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98|回复: 0

毛的奸诈---把项英的部队送给蒋去杀戮,逼蒋开第一枪

[复制链接]

0

主题

66

回帖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4
发表于 2009-1-4 0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的奸诈---把项英的部队送给蒋去杀戮,逼蒋开第一枪,促使斯大林同意打全面内战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本注定要改变历史的书 摧毁中国制造之红色神话,张戎新书透穿毛泽东魔障!

Mao:The Unknown Story
By Jung Chang&Jon Halliday
Copyright①Globalflair Ltd.,2005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⑥GlobalflairLtd.,2006
A11 rights reserved

原书名:Mao:The Unknown Story 著作者:张 戎(Jung Chang) & 乔·哈利戴(Jon Halliday) 译 者:张戎 发行人:金钟 出 版:开放出版社

地址:香港轩尼诗道402号德兴大厦509室
电话:(852)2893 9147 (852)2893 9197;
传真:(852)2891 5591
E-mail:open@open.com.hk
网址:http://www.open.com.hk
通讯处:香港铜锣湾邮箱31429号
P.o.Box 31429CausewayBay,HongKong.

编辑:金钟 校订:蔡咏梅、张戎、张朴 排版:Alan Chan 总经销:田园书屋 电话:(852)2385 8031 传真:(852)27702484 印刷:远东设计印刷公司 电话:(852)22741314 传真:(852)22445929 出版日期:2006年9月初版第1次印刷 国际书号:ISBN 962-7934-19-4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内文的详细注释,英文原文已刊于开放网站 www.open.com.hk









作者简介

张戎(Jung Chang)一九五二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文革中做过农民、赤脚医生、翻砂工和电工。一九七三年就读四川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校当助教。一九七八年留学英国,一九七九年入约克大学专攻语言学,一九八二年获博士学位,是中共执政以来第一位获英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人。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

一九九一年,自传性著作《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出版,成为英国出版史上非小说类最畅销的书籍,被读者评选为二十世纪最佳书籍之一,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一千二百万册。2005年6月和丈夫哈利戴(Jon Halliday)合著的传记《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出版,迄今已出将近三十种文字版本,在许多国家登上畅销书榜,被誉为“一部震撼世界的书”。

乔.哈利戴(Jon Halliday)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作家,历史学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任职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通晓多种语言文字,著述颇丰。









中文版自序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以后,我和我的先生乔·哈利戴(Jon Halliday)萌发了写毛泽东的念头。对现代中国来说,没有人比毛泽东更重要。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幽灵依然在中国大地徘徊。可是他怎样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他究竟是一个甚么样的人,世人知之甚少。真实的毛泽东,还在云遮雾障之中。

探索、解开毛泽东这个谜,对我们便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给了我们某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我们的写作宗旨,除了“秉笔直书”,就是“言必有据”。我们走遍世界去搜集史料。俄罗斯大批新解密的档案,是我们捞“真”的大海:中国大陆二十年来出现的众多中共党史资料集、亲历录、文稿书刊,是我们掘“金”的矿山。中、俄、英等文字的征引文献书目,附在本书后面。书后还列有我们查阅过的档案馆,有的从未对外开放过。

我们采访了同毛泽东打过交道的各国政要人士,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与毛泽东、与这段历史有关系的人。他们中不少人是首次接受采访。这份长达数百人的名单,其中包括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专家、学者,也录在书后。

捞“真”、掘“金”、奔波、分析、辨别、判断,是一项浩繁的工作。我和乔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就这样一天天过了十二年。

我们相信书中所写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所做的前所未有的结论,都将随著历史的進程而得到证实。希望本书能为读者了解毛泽东和中国现代史,开拓新的视野。

这样一本建筑在史料上的书,要写得通俗易懂,令人喜读乐看,又不失真实准确,实在是千难万难。我和乔在写作后期,精力大部分就花在这方面。

英文原著中关于资料来源的详细注释,由于篇幅关系,只好放入开放出版社的网站http://www.open.com.hk。书中引言有的出自二十世纪早期文献,用语是当年的习惯,或许读者能从中体会出一些历史感。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从成书到中文翻译,我的弟弟张朴给予我很大帮助。写作过程中我们争辩论点,翻译时他协助我斟酌字句。没有他,这本书将逊色不少。

张戎 二00六年八月 伦敦









内容提要

毛泽东,这个曾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统治者,去世已经三十年。他的统治导致至少七千万中国人在和平时期死亡。但他的真实面貌,一直在云遮雾罩之中。

英籍华人作家张戎,与夫婿乔·哈利戴,以十二年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披阅难以数计的中外文献资料,深入多个国家的档案馆,采访数百名与毛泽东有关的人士,包括与毛有过往来的各国政要,完成了这部被赞为「威力像原子弹」的毛泽东传记。

本书前所未有地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红军长征为什么会成功;毛对抗日战争的暗中策略;毛究竟靠什么征服中国大陆;毛与蒋介石扑朔迷离的关系;毛为甚么要打朝鲜战争;三千八百万中国人为甚么会饿死;毛发动文革的真实原因;毛在党内数十年搞权力斗争的真相;毛和斯大林、苏联渊源深厚的恩仇秘闻;还有毛与妻子儿女以及女人们的关系……

作者挖掘出大量闻所未闻的史料,经过严谨的考证,以生动细腻的叙述风格,描写一个个情节丰富的故事,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长篇画卷。透过毛泽东一生的深谋诡诈与坚忍不拔,不择手段与眼光独慧,残忍冷酷与精明幽默……展现共产主义在中国二十世纪崛起的惊人内幕,从而改写了被颠倒的历史。

英国华裔作家张戎与乔.哈利戴合着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几经周折,在华文读者的殷殷期盼下,终于由香港开放出版社编辑出版,订于九月六日毛泽东去世三十周年前夕,在香港、台北与纽约三地同步发行上市。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一本具有全新视野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毛泽东传记,作者以生动、朴实的叙述风格,描写毛动荡一生中一个接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画卷。

中文版由张戎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比原著更具中国人文气息和雅俗共赏的可读性。

张戎夫妇为写作毛传,穷十二年之精力,查遍无数资料、文献,走遍世界各地,访问数百名毛的亲友、与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见证者及各国政要,包括六名总统、六名总理、四名外交部长、十三名前共产党领袖。这些人物中,有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美国前总统福特、英国前首相奚斯、达赖喇嘛、史达林与赫鲁雪夫的翻译、张学良、蒋纬国、陈立夫等。访问毛身边工作过的人员,达十八人以上。毛的主要同事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几乎都被访问过。同时,深入俄罗斯、阿尔巴尼亚、东德、美国、英国、梵蒂冈等二十八个档案馆,取得许多闻所未闻的史料,并加以认真严谨的考证。

全书五十八章,中文版七百页,资料来源占八十二页。作者透过毛泽东一生的深谋诡诈与坚忍不拔,不择手段与眼光独慧,残忍冷酷与精明幽默……展现共产主义在中国二十世纪崛起的惊人内幕,从而改写了被颠倒的历史。

英文版《MAO:The Unknown Story》2005年6月出版后,相继已有近三十种文字的已出和将出的版本,上了许多国家的畅销榜。欧美评论界对《MAO》有很高的评价,前港督彭定康认为是一本改写了中国现代史的爆炸性着作;英国独立报认为「超越了过去出版的所有同类传记」;美国时代周刊称「这本书的威力像原子弹」。(英美更多书评摘要见下)美国总统布希向到访的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推荐,《MAO》显示毛是比人们想像更残暴的暴君。滚石乐队主唱米克杰格(Mick Jagger)到处向记者推荐张戎这本书,足球明星贝克汉、前南非总统曼德拉都是《MAO》的读者。










更多书评摘录:

建立在十多年细致入微的采访和对档案资料的研究之上,这部宏伟的传记系统地摧毁了毛泽东的神话赖以存在的全部支柱。它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发现,再加上优美的文笔,这将使它成为全世界的人都爱读的书。

──《纽约时报》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前驻北京记者站站长,专栏作家

自从张戎的《鸿》书获得辉煌成功之后,我们一直翘首以待她和夫婿合着的关于毛泽东的宏伟研究成果问世,人们感到张戎在重写中国现代史。等待是值得的,果然不负众望。这是一部具有爆炸性效应的着作。

──《泰晤士报》彭定康(Chris Patten),前香港总督

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与文献。张戎夫妇所讲述的故事,既令人毛骨悚然,又具有迷人的魔力。在现代政治传记中,这一部最具震撼力,最令人爱不释手,揭示了最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鲜有书籍注定能改变历史,但这部书将改变历史。

──《每日邮报》华尔顿(George Walden),英国资深外交官,中国问题专家

空前的成功。对专制暴政、杀人如麻、糜烂的私生活等,有着令人炫目的描述。对看似已有定论的历史,進行了炮火密集的修正。研究成果如波澜壮阔。这是第一本充满真实细节的有关这个最大恶魔的政治传记。

──《星期日泰晤士报》西蒙.西巴格.蒙塔菲瑞(Simon Sebag Montefiore),历史学家

张戎与哈利戴的贡献是巨大的,超越了先前出版的所有同类传记。

──《独立报》梅兆赞 (Jonathan Mirsky),资深记者,中国问题专家

张戎与哈利戴以全新的视野,刻划了毛泽东动荡人生的每一阶段。这是一部了不起的惊人巨著。

──《卫报》迈克尔.亚呼达(Michael Yahuda),伦敦经济学院中国问题教授

这本书的资料来源,既丰富又广泛,其中包括有重要价值的俄罗斯档案。张戎与哈利戴揭开了蒙住许多西方人眼睛的有关毛泽东的迷雾,使他们不再无知。

──《星期日电讯报》马克斯.哈斯丁(Max Hastings),历史学家,英国几家主要报纸前主编

这本书的威力像原子弹。

──《时代周刊》唐纳德.莫里森(Donald Morrison),资深记者










皖南事变:毛泽东设陷阱

1940~1941 年 46~47 岁

新四军政委项英与毛泽东有不解之仇。十年前,他想制止毛用血腥暴力打AB团,毛诬陷他是AB团的后台。后来他反对毛长征,预见到毛要伺机夺权。至今他对毛的批评态度不改,甚至嘲弄毛。

项英的总部有一千工作人员、八千部队,驻扎在云岭,在以多变的云彩和奇诡的石峰著称的黄山之侧。一九四0年十二月,项英的总部是新四军唯一在长江以南的部队。毛把百分之九十的队伍都已调到江北,组成了江北指挥部,由毛的盟友刘少奇负责。项英管辖的新四军不到百分之十。

毛有意把项英的孤零零的总部送给蒋介石的部队去杀戮,逼蒋介石开第一枪,促使斯大林同意打全面内战。这年七月,蒋曾下令新四军北上去华北,把长江流域让给国民党,毛曾置之不理。现在,毛令项英过江到长江以北。

过江有两条路,一条直端端北上,渡口在皖东的繁昌、铜陵,另一条朝东南方向走,在长江下游江苏南部的镇江渡江。十二月十日,蒋介石规定项英走皖东路,因为镇江一带国民党韩德勤部正在和新四军打仗,他怕项英部队去参战。他给名义上是项英上级的国民党长官顾祝同发电报说:“查苏北匪伪不断進攻韩部,为使该军江南部队,不致直接参加对韩部之攻击,应不准其由镇江北渡,只准其由江南原地北渡”。

毛没有向蒋表示异议,二十九日,他批准了这条路,对项英说:“同意直接移皖东、分批渡江”。

但是第二天,毛突然打电报要项英改走蒋介石特地否决的苏南路线:“走苏南为好。”这一路线改变,毛没有通知蒋介石。蒋介石还以为项英会按他的要求走皖东,于一九四一年一月三日发电报给新四军军长叶挺,重申皖东路线,并说他“沿途已令各[国民党]军掩护。”

项英发现蒋介石并不知道路线已改,赶紧在四日给蒋介石发了封电报通知他。这封关键电报没有送达蒋介石手里--原因在毛。毛早已明令禁止中共将领直接跟蒋介石联系,所有的联络都必须经过他,再由周恩来转。毛把项英给蒋的电报压下了。

*
项英发完电报又等了若干小时,拖到当天夜里才出发。他以为蒋介石应该得到改变路线的消息了,沿途驻扎的国民党军队也应该接到命令,给他让路了。
*
毛泽东压下项英一月四日关键电报的根据,是他在一月十三日给重庆周恩来的电报。里面说:“军机前转上叶、项支[四]日致蒋电,措词不当,如未交请勿交。” 这不仅说明毛不让周转项英的电报,而且说明毛是在十三日或前一两天才把项英四日的电报发给周恩来,这时对项英部队的攻击,已经在持续一星期后结束。

一月四日的夜晚,风雨交加,项英和一万新四军進入了国民党十几万大军的驻扎区。这些军队没有得到项英要过路的通知,以为是新四军来挑衅,就开了火。早已因黄桥之战中国民党将领被打死而痛恨新四军的顾祝同,六日下令把项英的部队“彻底加以肃清”。皖南事变爆发了。

慌张的项英发了一封又一封电报给延安,要毛向国民党交涉停火,但是毛毫无动静。到了九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刘少奇电毛谈起项英的情况,毛才回电说他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五日以后就没有得到过项英的电报,得叶、项五日报告,他们四日夜间开动,五日晨到太平、泾县间,此后即不明了。

一月六日到九日,国民党军队围歼项英部的最激烈的四天,毛没有接到过项英的电报?在这些日子里,项英的电台不断发出求救的电讯,刘少奇都收到了,独独毛没收到?真是没收到,为什么不设法恢复联系,在这样重要的时刻?

毛的电台似乎总在关键时刻合著他的心思出故障。西安事变时,他也声称没收到莫斯科要他协助释放蒋介石的指令。现在他又声称没收到项英向他求救的一连串电报。毫无疑问,毛不想为新四军解围,毛要蒋介石歼灭他们。这样莫斯科才可能批准他打全面内战。同时,他也一箭双雕,除掉项英这个心腹之患。

在收到刘少奇一月九日发给毛的电报后,毛的电台奇迹般地恢复运作了。十日,新四军总部报告毛:“支持四日夜之自卫战斗,今已濒绝境,干部全部均已准备牺牲。”“请以党中央及恩来名义,速向蒋、顾交涉,以不惜全面破裂威胁,要顾撤围,或可挽救。”然而,毛仍旧一动不动。

十日那天,项英自己给蒋介石打了封电报,恳求蒋撤围。这封电报他再次发给毛转,毛又再次把它压了下来。毛对周恩来说,项英的这封电报比前一封“立场更坏”, “此电决不能交,故未转你处。”

十一日晚间,周恩来在重庆开酒会,庆祝《新华日报》三周年。毛关于新四军总部被围攻的电报这时姗姗来到,由周对庆祝会上的人宣布。但就是这份电报也不是叫周恩来向国民党交涉停火,而只是泛泛的情况通报。

迟至十二日毛才让周“向国民党提出严重交涉,即日撤围”。但毛故意降低了形势的严重性、紧急性,用“据云尚可固守七天”的谎言替代新四军总部早已报告的“今已濒绝境”。周恩来在十三日才向国民党提出抗议。蒋介石已经在前一天主动下令停止攻击了。

就在十三日这一天,毛突然活跃起来,叫周恩来“向全国呼吁求援”。他命令部队:“军事上立即准备大举反攻。”“已不是增兵威胁问题,而是如何推翻蒋介石统治问题。”“一下决心,就要打到四川去,打到底。”

毛知道他的军队远不是国民党的对手,没有斯大林出兵相挺,他将一败涂地。一月十五日,周恩来去见苏联大使潘友新,说中共急需苏联的拯救。潘泼了他一头冷水。潘在他的只给苏联高层看的回忆录里指出,他当时就怀疑皖南事变是毛泽东有意让项英去送死,而周恩来向他撒谎。周对潘谎称新四军总部同延安的电讯联系是十三日下午断的,跟毛撒的谎,即六日到九日断的,对不上号。显然,周明白毛的版本一看就是假的,不能说给苏联人听。

毛绕过潘友新,直接向莫斯科呼吁恳求,用苏联人的话说是发了“一封又一封歇斯底里的电报”。毛说蒋介石的计划是全歼新四军,然后消灭八路军,然后“摧毁中国共产党”,“我们有被斩尽杀绝的危险。”说来说去,就是要斯大林出兵帮他打全面内战。

“ 内战的危险。”季米特洛夫一月十六日的日记写道。虽然他称新四军为“我们的军队”,但是莫斯科不相信毛的危言耸听,不相信蒋介石要“斩尽杀绝”中共,也把这个看法告诉了毛。毛马上发来另一封“狼来了”的电报,特别要求“呈交斯大林同志,使他能够估量中国形势,考虑能否给我们具体的军事援助。”这里的“军事援助”指的不仅是军火资金,而且是出兵。

毛硬要把莫斯科拉進中国打仗,使斯大林大为不快。一月二十一日在列宁忌辰纪念仪式上,斯大林以谴责新四军军长叶挺的方式表达他的不快。斯大林称叶为“一个不守纪律的打游击的”,“查查看[皖南]事变是不是他挑起的。我们也有些打游击的,人是好人,但我们不得不把他们枪毙掉,就是因为他们不守纪律。”季米特洛夫明白斯大林是在含沙射影暗指毛,于是再次警告毛,口气比以前更坚决:“不要挑起破裂。 ”

季米特洛夫告诉斯大林:“中国同志在不顾后果地追求破裂。我们决定向毛泽东同志点明他的不正确的立场。”二月十三日,斯大林批准了季米特洛夫写给毛本人的命令。命令不容争辩:“我们认为破裂不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应该竭力制造破裂。相反地,你应该尽一切努力防止内战发生。请重新考虑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毛当天给莫斯科回电表态:“服从您的指令”,但仍然执意要打蒋:“破裂在将来是不可避免的。”

莫斯科的态度,毛事先已预料到了,为此他非常沮丧。在这样的心态下,一月三十一日,他给在苏联的儿子们写了封异乎寻常的信: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覆,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你们长進了,很欢喜的……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著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 用处无穷。

毛一向给儿子的信像便条似的,这封信是罕见地长,罕见地亲切,带著伤感。而且,毛居然要他的儿子少谈政治!看得出来他的灰心失望,筋疲力竭。

毛固然没能挑起全面内战,但他赢得了一系列胜利。首先是他的宿敌项英死了。项英在蒋介石下令停火后逃了出来,三月十四日深夜,在一个山洞里睡觉时,被副官开枪打死。这名副官本来就对共产党不满,打死项英后,他拿走项英身上的金条财物,后来投向国民党。

还在项英刚刚摆脱国民党的包围圈时,毛泽东就迫不及待地以中央名义发决议,给项英冠以种种罪名,把皖南事变说成是他“一贯机会主义领导的结果”,甚至影射项英是内奸:“此次失败是否有内奸阴谋存在,尚待考查,但其中许多情节是令人怀疑的。”直到今天,皖南事变的帐仍算在项英和蒋介石身上。

毛的第二个胜利是蒋介石因为害怕大打内战,无奈之下,允许新四军留在长江流域。崔可夫将军威胁蒋说,要想苏联继续提供军火,他就得这样办。潘友新大使注意到蒋愤怒得难以自制:蒋“非常神经质地接受了我的声明。他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我把问题重复了三遍他才听见。”

压力还来自美国。蒋要摆脱对苏联武器的依赖,只有靠美国。罗斯福总统也跟斯大林一样,想要中国牵制日本,把日本陷在这个大泥沼中,所以不希望中国内战。对中共,美国完全没有影响力,罗斯福便把压力都加在蒋介石头上,警告蒋要援助就不要打内战,不管是谁发动的都不行。皖南事变时,美国媒体报导,华盛顿打算把准备给中国的五千万美金贷款压下来,等中国不打内战了再说。一月二十五日,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航线“驼峰”开航,美国军事援助由希望变成现实。美国人的态度对蒋至关紧要。

罗斯福总统关于中国的消息大多来自一批非官方人士,包括斯诺,主要人物是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Evans Carlson)。卡尔逊对中共充满天真的幻想,而罗斯福把他的报告囫圃吞下,并转发给相关人士过目。其中一位告诉总统,斯诺的书证实了卡尔逊的看法,也就是说报告是可靠的。皖南事变时卡尔逊正在重庆,他奔回华盛顿去亲口向罗斯福报告中共方面的说法。

英国没有援助可给,但是蒋介石崇尚英美,英国的压力对他也就不无分量。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讨厌蒋介石,认为他军事上无能,政治上对英国在华利益是个威胁。英国大使科尔(Clark Kerr)直言不讳地对蒋说,要是打起内战来英国不会支持蒋,管它是谁挑起的。皖南事变时他给伦敦的汇报强烈偏向中共。他也曾公开说,所有国民党人加起来也抵不过周恩来一个人。

皖南事变后,莫斯科在西方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蒋宣传,称蒋介石屠杀了一万新四军。实际数字是死亡两千余人。三千新四军成功归队,原因是他们挣脱包围圈后,转身走皖东路,渡过长江。他们走的是蒋介石指定的路,一路安全,没人骚扰。

蒋介石并没有给新四军设陷阱,但他很不会做宣传。他的政府不明智地宣布解散新四军,给人的印象是他已经把新四军全都杀光了。对蒋更不利的是,他一向不肯公布中共军队围歼国民党军队的消息,也不准媒体报导,所以人们都不知道,其实他的损失比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大得多。蒋怕打内战的消息影响国内士气和国际援助。他的沉默正合中共的意。朱德说:“他们不做声,我们也不做声。他们打败了不做声,我们胜利了,何必那样来宣传呢!”由于这种种原因,人们都以为皖南事变是抗战中唯一的大规模内战,而且是国民党屠杀无辜的共产党人。

共产党宣传机器的效率是国民党难以望其项背的。在重庆,这架机器的合奏指挥是周恩来,毛设陷阱的唯一知情人。毛的这位配合者迷惑了无数西方人。美国记者马莎 ·盖尔霍恩(Martha Gellhorn)是在这时认识周恩来的,她马上拜倒在周的魅力下。她对我们说,当年要是周召唤她,她会追随周到天涯海角。她的丈夫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倒是把周看得很准:“共产党的观点是什么他就卖什么,而且卖得不错。”

在周指导下,中共在香港对付外国人的情报人员给斯诺提供了大量中共方面的说法,斯诺都发表在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上,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最近冲突的第一篇可靠的报导……”

海明威皖南事变后在中国,对中共有一些深刻的观察:“为他们的党著想,中共当然要想法扩展,不管他们在纸面上接受什么领土限制。”由于中共“善于宣传,使美国对他们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产生了名不副实的印象。中共是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中央政府军队的作用胜过他们一百倍。”海明威还说,“根据我在西班牙(内战里)的经验,共产党总是拚命给人假象只有他们在努力作战。”

海明威的名望使他的这些见解一旦曝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是,这些见解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一九六五年才见天日。一九四一年,在罗斯福助理居里的劝说下,海明威没有把这些见解公之于世。居里的理由是:“我们的政策是不要他们打内战。”

居里是白宫主要经济助理,在皖南事变后访问中国。美国截获苏联情报的档案表明他总在帮苏联的忙,有人说他是苏联间谍。最近一份权威研究下结论,说他是个“容易受人利用的同情者”,不是间谍而是苏联在白宫的“朋友”。这位朋友的中国之行极尽为中共服务之能事。比方,他对蒋介石说他除了带来罗斯福的书面信件以外,还带来总统口信,口信是这样开头的:“在一万英里外的美国,我们看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是我们那里的社会主义者。我们喜欢他们对农民的态度、对妇女的态度、对日本的态度。”居里叫蒋介石不要把口信告诉美国国务院的人,也不要告诉美国大使约翰逊(Nelson Trusler Johnson)。

在给罗斯福的报告里,居里大讲蒋介石的坏话,粉饰中共,说“中共是唯一受大众拥护的党”,说这是它扩展的原因。对皖南事变,他把中共的说法照本宣科。

由于居里从中作梗,蒋介石未能建立一条直达罗斯福的通路。蒋介石请居里转告罗斯福,给他派个能够在他与总统之间“毫无隔阂地传达意见”的政治顾问,使他能 “与总统直接联系”。蒋中意的人选是美国驻苏联第一任大使蒲立德(William Bullitt),一个对共产主义没有幻想的人。居里当场一口否决这个人选,以后也没有向罗斯福汇报。他回美国后给蒋介石找了个学者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此人连罗斯福的面都没见过,更不用说符合蒋的要求了。结果,蒋介石与罗斯福之间的联络掌握在居里手中。

迫于一系列国际上的压力,皖南事变后,蒋在一月二十九日叫他的驻苏联大使请克里姆林宫调停,也就是说让苏联人出价,问他们到底要什么。苏联人要蒋介石让新四军留在长江流域,中共夺取的别的地盘也都照样不动,蒋介石一一答应。毛不无得意地对中共将领说:“蒋介石无论他怎样造反,但闹来闹去,只会把他自己闹垮台的。”毛已经使用“造反”,这样的字眼儿了,好像蒋介石已经在野,他已经坐拥江山了。

英美政府在束缚蒋介石手脚上起的作用,毛泽东相当迟缓地才意识到。虽然他老早就看出斯诺这样的记者对他的用处,但对英美政府他向来是极端敌视。一九四0年十月二十五日,他给周恩来的电报说:“最黑暗的情况是日本对新加坡久攻不下,美海军控制新加坡,德攻英伦不下……美国海军集中力量,打败日本海军,日本投降美国,日本陆军退出中国,美国把中国英美派从财政上军事上武装起来”,“最黑暗莫过如此。”

英、美影响中国,在毛看来远比日本占领糟糕得多。但突然,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十一月六日写信给周恩来说:“江[三日]电所示重要情报今晨才阅悉。蒋加入英美集团有利无害,加入德意日集团则有害无利,我们再不要强调反对加入英美集团了”,“而且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周恩来显然给了毛什么情报使毛豁然开朗,原来英、美政府对他很有用处。从这时起,周花巨大精力在西方官员中做工作,特别是在美国官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周恩来的魅力攻势也越来越炉火纯青。

一九四一年四月,苏联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条约使日本得以放手進攻东南亚,袭击珍珠港,但用毛的话说:“对中国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说,苏、日没有瓜分中国,中国没有当上波兰。










http://www.open.com.hk/Mao_CNotes22-24.htm#22

P.197
項英嘲弄毛: 郭華倫,《中共史論》, 3 , 第 276 頁。
項英總部唯一在江南部隊: 《新四軍戰史》編輯室,《新四軍戰史》,自 534 頁; ▲ 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54-59 頁。
毛令項英過江: 1940-12-24 ,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16 頁。
蔣介石命令: 見《皖南事變》編撰委員會編,《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料叢書),第 94 , 102 頁。
毛批准此路: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24 頁。

P.198
毛改變路線: 同上,第 125 頁。
蔣不知,重申前令: 見《皖南事變》編撰委員會編,《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料叢書),第 102 頁。
項給蔣的電報蔣未收到: 見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211 頁。
顧祝同下令: 見《中共黨史資料》, 37 ,第 33 頁。
毛回劉少奇電: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30 頁。
腳註: 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211 頁。

P.199
「支持四日夜 …… 」: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31-132 頁。
項英十日給蔣電報毛壓下: 見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211 頁。
毛十一日通報周: 毛的電報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35 頁; ▲ 童小鵬,《風雨四十年》, 1 ,第 224 頁。周首次向顧祝同提出是在 11 日晚上 9-11 點,電報見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 ── 對日抗戰時期》, 5 , 2 ,第 541 頁。
毛十二日致周: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137 頁。語氣措辭請比較新四軍總部十日電:同上,第 131-132 頁。
周十三日抗議: 同上,第 140 , 142-143 頁。
蔣十二日下令停攻: 周致毛, 1941-1-13 ,同上,第 143 頁。
「向全國呼籲 …… 」等電: 同上,自 138 頁; ▲ 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294-297 頁。

P.200
周、潘友新: Panyushkin, pp. 113 ff ; ▲ 參見 Mirovitskaya 1999 ,pp. 64-66 ; ▲Tikhvinsky 2000 ,p. 628.
「一封又一封 …… 」: Titov, vol. 3 ,pp. 461-462 ; ▲Dimitrov (季米特洛夫日記), 1941-1-16 ; ▲Panyushkin, pp. 129-130 ; ▲cf. RGASPI, 495 / 74 / 317 ,p. 75 .
「狼來了」電報: 見 Dimitrov (季米特洛夫日記) , 1941-1-18 ; ▲ 參見 Avreyski, pp. 384-385 .
斯大林表達不快 : Dimitrov (季米特洛夫日記) , 1941-1-21 .

葉挺 : RGASPI, 495 / 1 / 942 ; ▲ 參見同上, 495 / 154 / 353 ,p. 3 .
季米特洛夫警告毛: 1941-2-4 ,見 Dallin & Firsov, p. 135.
季告訴斯大林: 1941-2-6 ,同上; ▲ 參見 Dimitrov (季米特洛夫日記), 1941-2-4 ~ 6.
「我們認為破裂 …… 」: Dimitrov (季米特洛夫日記), 1941-2-12 .

P.201
「從您的 …… 」: 毛致季米特洛夫,見 Dallin & Firsov, pp. 137-141 ; ▲ 比較毛致季米特洛夫, 1941-2-1 ,同上,第 136 頁。
毛給兒子的信: 《毛澤東書信選集》,第 166-167 頁。毛給兒子的其他信可見 Usov 1997 ,pp. 109 ff ; ▲ 岸英給毛的三封信(電報)為英國情報機構截獲,存於 NA, HW 17 / 55 (ISCOT 297 : 1944-7-29 ), HW 17 / 66 (ISCOT 1359 : 1945-5-2 ), HW 17 / 67 (ISCOT 1475 : 1945-11-28 ) ; ▲ 岸英給其他人的信見 Romanov & Kharitonov, pp. 159 ff.
項英之死: 殺他的副官劉厚總本人的敘述,見《歷史檔案》, 1981 , 2 ,第 81 , 96 頁; ▲ 徐則浩、唐錫強,〈項英、周子昆烈士被害經過紀實〉,見《黨史研究資料》, 1981 , 2 ,第 613-619 頁。
「一貫機會主義 …… 」: 「中央關於項袁錯誤的決定」, 1941 年 1 月,見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13 ,第 31-34 頁; ▲ 參見 Panyushkin, pp. 123-124 .

P.201-202
蘇聯對蔣的壓力: Chuikov 1981 ,pp. 76 , 78-79 ; ▲Panyushkin, p. 127 ; ▲Titov, vol. 3 ,p. 466 ; ▲ DVP vol. 23 , book 2 , part 1 ( 1940-1941 ), pp. 350 ff. ; ▲ 《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 1667 頁。

P.202
美國對蔣的壓力: Currie, 「 Notes . . . 」 , cit . ; ▲ 居里給羅斯福的報告,見 FRUS 1941 , vol. 4 ,pp. 81-5 ; ▲ 參見 Snow 1972 ,pp. 236-237 .
卡爾遜: Ickes, vol. 2 ,pp. 327-328 ; ▲Wang, A., p. 328 .
英國大使科爾: Panyushkin, pp. 117 , 129 ; ▲Hayter 1974 ,p. 51 .
皖南事變傷亡歸隊人數 :毛電報, 1941-2-1 ,見《毛澤東軍事文集》, 2 ,第 622 頁; ▲ 葉挺信,見《皖南事變》編撰委員會編,《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料叢書),第 211 頁。
走的是蔣指定的路: 《皖南事變》編撰委員會編,《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料叢書),第 102 , 388 , 419 頁; ▲ 李良志,《烽火江南話奇冤 ── 新四軍與皖南事變》,第 232-245 頁。

P.203
蔣和中共都不公佈前內戰消息: 《大公報》社論, 1941-3-10 ,見中華民國開國文獻編撰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印,《共匪禍國史料彙編》, 3 ,第 257-260 頁; ▲ 王焰等,《彭德懷傳》,第 205 頁。
海明威談周: 海明威致 Morgenthau, 1941-7-30 ,見 Morgenthau Diary vol. 1 ,p. 458 .
斯諾文章: 「 Reds Fought off Chiang ' s Troops 9 Days in China 」 , NY-HT , 1941-1-22 ; ▲ 參見 Thomas, pp. 239 , 373 ,n. 39 ; ▲Farnsworth, pp. 375-378.
海明威談中共 : 同海明威上注, p. 460.
海明威沒有公之於世: 同上, p. 461.

P.203-204
居里: Sandilands, pp. 107 ff ; ▲ 不是間諜是朋友,見 Persico, p. 378 ; ▲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 ── 對日抗戰時期》, 3 , 1 ,自 533 頁。

P.204
「在一萬英里外的 …… 」: Currie, 「 Notes . . . 」 , cit ., p. 2 .
居里給羅斯福的報告: 見 FRUS 1941 ,vol. 4 ,pp. 81 ff, 83 .
蔣與羅斯福的聯絡: 居里 - 蔣會談紀錄, 1941-2 - 22 ,見 Currie -Chiang meeting, p. 12 ; ▲ 見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 ── 對日抗戰時期》, 3 , 1 ,第 579-580 , 586 , 591-595 , 622-623 , 725-737 頁。
蔣請蘇聯人調停: 邵力子大使致 Lozovsky, 1941-1-29 ,見 Tikhvinsky 2000 ,pp. 629-632.
「造反」: 1941-2-1 , 《毛澤東軍事文集》, 2 ,第 623 頁。
P.205
「最黑暗的情況 …… 」: 見中央檔案館編,《皖南事變》,第 34 頁。
十 一月六日 致周: 見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12 ,第 551 頁。
「對中國問題 …… 」: 對政治局講話, 1941-4-16 ,見《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第 288 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5 08: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