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67|回复: 0

戏剧化个案分析:博士不会炒鸡蛋,说明什么?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6-5-6 10: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一条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说的是一位母亲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北京,为的是给在京读博士的儿子洗衣服。而据这位母亲介绍,今年已经30岁的儿子,至今连鸡蛋都不会炒。

  博士不会炒鸡蛋,这当然只是戏剧化的个案,但它却像一个置放在阳光底下的多棱镜,明晃晃地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

  如今,在所有劳动者一起分享节日喜悦的背景下,在劳动的赞歌一遍遍被唱响时,这一表现出最朴素劳动形式缺失的个案,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发呢?

  大包大揽的爱,往往是伤害

  章远久(公务员)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的抱怨。刚考上大学的儿子从学校给她打来电话,问她怎么洗衣服。她当时正在忙,只说了一句,“在衣服上洒些洗衣粉,再用水洗”。因为儿子在家时从没洗过衣服,第二天母亲不放心,打电话问儿子衣服洗得怎么样,儿子说衣服洗好了,但不能穿,因为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洗衣粉的痕迹。母亲问,各个部分都揉搓到了吗?用清水洗了几遍?儿子委屈地说,你又没说要揉搓,还要用清水再洗!

  这些年,类似的新闻并不罕见,比如“大学生不会洗衣服母亲飞机送馄饨”,“‘大一’女生不会洗衣服母亲无奈当‘保姆’”,等等。读过之后,常常唏嘘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可怜归可怜,这些母亲也够可悲的,因为她们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想想吧,今天孩子在身边,可以全方位地照顾他。明天孩子到异地读大学,也可以偶尔极端地花一个月的工资打个“飞的”去送碗馄饨。但是如果毕业后他又要出国留学呢,难道还要越洋去陪读?如果自己身体不好了呢,难道还要像笑话里讲的那样,烙个大饼,套在孩子的脖子上?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亲并不在少数。看着妈妈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忙得一头汗,孩子想帮上一把,听到的却是没有余地的拒绝,“快去看你的书吧,这儿没你的事”,“把书读好,比什么都强”,“这不是你干的活”!这些母亲们并不明白,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呵护与拒绝中,孩子们错过了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机会,而这也无形中为他们日后的独立生活设置了障碍。

  母爱无疑是伟大的,但大包大揽的爱,往往就变成伤害了。

  别做“废品”,更别做“危险品”

  赵捷(IT业从业人员)

  博士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神童魏永康,他才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可惜因为在大学里生活无法自理,去年收到了“肄业通知书”,被要求退学。

  这位魏同学相当聪明,2岁识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上大学,可怎么到了中科院就被退学了呢?当然不是他智商不够高,而是因为他在某些方面能力太“低”了。这位“小神童”读高三时还要妈妈喂饭,到中科大独自求学后,连天冷了要加件衣服都要导师提醒,考试时间更改了他也不知道,学校也是万般无奈才劝他回家再“修炼”两年。

  回家以后,小魏一开始闹情绪,后来聪明的他很快就想明白了,不光学会了生活自理,还主动照料起因病瘫痪的爸爸,补上了做人最基础的科目。

  如果说小魏17岁不会照顾自己,父母有责任;那位博士30岁还要六旬老母亲轰轰烈烈、不计成本、千里迢迢地来北京为自己炒个鸡蛋、洗两件衣裳,恐怕就不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家教方式可以替他开脱的了。

  记得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里面有一段著名的对白: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道德品质不好是“危险品”。小魏不懂怎么照料自己,我们能理解成无法合理管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足以威胁到身体健康,曾经算是缺乏生存能力的“废品”。不会炒鸡蛋的博士先生呢?他的学习能力也不至于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做饭、洗衣吧?而立之年,为了点家务活如此操劳老母,这算不算道德品质有瑕疵的“危险品”呢?

  我们赞美知识,仰慕博学之士,但我们衷心地希望,这些智慧的头脑别做“废品”,更别做“危险品”。

  不能忽视生活意义的教育

  黎佳(讲师)

  煮面条、炒鸡蛋,都不是像走钢丝般高难度的事情,同样也不如寒窗苦读十几载戴上博士帽那么有知识含量。所以,炒鸡蛋、做家务,对于这位博士而言,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学得会的。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在这位博士的脑中,根本就没把会不会炒鸡蛋当成一回事。

  博士不会炒鸡蛋的事例,实际上反映出在现代教育中人们对于生活意义教育的忽视,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完善。我们的教育往往更加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尽管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拥有大量知识和先进技能的人才,这一教育倾向也的确有助于培养这种人才,并直接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但是,在其背后也存在着不小的隐忧,那就是,容易培育出高智商、低能力的不完善的“人才”,形成一种有偏颇的社会结构。

  其实,不管是具有高学历的人,还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从中体味生活本真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需要有更多“健全”的社会成员。

  现在,不少人在繁忙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做一些“家事”,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或许,这就是重新认识生活意义的开始。

  畸形竞争带来的“营养不良”

  张志达(退休教师)

  我们的孩子,几乎是从还在妈妈肚子里孕育时起就进入了激烈的竞争状态。

  很多母亲,即使本身没有什么音乐细胞,怀孕后也会一遍又一遍地听音乐对胎儿进行胎教;孩子一出生,又马上有0-2岁宝宝学习计划等着他;紧接着就是挑幼儿园;挤进好小学;拼重点中学;搏名牌大学;然后又争着考研究生、读博士……

  而他们不自觉地卷入的这些竞争,几乎都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学习成绩往往也成了人们衡量“好学生”和“差生”的标准,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他们走出校门后的就业竞争。

  生活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博士也好,硕士也罢,哪里还有闲暇顾及炒鸡蛋之类的日常生活琐事?更何况,时下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心呵护,百倍关爱。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其他一律不用操心,保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正由于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对成材认知的误读,许多孩子在家从来没有摸过扫帚,碰过抹布,也不清楚炒菜应该先放油还是先放菜,甚至连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而一旦远离父母独立生存,这种能力上的“营养不良”便暴露无遗。

  而经过数次激烈“竞争”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很有可能是一株不堪一击的温室花朵。

  这位博士太懒

  夏尚(自由职业者)

  据我所知,大部分博士是会炒鸡蛋的。不仅会技术含量低的普通炒鸡蛋,还会相对高难度的西红柿炒鸡蛋。

  很多人认为,30岁的博士不会炒蛋,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是父母的盲目溺爱和片面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很多孩子只知道“一心只读圣贤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同时这也是严重的公共教育体制问题,是高考指挥棒大棒一挥,让博士们“远庖厨”了。

  其实我倒觉得,除了这些有认识高度的复杂原因外,还有个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这位博士老兄太懒。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他不是学不会炒鸡蛋,你想啊,那么难考的博士考试都通过了,还能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鸡蛋?其次,我们也不能断言他的动手能力差,我有一些硕士、博士朋友,从小学读书到现在,没炒过鸡蛋,没洗过衣服,可实验做得倍儿棒的大有人在。所以,懒是他的一个问题。

  话又说回来,聪明的人往往都有“四体不勤”的慵懒特性,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我们的主人公这么“幸运”,有一位呵护备至的“好”母亲,可以千里迢迢跑到学校来照顾他。

  不过,可别忘了,母亲可以照顾他一时,但照顾不了他一世啊。

  素质教育,别成“遗失的美好”

  王宽(外企职员)

  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但事实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社会、学校、父母就把培养的重心放在了学习成绩上,这也势必把做家务、提高动手能力这个环节理所当然地放在了次要再次要的位置,久而久之,就连一席之地都没有了。

  提倡“德、智、体、美、劳”,倡导素质教育,都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更看重的还是智育,说到底抓的也还是应试教育。

  很多父母自认为谙熟现行的教育体制,奉行“成绩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帮忙代办。于是,孩子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视线被遮挡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时代、世界,乃至家庭生活中的诸多风景,也就这样被匆匆错过了。

  当按照家长们的理想,“生产”出了一个又一个数理化呱呱叫,但道德指数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的“人才”后,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就只能变成“遗失的美好”。

  “以人为本”,这是常被挂在嘴边的话,在教育体制中,如果社会、家庭都做到这四个字,真切考虑未来社会全方位人才的需要,当然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老母不远千里为博士儿子洗衣做饭的怪事了。

  一个夸张的假设

  祖伟(硕士在读)

  一年前,我和这位博士老兄一样,也不会炒鸡蛋。

  当然,不能全怪我,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没有掌勺的机会。读大学前,衣食住行每天都由父母安排,一点都不用我操心;上大学后住校,饿了去食堂,不干净的衣服有洗衣房可代劳。

  后来谈了女朋友,她对我的要求比我妈对我的要求还高,让我必须学会烧一手好菜。于是,在她的“威逼利诱”下,我边学边琢磨边操作,终于成功地学会了以炒鸡蛋为代表的一系列家常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做的番茄炒蛋比我妈做的还要好吃,而做菜的过程,也让我体验了从来没感受过的家务劳动的快乐。

  以我的切身经历来看,这位博士的问题是,他长久以来一度错过了学习家务劳动的机会,或是根本就没想过去尝试。这也难怪,与备受推崇的脑力劳动相比,家务劳动显得过于“平庸”了。虽说劳动着是美丽的,但每日打扫庭院,面对柴米油盐的瓶瓶罐罐,时间长了,审美疲劳了,也就丧失了尝试做家务的兴趣。

  但话又说回来,除了享受劳动的乐趣,是不是就没什么理由一定要人们学会煮饭烧菜、缝补打扫了呢?我听过这样的观点,说博士不会炒鸡蛋,没什么大不了,因为社会分工这么细致,大大小小的商店、饭店红红火火地开着,洗衣房、缝纫铺、修补作坊,一应俱全,一切家务活都可以由别人代劳。

  真是这样吗?还是做个有点夸张的假设吧:某夜,一个人饿得胃疼,跑进厨房,粒米皆无。欲买,商店早已打烊。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打开冰箱,发现只有两个鸡蛋躺在里面。惊喜,随即失望,因为他还不知道怎么让它们由生变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2 14: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