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57|回复: 0

【风云人物】抬棺进谏的乐运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5

回帖

289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89
发表于 2006-5-28 1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成功,便成仁!”是一种壮烈的胸怀!勇敢的乐运毅然“抬棺进谏”,虽然差一点丧命,但终究把皇帝点醒了。
乐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谏官”;而谏官必须要自己行得正,说的谏言才能令人信服,所以他从小就养成高尚的操守,对母亲和寡嫂十分恭谨,因此得了“孝悌仁义”的赞誉,当时有一个叫王澄的官员,很欣赏他的品性,而写了一篇“孝义传”传世。

正直刚强的乐运,同时也受到了王公唐瑾的赏识,推荐他担任露门学士的官,前后他向周武帝进谏了多次,有几次,都当面惹脑了武帝,幸好最后武帝都接纳了他的意见,特别准许他自由出入皇宫;国家的政事,政策适当与否,都请他随时提出意见。

有一次武帝到同州巡查,那乐运也一同随行,一到同州,武帝就问他:“你来的时后,有没有看到太子?”乐运答:“有的”。武帝又说:“你看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乐运又答:“中等人”。这时太子等许多人都在场,武帝听了到“中等人”时,转身看了太子一眼,说:“百官都称赞太子天资聪慧,才智过人,只有乐运说他是中等人。”

这时大家都替乐运在捏冷汗,武帝接着说:“乐运没有拍朕和太子的马屁,表示他忠心正直,不谄媚逢迎。”武帝又问:“乐运,你倒说说看中等人是怎样的人?”

乐运回答:“班固曾经说过,春秋的齐桓公是中等人,因为有管仲这位贤能辅佐他,才能成为五霸之一”;但是换成了无才无德的竖貂辅佐他,齐国就大乱了。换句话说,中等人可以成为明主,也可以能变成昏君。”

武帝说:“朕明白了,朕会记取这历史的教训,选择有才有德的人来教育太子。”经过这番理性而真诚的对谈,武帝更加欣赏乐运,因而提拔他为“京兆郡丞”。

话说太子宇文宪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太子继位皇帝以后,不管乐运多么认真的上奏,宣帝都不予采纳,甚至还放着国家大事不管,贪图个人享乐,以致乐运不得不采取“死谏”的终极手段,于是就带着破斧沉舟的心情,抬了一口棺材来到宣帝面前,当众指出宣帝的八大罪状:

一、皇上无论大小事都一人独裁,不和大臣们讨论,也不接受大臣们的谏言。像尧、舜那样圣明的君王,尚且需要臣子辅佐,皇上还不到圣明的境界,怎么可以专断独行呢?
二、皇上一即位,就广召天下美女进宫,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却招来全国百姓的怨怒,应该吗?
三、皇上一进后宫,就好几天不出来上朝,文武百官必透过宦官传述要事,这是亡国的征兆啊!
四、政令说改就改,让全国百姓无所适从。
五、先皇武帝提倡简朴的生活,希望国祚绵长;先皇驾崩还不到一年,皇上就奢侈起来,真是不孝、不敬。
六、为了迎合皇上声色喜好,就随便征召人民百姓服役,要他们进宫表演,不但百姓无以为生,对国家更是没益处。
七、皇上规定臣子的召书如有写错子字,一律要治罪,这实在不该。臣子上书给皇上是忠君体国的表现,应该给予鼓励才是,怎么可以在“错别字”上作文章?这样一来,臣子怕受到处罚而不敢上书,对国家是一大损失啊!
八、皇上如果不依循“善”的境界做事,不实施德政,那么恐怕周朝很快就要灭亡了。

当他严厉的指责完宣帝过错后,宣帝脸色丕变,立刻下令:要把乐运拖出去斩了。这时内史元嵩出来打圆场说:“乐运心里明白对您说出这些谏言会被处死,所以他连棺材都自己抬来,其实,他这样不顾自己的生命,无非是想要得到后人的传颂赞扬,皇上如果此刻斩了他,岂不是正好成全了他吗?”宣帝想了想,说:“对呀!朕怎么没想到这点呢?于是,随即又下令免去乐运的死罪。”

第二天,宣帝宣乐运觐见,有感而发说:“昨夜朕反覆的想,深觉得你实在是个忠臣。以前先帝作风开明,你就常常进谏;现在朕是个昏君,你却依然勇敢进谏,真是不容易。”

在隋朝开皇五年,乐运转任毛州高唐县令,再也没有受到重用,因此他把夏、商进谏的事迹,整理一部著作叫《谏苑》,呈现给隋文帝。乐运刚直而大无畏的精神,受到后人深深崇敬,而其“抬棺进谏”的故事,也世代传诵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0 04: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