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0|回复: 0

袁隆平忆学生时代与文革恋情:我曾是个散漫学生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86
发表于 2006-6-7 0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梁振华

  袁隆平,闻名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怎样从湖南一个小地方农校的教师走到今天的?他的成功有何“秘诀”?他怎样看待自己平平常常的青年时代?

  “我的体验就是八个字”

  记者:回首过往,在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前,长达数十年的艰难岁月里,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有没有所谓成功的“捷径”或者“秘诀’?

  袁隆平:什么秘诀、信条,我倒是很少去琢磨这一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没有那么多的传奇。不过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些体验肯定还是有的,大概就是这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几个字是我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总结。

  

  记者:什么促使您把研究杂交水稻作为了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袁隆平:从1955年到1966年,在安江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试验,每年都到田间去选种,就是从植株中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1960
年,我在田里偶然发现一株
“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粒多,结实饱满。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精心培育,希望有个好收获,不料大失所望。长出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让人心灰意冷。

  那天,我坐在田埂上仔细搜索所学过的科学知识,反复寻思失败的原因。后来分析推断,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才会出现分离。但如果按照那株“天然杂交稻”来折算,粮食亩产可以达到1000多斤--这在60年代初期可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我灵感突发地大胆设想:既然水稻有杂种优势,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选定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课题,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育种。

  记者: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困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袁隆平:如果没有困难,那就不叫做科学研究了。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我那个年代的情况比较特殊。那时有“左”的路线的干扰,有天灾,有同行的嫉妒,但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传统遗传理论的巨大阻力。当时的权威学者和权威学说认定搞杂交水稻研究不可能有前途,这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有三件事对我的鼓舞特别大:一是杂种第一代有杂种优势的现象;二是1960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也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三是糯稻田中的“公禾”就是天然的籼粳杂种,也显露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这些都是自然界反复出现的铁般事实啊!为什么有些人却偏偏要盲从“权威”,对此视而不见呢?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去检验,去创新。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更新,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有了知识,又不吝惜汗水,发奋努力,才会激发创造的欲望,产生好的灵感。还有,机遇也不应该忽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机遇。

  “我现在还不明白负负为什么会得正”

  记者:您在求学时代默默无闻,学业成绩也并不十分突出,30岁过后大器晚成,现在更是成为了世界级知名科学家。那么您如何看待自己并不显赫的青年时代?

  袁隆平:学生阶段,我确实是成绩平平,不追求考高分。青年时代积累知识,打好基础,以后的人生将会受益无穷。但我认为终身学习、积累知识是一辈子的大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够太性急。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凭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武汉博学中学(武汉第四中学前身)读书时,我对英语、体育很感兴趣,这两门功课成绩也就比较突出。我小时候最喜欢游泳,在湖北省运动会上还代表母校获得过两块游泳银牌呢。这些为我后来从事科研打下了良好的体魄和语言的基础。

  但那时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经常请教同桌的林华宝同学(现在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那时的数学底子没打好,现在后悔莫及啊!说实话,我现在还搞不清楚负负为什么会得正。去年在北京,我还特意向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请教了这个问题呢!
(笑) 

  记者:凭兴趣学习的习惯是否一直延续到了您的大学时代,甚至是踏上工作岗位以后?

  袁隆平:读大学时,记得学校给我的评价是这样的--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我最怕别人给我念紧箍咒。解放初期学苏联,学校里实行五分制。说实话当时我不太喜爱功课,奉行的准则是“三分好三分妙,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学习重天分,每个平凡的人其实都有他的天分,天分所在也就是自己最好的发展方向。

    打个比方,我从小喜欢学语言,也有一些语言天赋。抗日战争期间随父母四处迁徙,不费大力气就学会了很多种方言,如重庆话、南京话、武汉话、长沙话等等。对不同语种的外语也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比如俄语里的卷舌音“P”我就发得很准确。还有,在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同行英语发音时有很大差别,我能很快适应这些差异,和他们进行交流。语言的天赋,对我从事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1953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开始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教然后知不足”,感觉到以前学得不扎实。教学相长,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还依据传统理论经常进行无性杂交、营养培养等方面的试验。尽管大多以失败告终,但为以后从事科研作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民千千万,我去,我俩一块儿去”

  记者:从传记上得知,您有过一番曲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情感经历。爱情和婚姻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您是否介意谈一谈您的婚姻和家庭?

  袁隆平:这个话题说来话长。青壮年时期,我也经历过初恋的甜蜜和苦恼。那是50年代末期,学校派我去支援邻近一所中学上生物课。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女教师,通过接触和交往,互相爱慕。在教研室里,共同切磋教案;在实验室中,一块儿操作试验;香樟路下、沅水河畔,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1957年,“反右”运动席卷校园,思想活跃的我也险些被划为“中右分子”。那位年轻女教师也出身不好,有海外关系,但她思想上迫切要求进步。学校和教研室的领导坚决反对她和我谈恋爱,严厉地指出:“是要爱情,还是要进步?”这个问题让她日不思食,夜不能寐,陷入了极大的情感痛苦当中。

  在那个“左”的年代,经历了激烈而苦涩的思想斗争之后,这位当时“听领导话”的女教师还是放弃了我们纯真的爱情,选择了政治上的“进步”。那时我内心非常痛苦,不能置信。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女教师和另一位男教师结婚生子,才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心情逐渐平静以后,我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教学科研当中。

  几年过后,我与我的一位学生邓哲女士巧配成婚。婚后近40年的生活美满幸福,相继有了三个男孩儿,如今都事业有成。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这许多年里,我的家庭尤其是妻子给予了我巨大的温暖、动力和支持,促进了我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功。特别难忘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戍“资产阶级臭老九”挨批挨斗,我用作培育杂交水稻试验秧苗的60多个坛坛罐罐全部被砸得稀烂,秧苗也都被折断,当时我感觉天昏地暗,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

  那时妻子安慰我说:“我和你一块儿去当农民。农民千千万,我去,我俩一块儿去。只要不离开土地,杂交稻就一定能搞成功!”事情过去快30年了,妻子这句话的每一个字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在她的“掩护”和陪伴下,我鼓起勇气,连夜从床上爬起来,愉偷摸摸将残留的部分秧苗藏进了苹果园的臭水沟,秧苗在臭水沟里又悄悄地生长出来了。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

  记者:您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这些年来您又是如何部署和实践白己的梦想的?

  袁隆平:几十年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一个仲夏的傍晚,我习惯性地来到试验稻田边散步,发现田里的稻子长得比高粱还高,谷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因为天气炎热,我和助手们还躺在稻穗下乘凉呢!

  1964年选定杂交水稻作为研究课题,在攻关的前十年。我朝思暮想着杂交稻研究成功。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配套成功,我又朝思暮想着进一步挖掘杂交稻的增产潜力。三系杂交稻获得成功后,我又朝思暮想着杂交水稻今后的发展方向,才有了后来的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样一种宏观战略构想的酝酿、形成,都是立足于实际,几十年来反复实践的结果。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的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记者:实践已经证明,您的这些设想相继都成为了现实。美梦成真之后,您对杂交水稻事业和您自己下--步的人生有何规划?

  袁隆平: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已经把杂交水稻深深栽植进了我的人生。尽管三系两系都取得了成功,已广泛运用于生产,但要由两系到一系,路还有很远,难度还很大。需要运用高科技成果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紧密结合、协作攻关。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紧缺仍然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只要是人,两餐不吃饭,英雄也会变狗熊!就目前而言,在我有生之年,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搞成功,2005年前实现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超高产第二期目标;二是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个人的得失荣辱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些年来,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已经太多了。我今年才73岁,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奉献给中国的农民同胞。当然,要探索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奥秘,需要大批有抱负、有知识、有魄力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集体。在科研上,我向来鼓励年轻人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曾经模仿南宋诗人林升的绝句作了一首打油诗,用来勉励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年轻人,也把它送给《中国青年》的所有朋友们:

  山外青山楼外楼, 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最使人陶醉, 莫把成果当尽头。

  原载《中国青年》2002

  历史今天:1981年6月6日 袁隆平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1年6月6日,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历任湖南农科院研究员、西南农学院教授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还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教授从60年代开始,就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育种,先后育成南优2号等优良杂交水稻新品种,经大面积推广,增产20%左右,是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又一次重大突破。从1976年开始至1987年的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由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面积达10.5亿亩,为我国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为此,1981年袁隆平荣获了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7年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在国内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20: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