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料美国总统的衣食起居成了一项产业,从业者有几百人,基本上靠纳税人养活,而白宫门外的百姓对他们的工作内容知之甚少
撰文:伊丽莎白·巴米勒 Elisabeth Bumiller
摄影:克里斯托弗·莫里斯 Christopher Morris
翻译:王丽蕊
每逢新任美国总统宣誓就职,历史的步伐总会在华盛顿发生急转。
2009年1月20日,这情形将再一次发生。届时美国将迎来新的内阁成员,新的议会,新的外交政策,新装饰风格的白宫东翼,新面孔的丢人现眼的总统亲属(这方面可不乏前车之鉴),自然还有新一批的总统宾朋。
然而在历届美国总统的私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是多年如一的。白宫终身任职的管家团队的女佣一如既往地为总统铺床;厨房的炊事员照样削土豆,炒鸡蛋;园丁仍旧会在春天种下3500株郁金香球茎,让它们在“玫瑰园”开放。
照料美国总统的衣食起居成了一项产业,从业者有几百人,基本上靠纳税人养活,而白宫门外的百姓对他们的工作内容知之甚少。一届届的美国“第一家庭”来了又走,“各自享有四年或八年的暂住权”,前任总统官邸大管家加里·沃尔特斯说。但围绕着总统生活的工作人员、各项传统和机制却常能世代延续。
加里·沃尔特斯对此深有感触。他先后担任白宫副总管和大总管职务,在这个全美最出名的地方一干就是31年,从福特到小布什,服侍过六任美国总统,经历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危急时刻,最终在2007年退休。他曾掌管着有90名工作人员的服务团队,其中包括男仆、女仆、厨师、领班、电梯操作员、花匠、陈设主管、木匠、电工和管道工。从某种角度讲,这就像管理一家全世界门槛最高的酒店,只不过这酒店具备四项经常相互冲突的主要功能:家、办公楼、大型博物馆以及最高集会场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白宫在活动高峰期每周要接待的宾客可达3万名之多。
沃尔特斯是个陆军老兵,曾在原来的白宫警卫队(现为美国特勤局制服警卫处)供职。他把军事化的精准和极度谨严的作风带入了工作中。他的工作日从来就不是朝九晚五的,而记忆中最难熬的时段,是在每次前“第一家庭”搬出白宫和新“第一家庭”搬入白宫之间。前者通常在1月20日上午10点离开,而后者在当天下午4点就会入住。
沃尔特斯在这一天的理想安排是将卸任总统一家的物品搬出白宫,把新袜子放进衣橱抽屉,安置私人家具,把画挂上墙,把新总统的家庭照片摆好,让厨房准备最受青睐的小食——而这一切都要在六个小时的空当内打点完毕。由于新任总统到1月20日中午,也就是他的搬运车在护卫队的伴随下停入白宫车道两小时后,前任总统动身前往国会大厦时才算正式上任,因此不可能提前开始这些工作。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沃尔特斯需要同时调动全部90名工作人员,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准备工作历时数月,其间员工要一遍遍地口头复述工作程序,力求有条不紊。(然而,尼克松总统提早搬出白宫那次,没来得及做这种演练。员工们听说第一夫人通过总管办公室索取打包箱,“这才知道总统辞职了,”前白宫陈设主管贝蒂·C·蒙克曼说。)
有几次交接工作尤其困难。2001年1月20日,克林顿在椭圆办公室呆到凌晨四点才离开,“留下尚待清理的办公桌”,沃尔特斯回忆道。他不得不等到总统就寝,才能和克林顿的工作人员一同动手,为新任总统小布什腾出办公室。
不过,等这一阵忙乱过后,“白宫首先要实现的功能还是家居。”沃尔特斯说,“服务人员的职责是投合每个总统家庭的需求,不能指望这一家人来适应白宫。”
为了营造舒适环境,沃尔特斯一到11月大选结束,即将卸任的总统邀请下任总统一家造访白宫时,便开始询问未来第一夫人的喜好:想用哪间屋子做卧室,早上几点起床,洗手间应该放哪种牙膏,餐室需要准备哪些小食。
小布什说他爱吃咸脆饼。这种点心在2002年给他惹了麻烦:他在白宫的卧室内看橄榄球赛时,被一块咸脆饼卡住了喉咙,昏死过去,栽倒在地,又醒了过来,整个过程的目击者只有他的两只宠物狗。老布什当年要的是比较容易下咽的蓝钟牌冰激凌。尽管他曾当众吃过炸猪肥膘,实际上却只是假作与民同乐,他从没在白宫里点过这种食物。“那全是逢场作戏,”沃尔斯特说,“他根本不吃这些东西。”
小布什还喜欢在南骑楼的弧形大理石楼梯下放一个喂狗用的不锈钢水盘,白宫园艺总管戴尔·黑尼有时会兼职去遛总统的爱犬“巴尼”和“比兹利小姐”。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曾邀请她的朋友在国宴庭里吃比萨饼。福特的女儿曾在东厅举办她的中学毕业舞会。而里根虽然在公众的印象里以老式好莱坞明星做派著称,实际上他和第一夫人却喜欢坐在电视前搞二人世界,安享以精致托盘呈上的夫妻晚餐。
那总统们都吃什么?尽管除了一楼的主厨房外,居住区的二楼也设有一间厨房供总统使用,但总统和第一夫人通常不在白宫自己做饭。克林顿夫妇喜欢在宴会曲终人散后到厨房喝上几杯香槟,或是在冰箱里找剩菜吃。但大多数总统家庭只是在白宫主厨提供的备选菜品中定出一周的菜单安排。国宴、年度国会户外餐会以及节日期间的外交使团招待会全部都由纳税人买单,但总统要为他的家人和私人宾客支付餐费。新任总统在最初几个月被自己的账单吓到,是常有的事情。
“我不记得有哪位总统没抱怨过。”沃尔特斯说,他对罗莎琳·卡特看到账单数额时的讶异记忆尤深。“卡特夫人来自佐治亚州,当时物价较低。但实话实说,你们用的可是世界顶级大厨。他们放进菜品的辅料,那精致的摆盘,跟在高级饭店吃饭没什么两样。”
食物由特勤局认可的供货商供应,但也有些是来自农贸市场,偶尔还会从食杂店采购。有时白宫的厨师会在上班途中顺便到当地肉铺去挑块肉,为总统的餐桌应急。葡萄酒都是美国本土品牌(自福特总统在任时开始,白宫停止供应法国葡萄酒),酒厂直接供货,产地在弗吉尼亚州、爱达荷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但白宫宴饮中的法式遗风仍经久不衰:玛米·艾森豪威尔夫人在国宴菜单上列入她最爱的苹果千层酥时,用的是法语"Betty Brune dePommes"。)
服务人员负责将需要清洗的衣物送到市里的高档洗衣店,费用由总统家自行支付。总统的衬衫和全家的被褥毛巾都是在白宫洗烫的。总统的男仆负责使皮鞋保持光洁,并直接交代管家钉回脱落的衣扣。总统每天自己从衣橱中选出一身正装,但假如领带可能在上镜时显得过分花哨,服务人员会提出异议。“我想不出有哪位总统让别人为自己挑选衣裳。”沃尔特斯说。
总统离开白宫时,无论是乘坐被内部人员称为“猛兽”的豪华防弹车,还是搭乘“空军一号”飞机,抑或入住大型酒店(他出国访问时所到的每一处都需要占用600至800间酒店客房),身边都会张开滴水不漏的庞大保护网。
总统身边的随行者包括一大车白宫工作人员、国务院官员、特勤局人员、通信专家、“空军一号”和“海军陆战队一号”(总统的专用直升机)的机组全体、国防部人员还有媒体工作者。大型出访通常一行可达800人,其中有30名白宫工作人员,100多名特勤人员,另有约150名媒体代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摄像组、录音师、平面媒体和通讯社的记者、摄影师等等。
这群人乘坐两袈飞机:空军一号上坐的是总统本人、他的下属、特勤人员,后舱还有一小拨记者;白宫的媒体专机——通常是一架联航的747客机——负责搭载其他媒体人员。(空军一号中的14个媒体座位由各家记者轮流乘坐,不过无论坐哪架飞机,媒体都花费不菲,价位通常与头等舱相仿,甚至更高。)此外还有运送总统专车和备用车的货机,有时还要运“海军陆战队一号”,与白宫专机一起飞往每一站。
保护网的核心在白宫内部被称为“包裹”,包括总统、高官、专门保护总统的特工和一小部分记者,它基本上将总统与保护网的其他部分及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包裹”之内,一切沉静有序,它的外围则是全天候运作的保障体系,为了保证总统的清静环境而忙碌不休。
负责小布什出行事务的人是乔·哈京,他是前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力求在保护总统安全与保证一定曝光率之间达成平衡。“你不能总是把他锁在防弹车里拉来拉去吧。”哈京说,“得让他出来露露脸才行。”
哈京需要提前一年为小布什的出访做准备。每年11月或12月,他都会和白宫办公厅主任及国家安全顾问一起,拟定下一年五到六项的总统出访计划。其中一些是固定项目,例如工业化国家的八国集团会议,或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都要求美国总统必须出席。而其他出访,比如小布什在2008年2月的非洲之行,则是为了宣扬布什当局的政策,展示一下白宫的旗帜。
“我的地理知识有限,做这项工作没有地图可不行。”哈京说道。国家安全顾问办公室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展开的地图,再加上空军一号飞行员的随时答疑,哈京和他的小组成员就可以最终敲定旅途中最为适当的落脚点。除了地理上的考虑,还有至关重要的政治因素。
白宫通信局(WHCA)在总统访问的每一站设下自己的通信系统。出访时,美国总统在酒店套房中只消按动一个电话按键,就能直接与美国直拨通讯系统连线。出于安全考虑,小布什从不随身携带自己的手机,但旅途中随时都可拿到备用手机。
总统的豪华防弹车内专门配有一部手机,在这里打电话永远不会受到噪音干扰。坐过这辆车的人都说,车内安静异常,仿佛给外部世界按了静音键一样。总统能看到车外的人群,却听不到人声,尤其是当“猛兽”的大号八缸引擎那深沉的轰鸣声响起的时候。
空军一号是总统的庇护所。他可以在机舱中睡觉——飞机前端有个套间,配有淋浴和两张沙发床。在飞机上还可以进行日常的健身,在小布什的膝盖出现问题,不得不放弃跑步之前,他出访时会在空军一号上安置一台跑步机。飞机上的厨房提供正餐,掌勺的是军用飞机乘务员,然而他们的烹饪技术和营养搭配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牛排、鸡肉和猪排是常见菜品。2002年6月,小布什前往佛罗里达州宣传合理饮食及身体保健的旅途中,空军一号发给全体乘客的镶金边菜单上,不过是咸牛肉三明治、薯条和草莓芝士蛋糕。
总统游刃有馀地穿梭于各场会议,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忙得团团转,所有行动方案都提前列在厚达几百页的简报中。“我们前往地球另一端的国家时,能将着陆时间精确到分钟。”哈京说,“但你必须胸有成竹,容易慌乱的人参与不了这种旅程。”只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才能随总统出访,他们要知道该站在哪里,穿什么样的衣服,如何与外国的达官显贵交谈,以及何时需要拔腿就跑。
尽管有简报可供参考,而哈京的人员队伍也十分老练,但出访偶尔还是会出纰漏。2005年5月在第比利斯,有人将一枚手榴弹投入成千上万的喧闹群众中,幸好手榴弹有故障,才避免了一场致命偷袭。2004年,小布什亲自挤进一群安全特工中间,将一名与智利警察推搡起来的特勤人员拉开。2002年小布什访华时,在前去与江泽民主席共进午餐的途中,他的豪华防弹车突然急停,以致国际通讯社的报道说是发生了爆胎,令人联想到特勤人员在后备箱里翻找千斤顶的景象。实际上汽车是出了机械故障,而小布什立刻坐进了另一辆备用车。
当然,总统也与普罗大众一样,更乐于回到自己家里。尽管罗纳德·里根曾表示他常常感到白宫像鱼缸般压抑,但大多数总统和他们的家人都非常喜爱这座官邸。
怎么会不喜欢呢?毕竟这里有刚刚粉饰一新的电影厅,观看从制片厂连夜送来的好莱坞大片再适合不过。(过去几年中,小布什曾在这里看过《追风筝的人》和《完美比赛》。)这里有游泳池,福特总统曾经在池中穿着泳装接受媒体的采访。这里还有网球场以及伯德·约翰逊夫人创建的儿童游艺园,花园里绿树成荫,小径上排列着历任总统的孙辈孩童留下的手印和足印铜塑。
最重要的是,白宫具有浓厚的家庭气息和历史氛围,以及一条众所周知的必然规律:第一家庭无论在这里受到多好的照料,最终都将成为过客。或者,用一位白宫终身服务人员当年委婉提醒时为第一夫人的芭芭拉·布什的话说:“总统来了又走,管家却会留下来。
华夏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