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18|回复: 0

费孝通文章两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351

回帖

1839

积分

金牌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1839
发表于 2007-7-11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href="http://blog.sina.com.cn/whc7818" target=_blank>http://blog.sina.com.cn/whc7818</A><BR>2007-07-11 06:14:14&nbsp;<BR><BR>&nbsp;&nbsp;<BR><FONT size=4>费孝通:人民·政党·民主<BR><BR>&nbsp;&nbsp;&nbsp;&nbsp;投票自由不受约束<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还记得前年在美国北部一个农家做客,主妇太太和我们谈起了罗斯福的新政,我就问她你是哪一党的?她很简单地回答我:“共和党。”我接着又说:“你常去开党团会议的吗?”她不大明白我这问题,张大了眼睛表示要我解释一下,所以我又补充说:“你们怎样入党的?入党的手续怎样?有没有党证?交不交党费?”这些问题把她更弄湖涂了。“对不起得很,我不很明白你的问题,我说我是共和党人,意思是我上一次大选时投威尔基的票,我觉得罗斯福总统做了太久,该换换人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对于这位太太的话也相当的不清楚,因之不能不再问下去:“你每次选举总统都去投票的么?每次投共和党候选人的么?你是不是考虑哪位候选人中不中你自己的意,只要他是共和党推举出来的,就投票选他么?……。<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她很不好意思地摇一摇头:“按理我有了权利就该投票,可是也有时懒得去,譬如说兰登和罗斯福竞选那一次,我病了没有去。”她笑了笑,“若是我去投票,我会选罗斯福的。。<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兰登不是共和党的候选人么?”我插口说。<BR><BR>&nbsp;&nbsp;&nbsp;&nbsp;“是的,可是我不喜欢他。”<BR><BR>&nbsp;&nbsp;&nbsp;&nbsp;“你不是自己说是共和党人么?”我又问。<BR><BR>&nbsp;&nbsp;&nbsp;&nbsp;“可是这并不是说我一定要投票选那个我不喜欢的兰登呀。这次我们县里选举议员,我又投了民主党候选人的票,因为我认识他,他是个好人。费先生,你以为我说是共和党人就必须投共和党候选人的票么?那不是民主。我有我的自由,谁也不能一定要我投谁的票。上一次我选威尔基,汤姆(她的丈夫)就投罗斯福。投票前一天,我们两人还辩论了一场。汤姆也是共和党人,可是他这次去外边去走了一趟回来,偏说罗斯福好。他说了许多理由,我还是有我的成见,他说不服我,我也说不服他,各人投了各人的票。。<BR><BR>&nbsp;&nbsp;&nbsp;&nbsp;“那么,你所谓共和党人是什么意思呢?”我不能不追问了,主妇太太给我问住了,她的女儿在旁却笑起来了。<BR><BR>&nbsp;&nbsp;&nbsp;&nbsp;“孝通,你像个法西斯蒂!”<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没有想到会戴这顶黑帽子,不免惊异地把眼光转向那位小姐。<BR><BR>&nbsp;&nbsp;&nbsp;&nbsp;</FONT><A href="http://blog.sina.com.cn/whc7818" target=_blank><FONT size=4>http://blog.sina.com.cn/whc7818</FONT></A><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选举票——是人民的力量<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那位小姐放下手里的织物,“孝通,你问我妈什么入党手续,什么党证,什么党费。你又认为一个人一定要受党的拘束投票,这些不是法西斯蒂么?我们美国是没有这一套的。我们喜欢谁就选谁,候选人要千方百计讨我们喜欢,想得到我们手上的票。这张在我们手上的票是我们自己的,也靠这张票,我们的政府不敢得罪我们,若是我们没有投票的自由,美国怎能自称为民主国家?。<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主妇太太打断了她女儿的话,插上向我解释说:“我说我是共和党人意思不过是大体上同意共和党的政策,其实,都是因为我的父亲是共和党的同情者,我也就继承了他的成见,我们在大选前总是要先去注册的,凡是合格的选民都可以去注册,注册时我就填上共和党,我可以参加共和党推选候选人的大会。我若不注册共和党,我就没有推举共和党候选人的权利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最后的投票时一定得投共和党的候选人。我们是在一个围着布幕的小房间里投票的,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我真正投谁的票。我们说是共和党人或是民主党人,意思只是到那个党里去推举候选人罢了。我们没有党证,更没有起誓一类的入党手续,而且我们每次选举时,可以自由注册,愿意在哪一党里去推举候选人。”她顿了顿,“我的罗伊思(她的女儿)说得是对的,这样才能使那些政客们不敢得罪我们选民。费先生,天下大概没有一个政客是好的,我们若是放弃了投票的自由,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对付这批混蛋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那位小姐回头问了我许多关于中国的情形,我窘得很,连忙用别的话支吾过去。可是,我的日记上却写下了一句话:“民主国家的政党不是限制人民政治意识和政治行动的机构。。<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看《威尔逊总统传》<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不久之前,我和太太一同去电影院看《威尔逊总统传》。从电影院里出来,我的太太问我说:“威尔逊在学校里教教书多舒服,也不会劳苦得这样,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几个民主党的老头一定要去找他出来。从电影上看来,这几个老头不是本来不认得威尔逊的么?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出来竞选,一定要找到威尔逊呢?使他不能安安静静写书,在球场上看学生们比赛?。<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那些党老爷有他们的苦衷。”我回答说:“他们要上台必须要人民选举,所以他们必须千方百计地猜测大多数选民要什么政策,喜欢哪些人。猜得中就可以竞选胜利,猜错了也就失败。譬如那次竞选中,他们不能拉出个威尔逊,不能提出‘新自由’的口号来,民主党也很可能落选的。威尔逊名望高,要用他的名字来争取选举票,所以得三顾茅庐地请他出来。你还记得威尔基和罗斯福竞选的事实罢?威尔基本来并不是共和党的人,可是共和党在那次竞选里,知道罗斯福是个劲敌,不请出一个美貌有魄力的人来做他的竞选人,不会有胜利希望。威尔基是个大公司的经理,有名能干,长得又漂亮,所以把他推举出来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你这样说,她像学校选球员了……”我太太说。<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不错,不错。政治本来该是当足球比赛看的,这也许就是《威尔逊总统传》那个电影用赛球的场面作为开场的原因。”我应着。<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可是,我不懂,这样猜测人民心理,挑选名角,不是这些政党在愚弄人民么?谁可保证他们说的话当话呢?”我太太还是问。<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选举票能做保证。”我接着说,“若是一个政党执了政,他们所许下的诺言不兑现,下次选举时就会失去很多选举票,甚至落选,退出白宫。骗人至多骗一次,而且骗了人就出卖了前途,因之代价太大,在可能范围内是不敢离开所许下的政纲太远的。。<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的太太却还觉得我的话里有问题,她想了一想:“依你这样说,美国的政体是干什么的呢?请人做官,听人民的意思做事,有什么好处呢?。<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是的,我也相信很多中国人会这样问的。原因是在我们这现实生活里所认得的政党多少是一个特权阶级的集团。入党是想做官,做官是想发财:为了官可通财,所以不能弃官,于是要独占一切官职,这些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政党。在这种现实的经验中,自不易明白一个民主国家中政党的作用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正想回答这问题时,公共汽车来了,我们忙着搭车,把话打断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到家坐了不久,来了一位刚从重庆来的美国朋友,我们寒暄了几句之后,我就向太太说:“好了,你要问的问题问他罢。我正不知道怎样回答你。”转过来,我把我们看了《威尔逊总统传》之后的谈话告诉了那位朋友。<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这可难住我了,政党这个东西实不容易说明,我在学校考试也曾为此得了个零分。孝通,你知道,在我们宪法上根本就没有这东西。制宪的那批人不但没有想到后来美国的政党在政治中发生这样大的作用,而且他们对于党那个名词根本就不喜欢。。<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你们没有政党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么?”我太太问。<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政党当然合法的。”这位朋友点了点头说:“像其他团体一般,我们宪法保证了人民结社和言论的自由,我们不过用这自由来争取自由的政治利益和发表自己的主张,结果产生了政党。宪法里虽则没有政党的明文,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党是违宪或不合法的。。<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想插口时,我太太打住了我说:“今天晚上不是讨论会,我们不要把时间全花在政党上,这样好不好,劳莱(那位朋友的名字),你能不能最简单地回答我,美国政体究竟是干什么的?把我这个疑团弄清了,我们改天再继续讨论这问题。时间不多,我是不喜欢整天讲政治的,好像生活中只有政治一样事似的。。<BR><BR>&nbsp;&nbsp;&nbsp;&nbsp;</FONT><A href="http://blog.sina.com.cn/whc7818" target=_blank><FONT size=4>http://blog.sina.com.cn/whc7818</FONT></A><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政党是干什么的<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那位朋友把手按了额头,“好罢,我来讲一课书罢。我们知道民主政治是要以人民意见来决定有关大众的事,可是要知道人民意见却是件极困难的事,每个人对于每一问题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各人的意见又是可以各不相同。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怎能根据人民意见来办事呢?所以民主政治的初步工作是在‘整理意见’,归纳成几个不同意见,然后可以让人民根据这几个意见投票表决,寻出一个大多数的意见作为办事的依据。。<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于是问题是在怎样去‘整理意见’了。若是每一个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意见可以愈弄愈分歧。最切实的方法是有个人起个草案,根据这草案,再让人家批评,修改,编成条文。这其实就是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民主国家的政党并没有不变的‘主义’,更没有发起人的‘遗教’必须遵守的,他们每次选举时都要临时编出个纲领来,这些纲领就是整理过的意见。。<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一个国家的人民因为看法不同,利益不同,不容易有一个一致赞成的意见,所以若干政党便同时去整理不相合的,甚至是相反的意见。最后每党提出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最合人民大众意见的纲领来。人民就根据自己的意见去看哪个纲领最中意,中意哪个就投哪个党的票。票子多的政党猜中了民意,就可以去推行他们的纲领,给他们政权。政党是一个整理民意的机构,而且使实行的纲领必然是大多数人民的意见。。<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政党的第二个任务是推举人才。有了纲领若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还是没有用的。在民主政治中每一个公民都有资格做官的,可是粥少僧多,绝不能个个都成为总统,谁来选择呢?若是每一个人都自己站起来竞选,都是候选人,那是又会乱哄哄的一团糟了。所以又要一个机构来推出少数候选人,然后让人民来挑取他们最中意的。这里又需要政党了,政党为了要取得多数选举票,所以必须尽力的去寻出众的人才来做候选人。这样有能力的人就有机会被挑中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趁劳莱停一停,喝口茶的时候,我太太加了一句:“你这样说来,美国政党有一点像我们的荐头店,荐头店的老板要体悉哪一家主人脾气、性情、工作,然后挑一个合适的老妈子送去。是不是?。<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是的,是的,我们的确把我们的官吏当老妈子看的,称他们公仆,有时还要很苛刻地对待他们。”劳莱很得意地点头。<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谈话于是转入了家务。<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那天晚上我记日记时写着下面的话:<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民主国家的政党不是一个做官的,或是想做官的集团,而是整理民意、推举人才的政治机构。这机构的基础有二:一是人民可以自由结社,自由言论,二是用选举票来决定政策和官吏的任用。民主政治不能没有政党,可是政党的积极贡献也必须在民主政治中才能表现。&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1946年4月5日&nbsp;<BR><BR><BR>费孝通:言论·自由·诚实 <BR></FONT><A href="http://blog.sina.com.cn/whc7818" target=_blank><FONT size=4>http://blog.sina.com.cn/whc7818</FONT></A><BR><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星期天的早上,有位广东朋友约我到金碧路去“饮茶”。从城北坐上公共汽车,停在近日楼的附近,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铁栅东边,四季不断的鲜花,常引起我一种幻想:我想这天赋独美的南国只要政治一清明,经济一繁荣,遍地的鲜花,黄的迎春,红的山茶,足够把这历史上的抗战名城打扮得妖娆迷人。我的幻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罢?我自己问着自己。有时,为了路旁垂死的瘦骨和南屏街高楼对照得太明显,也使我不敢再看那些无邪的鲜花,可是也不愿放过一些可以支持我这幻想的证据。那天从公共汽车上下来,被近日楼下看壁报的群众吸引到了他们里面,这一刹那间,我觉得一种愉快,似乎是说我这久存的幻想有了实现的消息了。<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我的愉快并不只是昆明有这样多人肯鹄首街头看壁报,而是在近日楼四周同时可以贴出意见相反、言论不同的壁报。这一件事实给我很大的鼓励。<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同行的朋友催着我走,也许是因为他怕去迟了,茶室里会找不到座位,可是他并不这样说。他用了不耐烦的口气,指斥着眼前的形色:“好好的城墙贴得满满的像什么?而且,你瞧,这也讲民主,那也讲民主,不是把人都弄糊涂了?言论,这也算言论!。<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我笑了一笑,“我却就爱这个,民主就是这样长成的。我对于近日楼更喜欢了,因为它使我想起伦敦的海德公园。。<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想起了海德公园<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9年前我在伦敦,初到的时候,我曾打听寓所的主人:“我想认识伦敦,应该先到哪里去?巴力门还是唐宁街?”那位老太太摇摇头说:“这种地方你去干什么?你得先上海德公园。在海德公园里你才能了解我们英国怎么会有巴力门和唐宁街的。”她的意思是说造成英国政治的是英国人民的精神,并不是有了议会和内阁,英国才得到民主的政治,而是人民中有了民主的精神,才有英国的议会和内阁。海德公园正是民主精神表演的地方。<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多雾的英伦常使人懒得出门,可是我既然得到寓所主人的指导,不能不下个决心到海德公园去看看了。海德公园和英国其他的公园一般,并没有太多的奇花异葩,更没有关在笼子里的孔雀,只是一片旷地,保留着一丛丛比伦敦年龄更高的林木。海德公园所以著名,却在园角那片宽阔的草地,这草地上有着各色各样的人,站在桌上、椅上、肥皂箱上同时向着游客演说。有些吸引着几十到几百个听众,围得密密层层,有些只有一两个人,甚至一个听者都没有的,大家还是提高了嗓子在说话。我在好奇心中挤进了一群人,那位先生却在大发议论说当时首相鲍尔温是个伪君子,他说了几个理由,台下就有人接口,问他自己是不是伪君子?天下哪个人不是伪君子?另外又有一个却出来为说者辩护。很多人中有点头的,有叫hear 、hear的(赞成的意思);也有气得须子都翘起来的。在毫不相识的人中,热烈地互相辩论了一场。<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一会儿,又换了一个上台大大地批评着在离开不到50码的那个在台上说话的人的意见,对面那个是工党,在这里站起来的是保守党,两人唱对台戏。听众里有些人,听了一会儿,不满意,走到对面去了,同时也有人从对面走来。<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听的人有话想讲,随时随地可站起来讲,只要有人听你。听一阵,觉得没有趣味的,随时可以走开。在海德公园里真可以说是议论纷纷了:幼稚可笑的、胡言乱语的、有条有理的、引经据典的……种种色色,无不具备。从立场说,有极端的保守派,有过时的传道士,也有激进的共产党,真是无派不全。可是有一点,也就是我寓所主人要我去看的一点值得我们这些异邦人记得的,是在海德公园中,从来没有人互相打过架,没有人流过血,没有人投过手榴弹,没有人停止过别人说话。即使没有人听你,你照样可以直了嗓子发议论,没有人笑你。我的确看过一个没有听众的演说家,而且据别人和我说,他是每星期必定来的,大家非但不耻笑他,而且认为这人不错:自己认为对的就得说。可是这位先生说的话,没有第二个人发生兴趣,所以没有听众。他每星期可来唱独白,可是他却不能强迫别人来听他,更不能不许别人说,只准让他说。他若这样做,就不能在海德公园里了。<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意见的乱和行动的乱<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从近日楼到金碧路的路上,我把海德公园的情形描述给我的朋友听,一直到我们进了茶室坐定了,我还沉湎在记忆里。我的朋友打断了我的独白:“我知道你从小喜欢热闹,乱哄哄的,像你的书桌一样,不乱写不出文章。我和你的脾气就不同,我喜欢有秩序,有纪律。像近日楼的乱劲,我就看不惯;照你所说的海德公园,我一去就会头痛。。<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老王,你说乱么?也许不错,但是你也不能不承认英国政治和社会是最有秩序的,最不乱的。他们好像很纷乱的意见,但是大家把纷乱的意见自由地说了出来,大家有机会听到别人的意见,大家能对于每一问题思索一番,结果才有相同的意见,也才有衷心情愿的相同行动。意见阶段里的乱却是达到行动阶段里不乱的必要过程。老王,你喜欢意见阶段里表面的不乱,而行动阶段里发生乱么?”我逼着我的朋友回答我。<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都不乱才是我的希望。”他回答了。<BR><BR>&nbsp;&nbsp;&nbsp;&nbsp;“你希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我很快接着说。<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我的朋友放下茶,等待我的解释,所以我又接着说下去:“每个人身世不同,经历不同,利益不同,希望不同,所以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会相同的,一个人的意见总是片面的,总是从个人的经验和立场出发的,所以在意见上开始时总是各人不同的,但是在一个团体里生活的人又不能不有一致的行动。团体生活的主要问题,就在怎样从各人不同的意见中,去求得一个共同能接受的总合意见。怎样能总合呢?就是要大家能了解别人的经验和立场和共同利益的所在,互相迁就、调协,使有一共同的意见来做一致行动的根据。。<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要行动上一致,我们不是可以加以管制的么?否则要权力做什么呢?”我的朋友插入了一句。<BR><BR>&nbsp;&nbsp;&nbsp;&nbsp;“不”。我很坚决地说,“一致行动不能没有共同意见做根据。外在的权力没有法子改变内在的动机,若是用权力来维持行动的一致,不但不能持之,而且这一致是只属于表面的。权力必须有人柄握,握有权力的人没有法子永远地监督着每一个人,看守着每一个行为,所以权力所不到之处,行动上就得不到一致。监督各个人行动最有效的力量是每个人自己,我们没有一刻能不受自己意志的检查。我所说共同意见,就是每个人自己接受的意见,自动地发之于行动,这些行动也自会一致。从意见上谋调协着手来取得团体一致行动是最可靠,也是最经济的办法。。<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尊重别人,尊重自己<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说了一阵,好像是在课堂里讲书,自觉不好意思了,所以借着茶房送点心上来时,把话收住了。可是我的朋友却觉得很有兴趣,因为他正在工厂里做事,在管理工人时,常逢到工人们阳奉阴违的事,使他无法提高效率,所以他很表示同意地说:“心悦诚服自然是最好,对人必须诱导感化。孝通,这点我是接受的。我不是常说,中国基本问题是在教育么?。<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老王,你所谓教育是什么意思呢?”<BR><BR>&nbsp;&nbsp;&nbsp;&nbsp;“你在大学里教了这么多年书,还要问我这问题么?可是,我也不妨从我工厂里的实地需要的讲,我希望工人们能了解我们的观点,对于他们工作能认真的做。”我朋友说。<BR><BR>&nbsp;&nbsp;&nbsp;&nbsp;“很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观点是对的,而且应当是这样的,这样才能使一个人认真和负责做事。但是你说要从教育来使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我觉得你所谓的教育和我所谓的教育的确有一点重要的不同了。”说到这里,我的朋友插口说:“好罢,你说你的教育罢。”于是我又说了:“我倒并不是想讨论教育本身,你若有兴趣,可以看一遍潘光旦先生的《宣传不是教育》。我要问你的是你也想过去了解工人们的观点么?你也问过自己为什么工人们不认真做事?。<BR><BR>&nbsp;&nbsp;&nbsp;&nbsp;“工人们的观点么?”我的朋友似乎问他自己。<BR><BR>&nbsp;&nbsp;&nbsp;&nbsp;“是的。”我说,“工厂是一个团体,你们需要行动上的一致,可是显而易见的,你和工人并没有相互的了解,是不是?老王,你若容许我说一句率直的话,你并没有想到工人们的观点是值得你考虑的,你只想人家接受你的观点,并没有想接受工人的观点,是不是?我很希望你去海德公园看看,在海德公园里,你会发现别人也有意见,也有不同的观点,而且你若平心静气地听,你会发现,他们也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意见是对的。这时候,你会觉得究竟谁对不对,大家不应当由自己来做判断,而应该让别人来批评了。。<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这是英国觉得骄傲的精神,要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尊重人家。若是你觉得别人全不及你,人家的判断都不正确,只有你是有能力,有资格知道是非的话,你就不必考虑别人的意见了。民主不但要尊重别人,认为每个人是最能从他自己立场辨别是非利害的人,而且也是尊重自己的。尊重自己所以不肯把决定自己利害生死的事,托付给别人去包办。。<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言论自由矫正了欺骗<BR><BR>&nbsp;&nbsp;&nbsp;&nbsp;<BR><BR>&nbsp;&nbsp;&nbsp;&nbsp;我的朋友听见我又提到“民主”,知道我的话一定会拉得很长,所以特意叫茶房来冲茶,暗示要我改变改变话头,我因之停住了。喝了一回茶,我们重又回到近日楼来搭车。我的朋友也许是因为受了我刚才一番议论影响,所以也走到城墙去看看壁报,他绕了一圈,很失望地向我说:“我不明白你对于这种壁报会存什么希望。我虽则素来对于政治不感兴趣,可是单凭我的常识,我就看不出靠西面城墙上那几张壁报有什么道理,很多话太幼稚,不近人情,要是看的人都相信了这些话,我就不知道对于中国有什么好处。。<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老王。”我却很高兴地回答他,“你是知道我立场的人,你知道我若是写文章时,这些文章会贴在什么地方?可是我不愿意别人只看我的文章,因为我不是上帝,谁也不能保证我的意见永远是比别人高明的,我自己绝不敢这样保证自己。我希望别人也发表意见让看的人自己去选择。我觉得高兴的不是这些壁报里都是名贵的指示,而是大家能自由张贴的事实,中国若要进入民主,这是第一步。各人都能自由把意见发表使人民可以自由去批评。近日楼变成了海德公园,我是心满意足了。。<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孝通,若是你看见有人在骂你,你觉得怎样呢?”<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骂得有道理,我应当接受;骂得没道理,我只有信托读者,他们会辨别是非。我总觉得你是不很相信别人有判断的能力。我同意你,人民有时是会被欺骗的。但是,说来也可以使人放心,世界上一切骗局绝不会永久的,而且假若你让每一个人能发表意见,每一个人能自由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没有人敢欺骗人,骗人一次,一失信用,他的言论也会没有人相信了。所以在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欺骗是最愚蠢,没有人愿意或胆敢这样做的。诚实是处世最可靠的方针,乃是经验之谈。。<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我高兴地握了老王的手:“我想早些回家了。你看了这许多街头壁报,不是有你的判断么?别人都像你一般的。我希望近日楼变成海德公园,至少,大家能相信自己,能用话来争取人们的同情,比了四个月前,用手榴弹去压制别人说话大大地进步了。爱中国的人,对于一切进步要关心,要赞成,这是第一步!只要不退步,中国是有希望的。。<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nbsp;我和我的朋友分了手,我转身在花市里带回了一枝梅花。<BR><BR>&nbsp;&nbsp;&nbsp;&nbsp;  <BR><BR>1946年4月1日<BR></FONT><A href="http://blog.sina.com.cn/whc7818" target=_blank><FONT size=4>http://blog.sina.com.cn/whc7818</FONT></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8 10: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