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鸭语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爸爸挠挠头说:“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
看头知尾
“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 “何止一目10行,有的小说和剧本,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
稿酬不同
“编辑,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 “诗歌是按行付稿酬,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
也有不吃的
某作家与朋友对话。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 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有什么不吃的?” 作家:“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
留到夏天
编辑:“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 作者:“没关系,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
看过了
作者:“编辑同志,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您是否看过了?” 编辑:“看过了,不过,您应当把它寄到《读者文摘》编辑部去。”
妙 法
甲:“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真没有办法。” 乙:“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 甲:“对!” 乙:“那好,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再写稿的时候,千万别署地址。”
问 诗
“您对诗很有研究?” “只是精通罢了。” “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什么讲?” “就是君子喜欢踢球。” “那么‘窈窕淑女’呢?” “他们球艺不好,一踢球尽输给女的。”
一格一字
一青年缠着某作家,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作家回答说:“请用方格稿纸,一格一 字。”
批评家与作家
批评家:“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难道你不知道‘第一个把女人比 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三个是庸才’这一句名言吗?” 作家:“是的,您说得对,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
三岁识字
女作家:“我真惊极了!好好写成的稿子,被3岁的孩子撕破了。” 友人:“唷!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
决不再版
不流行的作家:“我出的书,每第1版,必定自己留一册。” 客:“第2版就不希奇了。”
留下伏笔
“你写的那个剧本漏洞太多了。” “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 “哦?”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伏笔,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
出人意料
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 “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人意外!它正好是在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的。”
悬念艺术
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末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牛。 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却笔锋一转: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装,她生了一个男 孩,小名叫牛牛。
对待奖金和纪律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 甲: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 乙:这个嘛爽直一点说吧,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劳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 主义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