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65|回复: 1

沟通跟随年龄一起“长大”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6-20 16: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亲子关心话

  1、你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乐乐,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找警察……可你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你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

  2、你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她擦汗边关切地问:苗苗,在学校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结果,女儿给你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事实与结果:

  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中,你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他常表现出不愿接受的样子,尤其不喜欢父母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

  策略

  有位聪明的妈妈曾在儿子上学前故意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见,对于关心的话,父母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

  亲子知心话

  1、你忙了一天了,回到家还要拖着疲乏的身体做饭,可5岁的女儿偏偏有道算术题不会做,过来找你帮忙。你心里很烦,但压住火气跟她说知心话:甜甜,妈妈现在忙死了,作业待会儿再做,体谅下妈妈,啊!结果,女儿去看动画片了,你后来也忘了这事,第二天早晨醒来,女儿发现作业没写完,大哭大闹,不肯上学。

  2、你发现儿子这两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于是你让先生去和他说说知心话,沟通一下,可是,才6岁的儿子居然发脾气了,说爸爸侵犯他的隐私权。你和先生面面相觑,措手无策。

  事实与结果:

  父母放下架子,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并不奇怪,随着小家伙的渐渐成长,你会发现,他内心的秘密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用谎言来搪塞你的关心。

  策略

  父母若想与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劝导孩子,也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小强,爸爸给你讲故事,讲爸爸像你这么大时的淘气事儿……就这样,两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心话才能为孩子所接受、理解。

  亲子开心话

  1、你今天升职了,心情愉快,想把这份快乐让4岁的女儿一起分享:然然,爸爸厉害吧,如果你以后也像爸爸这么厉害,我和妈妈就满意了!没想到,小家伙不以为然:我以后肯定比你厉害。你笑到一半,却发现女儿的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开心。

  2、女儿今天帮你洗碗了,你很开心,于是递给她一个苹果:来,这是妈妈奖励给你的!可你发现,女儿的眼神里似乎有些期待,可你不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句奖励或者鼓励的话。

  事实与结果:

  父母觉得越来越弄不懂孩子,往往自己很快乐的时候,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得罪了孩子,让小家伙变得不开心,再或者,你明明是想让小家伙开心点,却弄巧成拙,反倒让他哭起了鼻子。开心话能消除孩子心里的不痛快,而一家人分享开心更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不过,如何让开心话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却并非易事。

  策略

  有位父亲看书时太困,睡着了,连眼镜都没来得及摘。醒来后,女儿问他,为什么睡觉时还戴眼镜,这位父亲灵机一动,诙谐地说:爸爸做梦也在看书,不戴眼镜看不清字呀!而有位妈妈在儿子考试考砸后,一边讲笑话开导他,一边告诉他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寓理于趣的回答,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亲子忧心话

  1、孩子的成绩直线下滑,老师已经找你谈过很多次话了,作为孩子的母亲,你感到特别忧心,于是你对孩子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可儿子的成绩却下滑得更厉害了。

  2、3岁的儿子变成了小霸王,不让任何人动他的玩具、零食、动画书,你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孩子这么小,说大道理他不懂,于是只好吓唬他:宝宝,将你的东西分一点给大家吧,否则妈妈就不高兴了!小家伙才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依然霸道。

  事实与结果:

  孩子让父母忧心、烦心的事情不少,如何将忧心话语变通说可是一门学问。因为,说得好能使孩子改变坏习惯,得到好心境;说得不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变成孩子的心病。

  策略

  如果孩子成绩下滑了,你应该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谈,让他明白你的忧心与关心,而不是责骂和训斥。如果是小霸王,你可以让他试着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零食,他一旦感触到友谊和分享换来更多的东西和快乐,自然会改掉这个陋习。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同孩子当面说的话题,可采取留纸条、写信、向孩子推荐一篇文章、一本好书等方式进行沟通。总之,父母间接式的变通做法,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谈话方式随孩子成长变化

  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谈话的内容及交流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到两代人之间心理距离的变化。譬如:

  孩子在襁褓之中,父母不时动情地自说自话,心中充满无限怜爱,此时,父母的心态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

  到了孩子已能满处乱跑时,大多数父母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职场,由于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父母便期望孩子能少给自己添些麻烦。在这一阶段,有些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的态度、语气,会因自己情绪的不同而变化:心情好时与孩子讲话较温和;情绪差时,会因一些小事责备、训斥孩子;此阶段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已不再是百分之百。

  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学校,父母更多的是关心他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接纳的程度也常以成绩为标准。父母最爱问孩子: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考试多少分?老师喜不喜欢你? 孩子的学习成绩常是父母态度的晴雨表。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已然是两个成年人的对话方式。

  从回顾父母与孩子谈话方式的变化过程,不知你是否悟出了什么?诸多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对他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结果只能是父母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或者听不懂。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他所接受。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因此,父母有必要研究怎样同孩子说话。

   和孩子沟通的9个秘诀

  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2、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

  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7、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楼主| 发表于 2006-6-20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些事该给幼儿自主权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就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

  二、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对于外套里的衣服,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三、玩具分享。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四、独处的地方。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五、游戏区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

  六、哭的权力。当孩子受到挫折、受伤时,让他尽情地发泄。孩子享有哭的权力,此时不要给他任何言语或肢体上的回应,等孩子停止哭泣后,再与他讨论:“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七、恋物情结。孩子对某种物品(如布娃娃、毛巾等)情有独钟时,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它,一旦没了它,孩子的情绪便焦躁不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恋物情结会自然退却,家长不要强求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八、午睡问题。大部分家长(或幼儿园)在午饭后都会安排孩子午睡,如果孩子睡觉时不断想爬起来,不要强迫他继续躺在床上,可以让他呆在房间里,以不干扰别人为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00: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