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89|回复: 0

海归医学女博士著书 揭示求医的隐情与智慧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92

回帖

41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20
发表于 2006-7-7 1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印两万本,一售即空。被媒体誉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医学人文着作。

钟南山院士说:医患为什么要沟通及如何沟通,医患为什么要互动及如何互动,这正是《医事》一书的精彩之所在。

心内科著名专家胡大一说:《医事》一书应该算是一剂温药--它有趣、客观,涉及了"医"作为学科、作为职业、作为生活事件……这些影响着普通人和医生的全部敏感方面,同时也能直击痛处。

日前,一本号称"破解医患关系紧张密码"的书《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在医院、患者与学界流传。这本日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出版之前即在各大网站、数十家媒体争相连载。近期在《北京青年报》连载一月余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争议。本书首印两万册,一周内售空。这本书据传在出版前,即引发学界关注,云集了包括钟南山院士、心内科著名专家胡大一、经济学家汪丁丁、哲学家赵汀阳等各界名家的联手撰文推荐。作者讴歌的"海归"加"医学博士"的"内部人"身份,也引起了读者的纷纷猜测与好奇。其书更被多家媒体誉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医学人文着作",在医学人文近乎空白的大陆,首掀"医学人文潮"。

《医事》作者、医学博士讴歌,浸润中外医界15年,历经著名医学院求学、美国研究所科研、回国新药开发……等多样的生活经历。她站在客观、理性、开阔的立场上,针对医患不断升级的矛盾,医生见病不见人、视身体为零件的技术崇拜,病患对现代技术的不适和误解,人们对身体和疾病认识的盲区给予了理性的剖析。这番剖析,是为了让医学回归"医为仁术"的本性,还患者以尊重,给医生以尊严,找回医患世界久违的温情。在《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这本厚近二十万字的书中,她以"内部人"的身份,敏锐探讨了当代中国的医患关系,提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理性面对眼前医疗世界的解决之道: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病人,了解眼前医疗环境,了解身体和疾病,了解坐在对面的医生,唤起医生稀缺的注意力,以赢得最大的医疗照顾,最终为自己的健康打算。

作者讴歌自述,自己在十七岁时深受协和妇产科名医林巧稚的影响,曾怀着悬壶济世的理想主义之梦,考入中国学制最长的著名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那里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因为目睹、亲历现实种种,毕业后并未选择从医,而是从事了和医药科研、开发相关的工作。但在这期间,她目睹了那些医生老师们、医生同学们的生活,也频繁地接触着其他医院的医生。她还经常碰到熟人咨询和疾病相关的问题,帮助朋友挂号、找名教授看病,听这些病人抱怨医生、医院种种……而这期间,大众媒体和舆论也越来越多地谈论和医相关的事,大体是:去看病的人不开心,看病的医生也不开心。所有这些角度叠加在一起,促使她开始去思考一些和 "医"有关的问题。这些思考,最后集聚起来,就是现在面市的《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作者讴歌期待自己能从医学人文的角度,找回医学的温情,找回理性的目光,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十七岁时的从医梦想,减少当初离开的那份遗憾。

这本书从独特的角度,首先分析了几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是,为何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也在一步步发生着演变。二是,作为去看病的人,如何在面对眼前的医疗状况,自己争取主动,争取得到最好的照顾。三是,看病的医生,他们的职业生活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痛,了解了这些,医生这个职业才能重获尊重,也才会有更有优秀的人才愿意投身其中,最终得益的还是病人。四是,我们如何客观地去认识自己身处的和"医"有关的大环境。不过,一个人身在疾病王国所面对的,不单是医疗环境,还有作为人而非动物,那些来自他心底的声音。如何面对这些声音,是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战争,这时医生和医疗可能都无法给你帮助。这就是《医事》在后面两章中谈到的两个问题:作为人本身,有着并不完美的身体和自私的基因;对于生命过程中穿插的疾病,有些人是怎么用自己最舒服、最安然的方式去面对它们。

此书读来有趣,讨论所涉范围广泛,包括医学理念、技术、服务、经济、治疗体系……更像是在解析中国目前繁杂的医疗生态,中间穿插着具体事例和生动的语言。既有很多让人豁然明朗的背景分析,也有让普通百姓感到体贴有效的就医智慧指南。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这本书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作者细腻深切地分析了生与死、疾病与医疗、技术和人情。这些对于严肃地检点一个矛盾重重的医疗世界,推进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新医疗世界,是弥足珍贵的思考。

这本书出版前,即在博客网上连载,有近百万人点击,并对此书进行了争议。作者讴歌说,"正是看了这些网友的评论,使我真切地认识到在中国,医患关系面临着尴尬境地,迫切呼唤着理性的沟通解决之道,还冷漠的医学以温情"。讴歌文笔优美,她曾计划业余写小说,但她后来意识到:"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优秀的小说,不缺我这一部小说,但可能却缺少一本细腻描写医疗世界的医学人文书籍,这本书不是和大家一起进行情绪的宣泄,而是希望进行深层的、理性的剖析,但行文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刻板的八股。"《医事》一书在《北京青年报》开始连载几天后,即有读者争相询问,以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门采访作者,并以《讴歌:破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密码》为标题,进行整版报道。

哲学家赵汀阳读完该书后评论道,《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这本书很有阅读快感,讴歌以轻松生动的笔调揭示了关于医生、医院和医疗许多秘密的真相,给人一种知情的快感,这非常有助于人们深刻地理解生与死、疾病和医疗、技术和人情。

钟南山院士说,读完此书引发了他的共鸣,"此书甚有可读之价值,并能吸引读者,这些读者毫无例外均是需要与医生、医院打交道的人"。"看病难,看病贵,由来已久,之所以成为时下社会及公众议论的热点,其导火线之一来自看病气--看一次病憋一肚子气。设想一个病人若能从医生那里获得理解和同情,积极的治疗,满意或哪怕是过得去的疗效,那么排队长些尚可忍耐,价钱贵些倒也值得。无奈现实常非如此。除了丧失意识的病人外,医生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是战胜疾病关键的第一步,医生要解决的不单是修理身体一个部件,而是病人整体,那就要调动病人积极性;病人要把医生看成是人而非神,医生的积极性也需调动起来。医患为什么要沟通及如何沟通,医患为什么要互动及如何互动,这正是本书精彩之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22 16: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