963年,殷承宗的钢琴伴唱《红灯记》被当作中国共产党成立42周年的献礼曲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报道,殷承宗一时红遍全国。他的名字和照片从此常见报端,甚至印在脸盆上、日记本的插页中。 <BR><BR> 可那时的辉煌和在文革之后被审查甚至被隔离的日子形成巨大反差。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殷承宗随即被作为“四人帮在中央乐团的代表”“江青的红人”,受到长达四年的政治审查。其中有十个多月的时间,不能回家,也不能上台演出。在没有钢琴没有舞台没有观众的约四年的时间里,殷承宗写了大量的交代材料。 <BR><BR> 2000年,殷承宗在自己从艺50周年的演奏会上,演奏了被公认难度最高的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殷说选这支曲是因为,“这部高难度的作品,一方面能够体现我的演奏技巧,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我起起落落的人生。” <BR></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IMG src="http://image.yfgp.com/0003/0003933/y00064726_m.jpg" border=0></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已经有原名的中国京剧院钱浩梁,被江青借口钱有铜臭味,亲自将其改名为“浩亮”,配合刘长瑜的原班搭档,伴随着激扬的钢琴声,进行着另外一种风格的京剧演唱。</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文革中浩亮曾高升国务院文化组领导,不过凭心而论,与于会泳、刘庆棠相比,浩亮在歧路上走得还不算远。有时,他也办一些好事。在中国京剧院排演《红色娘子军》的时候,连长的角色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这时江青忽然出来发话,要云南京剧院的著名演员关肃霜调来演连长。当有人提出关的爱人有历史问题不能进“样板团”的时候,江青不经意地说:“让她跟爱人离婚不就行了嘛!”关肃霜接到调令,不愿意来,但又不敢不来,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北京。浩亮当时已成为京剧院党委副书记了,他小时候曾与关肃霜一起练过功,有些兄妹之情。他得知这件事后,在江青面前为她说话。江青无奈,只好又让关肃霜回云南去了。</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1975年9月,李少春病重。浩亮得知后,就赶忙去医院看望。在老师的病床前,他看着李少春曾经英武潇洒、神采飞扬的脸,如今已被折磨得削瘦不堪了,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李少春对他好,虽未正式拜师,但李少春一直就把他当徒弟来看,把浑身的本领都悉心传给了他。遥想以前,浩亮有些不能自已。自己在这几年保护过老师吗?别说保护,就是连“老师”也称呼得少了,自己这么多年了,变化多么大呵!这是为什么呢?</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终于,那场梦结束了。浩亮被隔离审查。鉴于他罪责较轻,民愤较小,他只被定为犯有严重政治错误,免予起诉。</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IMG src="http://www.filmsea.com.cn/dbphoto/pphoto/lrt.jpg" border=0></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我叫李仁堂。”</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这个名字不好,你是哪儿人啊?”江青接着问道。</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山东。”</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齐鲁之乡啊。”</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李仁堂知道江青喜欢为人改名,就说:“首长给起个名吧。”</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就叫李齐吧。”江青张口就来。之后还与李握了下手。接着,江青又叫演员慰问火车司机。于是,有人拉胡琴,有人唱歌。从此李齐就是李仁堂。</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 李仁堂,中国话剧、电影演员。1930年生于吉林抚松,原籍山东诸城。早年在北京读书。1949年毕业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后参加热河省委文工团(后改名河北省话剧二团,承德地区话剧团)。1949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在其后三十年的话剧舞台生涯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人物形象,如《战斗里成长》中的赵铁柱、《李闯王》中的闯王、《胆剑篇》中的勾践、《雷雨》中的周朴园、《以革命的名义》中的列宁、《红色风暴》中的施洋、《红岩》中的许云峰、《青松岭》中的张万山等。</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1965年,话剧《青松岭》被改编拍摄成电影,李仁堂在其中成功扮演了张万山的角色,1974年演出影片《创业》而引起影坛注目。并开始接触电影。 1980年,李仁堂被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离休前,他共参加了近二十部影片的拍摄,并在《创业》、《元帅之死》、《泪痕》、《子夜》、《田野又是青纱帐》、《焦裕禄》、《市长与市民》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他在1995年因在电影《被告山杠爷》中扮演山杠爷而荣获电影“百花”、“金鸡”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后又在当年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上获“黄鹤”杯最佳男演员;同年又获“中华影星”表演成就奖等。李仁堂生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 2002年在山东逝世,终年73岁。</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我当时只有20岁,像李树楠改名李广文全凭记忆。前曰到音像店试图从盘上证实,不料四人帮一抓江青一倒,人家的名子又都改回去了。</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作者:秦全耀</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