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0|回复: 0

北大教授澄清孔子不如章子怡说:媒体暴力,我是弱者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8
发表于 2006-5-13 0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媒体断章取义,我像弱者”
北大教授博客澄清“孔子不如章子怡”说


  前昨天两天,四川成都某都市报以大篇幅刊出文章,称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万本孔子不如一个章子怡,引起国人激愤。

昨天下午,张颐武说,自己从未贬低孔子,是媒体断章取义。当天凌晨,人在杭州的他特意到网吧,在博客上以“闹剧一场”回应这次无妄之灾。

  “孔子不如章子怡”引起共愤

  前昨天两天,四川成都一份都市报以“北大教授说,孔子不如章子怡”为题刊出报道,文中引用张颐武的两句话,一是“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另一句是:“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在报道的采编手记中,记者特意用“北大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抛出的新锐观点”,形容上述说法。报纸刊出后,引起轩然大波。一位网友甚至以“太受伤了!请你们一定要为真正的中国文化说句公道话!”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继而,媒体采访孔子后裔、其他文化学者,进一步批驳上述论点。

  “和媒体比,我像个弱者”

  “和媒体比,我像一个弱者。我说的话,它们只登对自己报道有利的内容,完全是断章取义。”昨天中午,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他的语气中,有着一股悲愤。他说,这两天,自己在杭州考察文化产业,没想到遇到一场无妄之灾,“其实,成都这份报纸引用的部分内容,是我在今年3月份,接受广州一份杂志时所说。全文是说,孔子代表着我们国家一种传统、高端的文化,须借助章子怡、姚明等大众文化代表来更好地传播。”

  他说,稿子刊出至今,一直没有争议。没想到,成都这份报纸记者打电话采访,自己也澄清,从未说过上述论点,“结果,稿件刊出后,澄清的话变成所谓‘辩解’。报道所谓‘引用教授原文’,还多出一段我从未说过的话。”

  由于论点太激进,张颐武出差至今手机一直没停过,也逼得这位教授不得不在昨夜今晨,在杭州一个声音嘈杂的网吧,以博客形式做出回应。“我是一位研究文化的学者,这次事件令我印象深刻,和媒体一味断章取义相比,一位北大教授简直像一个弱者。”张颐武说。

  [博客澄清]“孔子不如章子怡”是闹剧一场

  今天许多媒体打电话采访,说四川某报(记者隐去名字)发表题为《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文章,说我认为“孔子不如章子怡”。我从未说过“孔子不如章子怡”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这样的看法和判断,任何有理智和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作这样明显荒谬的价值判断。这篇报道的说法是对事实的扭曲,是不负责任的,其中多处将我从未说过的话指认为我的意见。这样误导读者实在有违新闻工作的起码的准则。这样引发的任何讨论都非常可笑和没有价值。我理解新闻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艰难,但还是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准则和事实有最起码的尊重。现在产生的种种议论其实是闹剧一场。捏造他人根本不存在的看法,然后加以批判其实非常可笑和无聊。我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面对当下的文化现实,我们如何更好地向世界推展我们的文化。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文化通过大众文化被世界了解。我接受广东一份杂志(记者隐去名字)采访的文字具在,我觉得有理智和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认为我在说“孔子不如章子怡”。事实胜过无聊的口水。我正在出差,只能这样简短地回应这场闹剧。希望大家回归理智和常识。

  [采访手记]拒绝“媒体暴力”

  一位北大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何把我国的高端、传统文化更好介绍出去,用一种浅显、公众的方式挺好,比如请章子怡和姚明推广。事情就这么简单。但经媒体炒作,最后这位教授的说法成了:孔子不如章子怡。这位教授备受争议,甚至被网友要求,向国人道歉。问题出在哪里?了解整个采访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个别媒体看到这个比方,一个所谓“噱头”,断章取义;接着找来各方专家评述,更把当事人的澄清作“技术处理”,即留下有利于自己报道的内容,其他一概不用。最后结果是,媒体成功“引导”公众,群情激愤。整个采编过程,充满了粗暴、武断的痕迹。难怪这位教授会一声叹息,媒体面前,自己是个真正的弱者。由上看出,我们必须警惕、拒绝上述“媒体暴力”,因为后者不仅会遮盖、颠倒新闻真相,甚至会毁掉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7 22: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