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14|回复: 0

教孩子学中文:一些观点和一些技巧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5-29 1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专门研究语言、语言运用以及双语和双重文化的发展关系的。很长时间来,关于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问题在我生活中一直是抽象的、理论的,或者是在教学中、在培训语言教师的课上才讨论的话题。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和无数第一代移民一样,我和我的丈夫殷切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用中文作为思维、理解、表达的手段之一,能为自己的特殊的血统骄傲,能了解在他们父母心灵深处的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能用中文和中国文化来帮助塑造自己的品格和身份。于是教孩子学中文便成了我们家里和吃饭、洗澡一样,每晚必行的“公事”。现在我想根据自己的研究、教学,和在家亲自教我们的孩子路然学中文的体会,来谈一谈我对海外儿童中文教学的一些观点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供众多关心孩子的中文学习的父母和教孩子学习中文的老师参考。

几个观点
直接认字

在2000年一个(美国)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 Spencer Postdoctoral Fellows Retreat上,我有幸结识斯坦福中文学校的校长马立平博士,她对中文教学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即直接认字、后学拼音。英语(和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是拼音文字,在英语里一个字的书面形式表达它的发音,但不说明它的意思。汉字却是写意性的,汉字的字形既注音也表意,它的表意功能尤其明显。两种文字的本质不同决定了两种语言的教授方法也应不同。关于这一点,马博士阐述得很透彻,这里我直接引录:

“认读拼音文字,...所注意的是多个音节的特定组合和一个意义的对应。而认读汉字,注意的则是一幅图形,一个声音,和一个意义三者的结合。...学认拼音文字,首要的是发展拼读能力;而学认汉字,首要的则是发展辨别字形的能力。”[马立平,2000,p37]

除了汉字本身的特点以外,还有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原因。儿童对形状尤其敏感,比如,同样量的水放在不同形状的容器里,两岁左右的孩子就会觉得水的多少也不一样了。一直到大概七岁以前,儿童的形象思维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一段儿童认知发展的黄金时光,而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脱离形象的拼音,那就太不值当了。

拼音对成人汉语入门有它的益处,对儿童中后期汉语学习也有扩大词汇量和正音的作用,但是用拼音来作为儿童汉语启蒙是不合适的。当然,拼音能带给孩子直接朗读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含有欺骗性,因为它只有发音(语音),没有由形象而激发的理解(语义),而且因为有了发音,会使孩子误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某个汉字。

再则,等孩子稍大一点,英语语音基础比较扎实了以后再学拼音,拼音也学得更容易。很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可以证明,用对比类推的方法教懂英语的学生学汉语拼音,学生能学得易如反掌。

重在识别

与直接认字相关,在孩子的初学阶段,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应该以识别字形为主,写的能力可以以后再发展。儿童识字的能力可以比说话的能力开发得还早,还容易。这个观点已经可喜地反映在90年代在大陆出版的《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系列教材》中 (徐德江主编)。我们在路然的身上也得到了实践的证实。路然8个月到20个月的那段时间,爷爷奶奶和我们在一起。爷爷爱下象棋。在路然11个月的时候,爷爷开始教他认中国象棋的棋子。到他16个月的时候,他的中文和英文说话能力都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单字单词和极简短的句子,但是他却已经能识别全套中国象棋的棋子。面对摊在地上的棋子,爷爷问:“宝宝,'马'(或者'车' '炮' '兵' '卒' '将' '帅',等等)在哪儿呢?” 路然便能找出爷爷问的棋子,点住它大喊: "啊!" 那时这些棋子上的字的音他还不会发。目前,路然认的字多了,自己在识别的过程中也开始归纳总结。比如,对"抱","跑","包",路然说,"它们很象,但是不一样,and they rhyme (而且它们压韵)!" "等"一开始路然常读成"笑",比较了以后,再看到“等",他就一边想一边说,"跟‘笑’长得很象,是‘等’!"

先教对孩子有意义的字

在选择什么内容先教的问题上,在语言教学界通常大家认为常用字现行。这一点对孩子尤其重要,先教对孩子有意义的字才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教的字与孩子的生活相关甚少,学了就会忘。这类字不妨留到以后再学。相反,以路然为例,"火车"是他最喜爱的玩具,所以最早就学了而且过目不忘; "但是"是他的口头禅,所以很快就教给了他; "纽约"并不是最常见的字,但是因为是我们的住处,所以路然也很早就学会了; "爱","喜欢","真棒"是我们常用来鼓励他的词汇,他看到这些词的书面形式,更是喜“读"乐见。

另外,要让孩子有一些主动权,有参与感。有的时候问问孩子自己想学什么。随着字词量的增大,路然时常会自己要求学某些字。比如提到打鼓的时候,他说: "妈妈,我还没有学过‘鼓’呢! 你现在就教我好吗?" 又一次说起难过,他说: "我学过男孩的‘男',但是我还没学难过的‘难',对了吗?" 我们大概每天学两个新字,如果路然自己提出什么字要学,那我们求之不得,就按他的意思做。这样我们省心,他也学得开心。

在句子里学字

在语言教学的很长的历史上,传统的教授拉丁语的死记硬背字词和语法规则的单一教条一直占主导。从70年代开始,世界上语言教学的趋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当今的语言教学注重语言的实用及社会功能,注重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博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及人类学之长,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但是总归起来,所有的变化都可以解释为对语言的重新理解——任何字词或语法规则必须要有它的语言环境(又称语境)才有具体意义,才有活力,才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里能听到中文,语法规则通过“自然习得”就能得到,不用刻意去教。所以我们讲的学中文更确切地说是学中文阅读和写作。前面已经提到要先读后写。常见的教阅读的方法是从字词开始,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观察过一些中文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他们花很大的努力,用识字卡反反复复地领着孩子认读,孩子显得很没兴趣,学习效果很差,老师和家长也很伤脑筋。我想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语境。我认为教孩子识字应该把字和词放在句子里,而不是以单字或词组为单元。句子给字词提供上下文,告诉我们字词运用的场合和对象。有了这样的语境,孩子学得才有兴趣,辨别字形的时候才有辅助依据,记得才更牢。

现在路然已经把16个月时会认的象棋棋子差不多完全忘了。除了太长时间没有复习以外,学的时候没有语境也是原因之一。他两岁多一点的时候,我们也用过大陆出版的《看图识字卡》 和《小灵童看图识字卡》 教他,一开始的新鲜劲过去以后,他很快对认单字失去兴趣。于是我们就用识字卡做游戏,比如,我拿出一个水果筐,把它放在玩具柜旁边,叫路然把写有水果的字卡都放到筐里,写有玩具的字卡都放到柜子上。又比如,我说: "妈妈饿了,宝宝给妈妈找点吃的东西吧!" 路然便从卡片中找出“苹果","香蕉","梨","蛋糕"等,先是连图带字,后来只看卡片背面只有文字没有图像的部分。如果他错拿了“桌子",我就指着家里的桌子说: "桌子? 妈妈吃不动桌子,妈妈不喜欢吃桌子,桌子不能吃。" 路然就滚在地上大笑。这样就学得热热闹闹,而且记忆深刻。(关于游戏学字,详见后文。)

路然快满4岁的时候,我们正式开始教他认汉字。这时他的智力、理念都略有成熟,对语言意义理解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完全不用图片,更不教拼音,从一开始就给他读我们手写的句子。因为路然不喜欢读印出来的字,同时我们也找不到合适他的课本,所以我们一直用磁铁画板(Magna Doodle pads) 给他手写。所有的新字都是通过句子来介绍。他认的第一句话是: "妈妈爱宝宝",因为“妈妈"和“宝宝"他以前认过还有印象,所以“爱"是唯一的新字,又因为这句话他常听到,所以意义很熟悉,"爱"不会忘掉。因为把新字写在有意义的句子里,有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新字还没有教,路然自己靠上下文就能读出来了,比如,"睡觉以前要把玩具收好",其中“收"是新字,路然却第一次见到就能自己读出来,主要靠句子提供的语境。

鼓励中文,双语并进

最后,我想提一提学中文和讲英文的关系。一些家长认为既然要孩子学中文,那就不能允许孩子在家里讲英文,因而孩子一旦在家里讲英文就受到训斥。也有的家长认为反正已经尽了义务,送孩子去了中文学校,孩子中文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在家里没有对孩子有任何的鼓励和要求,结果孩子连在家里也没有使用中文的愿望和动机。还有一些家长,自身的英文程度有限,平时虽能勉强用英文和孩子交流,但是碰到孩子做错了事,便不得已只能用中文跟孩子发脾气。

学中文并不意味着摈弃孩子的英文,相反,双语的孩子应该对英文更敏感,把英文掌握得更好。我们的孩子注定是要成为双语,双重文化的人; 爱孩子,就要理解他的全部,包括他对英文的需要和热爱,包括他与中文并行的(或者是与中文结合的)英文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语言和人的自我意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拒绝一个人的语言就如同拒绝这个人本身。要鼓励孩子讲中文,但不能强迫。要求孩子学中文的初衷是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但是如果因为逼迫孩子讲中文而伤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那不是鸡飞蛋打了吗?

语言不仅属于认知的范畴,也是感情的和社会的。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没有每星期两小时中文课以外的对中文的接触,孩子学不好中文就不足为奇。再说,没有了真正使用中文的愿望,在中文学校课内的学习也变成了负担。再加上中文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教材不理想、教师缺乏专业训练、学制尚未与K-12(美国的幼儿园到12年级)接轨等等,使得很多孩子对学中文产生抵触情绪。更有甚之,如果家长还有意或无意地把中文和负面的感情表达联系起来,那我们就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中文了。

路然从21个月开始去全时日托(daycare),周一到周五,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刚去时他是托儿所里唯一的华裔孩子。在此以前他在家里主要听到的是中文。因为他去托儿所的时候恰恰是他口语词汇量猛增之际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称为vocabulary spurt的时期,通常在19个月左右,但不同的孩子可以早晚相差甚多),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讲比较平衡的双语。他爱讲话,托儿所的老师说,路然讲话停不住,将来一定会写一本8000页的小说!回到家里他也常讲英文,我们也不阻止,但是我们常把他用英文讲的话再用中文说给他听。我们时常也用英文和他对答,让他感觉到他和我们在语言、感情、思维上没有什么隔阂。更重要的是,我们用中文不但谈穿衣吃饭等琐事,也来谈严肃的观点、看法和感情;用中文不但表示失望、难过、生气、权威,也更多地表达爱、喜欢、感激、尊敬。久而久之,路然对中文的态度就非常积极,他以自己会说中文为荣,他会告诉所有的人他会说中文,还鼓励别人(比如他的俄语为母语的小儿科医生)说中文!4岁生日以前路然第一次去了中国,在那里全部讲中文,一个英文字也不说,让我们非常自豪。我们希望中文能继续成为路然和我们亲近的一个必经途径。

以上谈了几个教孩子学中文的观点,下面讲一讲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技巧。称它们为技巧,而不是方法,因为方法需要配套的理论体系作后盾,在此不能赘述。

几个技巧
首先要说明的是,运用各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是在初级阶段为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而提供的途径,认字、阅读、理解才是主要的,不能喧宾夺主。我们最终是希望孩子不依赖于任何技巧就能自发地、愉快地、有效地阅读、运用中文。

身体力行

路然喜欢动,跑来跑去,跳上跳下,翻跟头,钻洞洞,也喜欢很大声音地说话,我想作为一个4-5岁的孩子他并不特殊。要想让他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上课”,那真是比登天还难。根据他的这个特点,一开始,路然每次认好一句话,爸爸就追着他跑一圈,然后捉住他,给他一个“big hug”(拥抱)。现在,我们常和他做这样的练习:我们把指令写在磁铁画板上,他先读出我们写的指令,然后用行动做或演出来。比如,“跑过去给妹妹一个亲亲”,“告诉爸爸你学了什么新字”, “躺在地上唱一个歌”,“把蓝的袜子放在床上”,“做怕怕的样子”,等等。指令也可以描述孩子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的、需要模仿或想象才能完成的动作, 例如,“花一点一点地开了”,“火车冒烟了”,“小树长成大树”,“大风把叶子吹跑了”,“虫虫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爸爸给宝宝读书”,“老师给小朋友吃桃子”,“宝宝做错事以后说了‘对不起’,所以妈妈很开心”,“Thomas 和Lady(路然爱不释手的玩具火车)在直轨道上快快跑,在弯轨道上慢慢走”等等。

配对

配对也是路然很喜欢的一种文字游戏。比如,我们在一边写:“飞机,音乐,大路,饺子”,另一边写:“ 很大声,很好吃, 飞得高, 又长又直”, 让路然在能配对的名词和描述语之间连上线。又比如,一边写:“小兔,小鸟,老鼠,大马”,另一边写:“用力气拉车,看见猫就怕,喜欢和乌龟赛跑,在树上睡觉”, 让路然在能配对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连线。

选择填空

填空实际上是配对的一种变形,都是利用信息空缺(information gap)这个概念。我们跟路然做这样的游戏: 我们写“爸爸这两天生病了,所以他--------”, 在旁边列出“很高兴,很累,很难过,很生气,很辛苦,很忙,很想睡觉,很爱翻跟头”,让路然选出所有他认为合适的词语来填空,他认为对的就在边上打勾,错的就打叉。又比如,我们写“现在不能在外面骑车,因为----------------”,在旁边列出以下的理由:“天已经黑了,外面太冷了,我们还没有买票,自行车没有煤了,你的衣服太脏了”,让路然决定哪些是合理的理由。答案没有绝对的正误,以他能读懂我们写的内容为主。

对比

我们还常列出一些事件或东西,让路然作比较。 比如,我们写“吃饭,开火车,洗手,跟妹妹玩,刷牙,说晚安,认字,洗澡,脱衣服”,然后问路然,这些事情他应该哪件先做哪件后做。又如,我们写“一天,一年,一个月,一星期,一下下”, 让路然按时间长短依次排列。 可以比较的内容数不胜数,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的先后长短,东西/动物的大小,人的高矮, 地方的远近,交通工具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等等,等等。

拼组句子

我们有时也用拼组的手段帮路然复习学过的字。比如,我们写“妹妹,喜欢,最,抱抱,妈妈”,让路然把这些词拼合成一个合理的句子。常常合理的答案不只一个,这使拼组句子更有趣味。我们也试过把儿歌先拆开,然后再让路然拼和,比如,我们把“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分成“上边,下边,葡萄,毛,中间,一个,黑,毛”,写在不同的纸条上,路然再把这些纸条按儿歌的原样拼放回去。

画文字图

另外,我们还用过一个用文字来画画的办法。比如,我们把“绿草”、“大树”、“房子”写在上面,把“蓝天”、“飞机”写在下面,把“叶子”写在“飞机”边上,把“冒烟”写在“大树”边上,然后让路然来看一看这幅“画”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照着实物“画”,比如,我们按路然自己房间的摆设,大概用文字画出来:“床”在“门”左边,“窗”在“门”对面,“放书的地方”(他还没学书架的“架”)在“窗”和“床”之间,等等,然后让他猜一猜这是谁的房间。

以上总结的是一些我关于教孩子学中文的观点和一些我们和路然一起摸索出来的教和学的技巧。这些观点和技巧自然是深受同行和前辈的影响,这里我列出一些阅读材料,供读者进一步查询、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0-1 03: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