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80|回复: 0

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5

回帖

289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89
发表于 2006-6-14 2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应星,明朝末年江西省奉新县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及亳州知州等官职。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一部科学巨著,在人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走访大江南北

宋应星从小对各式各样的生产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他就经常跟着大人到处游玩,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是喜欢追根究底甚至查个水落石出。在这种环境与条件下,使他累积了不少的生产知识。

宋家是世代书香世家,宋应星从小和哥哥宋应升一起读八股文。他自幼聪敏过人,但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以致经常受到夫子的责骂。有一天早上宋应升已经背完了七篇课文,他才缓缓地起床,夫子见状后责备他时,他回答说:“这有何难?我把哥哥刚才背过的课文背诵一遍,不就行了吗?”说完后便把七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夫子甚为惊奇,经过询问才知道宋应升在背书时他已经醒来了,他趟在床上一边听哥哥背诵,一边已经默记于心了。

他第一次应考就与哥哥同时考上举人,一时之间“奉新二宋”闻名遐迩。可是他随后参加六次科举考试,竟然都名落孙山,一直到四十七岁才首次出任官职。纵使如此,他却趁着每次进京赶考的期间,走访大江南北,考察各种生产技术,并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这六次进京虽未能考取功名,却为他往后丰硕的科学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写《天工开物》

有一次,一个做官的朋友邀请宋应星到他家做客。这位朋友家里摆设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及图案都不一样的花瓶。他对这些花瓶很感兴趣,不断地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他的朋友却摇摇头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读书人学习。”他听了后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读书人只知求取功名,却不重视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才会使很多生产技术因缺少理论的支持与验证,才没有留传下来,所以决心写一本有关生产技术的书籍,纠正读书人这种错误的观念。

他从古书中查找资料时,发现许多技术在国人自私的所谓“祖传秘方”下失传了。可是他不仅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激起他发扬中国传统技术的使命感:他亲自走访各个生产场所,逐一地向工人请教技术;也从与商人的对话中,得到许多生产方面的宝贵知识。就这样凭着自己多年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完成了《天工开物》这本旷世巨著。

《天工开物》的名称,乃是由“巧夺天工”、“开物成务”两个名词结合而成的。自然界的资源就是“天工”;人类创造的物质即为“开物”。亦即只要人类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就能创造出各种超越自然的人工产品。此书除了文字的说明外,还附有两百多幅的插图,精美的插图配合文字的解说,使后人更容易理解和学到前人各种的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一方面发扬前人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国的采矿自古以来只有一些零星纪录,而此书对于矿产的种类、产地、采掘方法与经验,都有详尽的记载;中国的化学知识从来没有专书记述,而书中的冶铸、锤锻、燔石、五金等篇的内容,都让人惊讶于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竟是如此的先进与丰富。

中国工艺的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曾经对中国科学技术做了全面的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保持一个西方世界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天工开物》充份反映我国古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技术,故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工艺的百科全书”。例如:此书是世界上第一本记载炼锌方法的书籍;“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还有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规律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

《天工开物》发行到世界各地后,引起很大的回响。据统计至1989年为止,这一本书在全世界就已经发行了16个版本,且印刷了38次之多。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天工开物》也都有很高的评价:英国的达尔文说此书是“权威的著作”;法国的儒莲称它是“技术的百科全书”;日本的学者则认为这是一本“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

中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毕生钻研科学技术,与一些贪官污吏不相往来,因此他为官期间清廉正直,得到地方百姓的敬仰与爱戴。

除了《天工开物》之外,他还有《论气》、《画音归正》、《春秋戎狄》等十几本著作。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文学造诣,所以英国李约瑟曾经称他是“中国的狄德罗”。

(注:狄德罗是法国《百科全书》的作着与著名的哲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2 17: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