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cpsczk.com/images/digi/20090318102921916.jpg
阳春三月,四川省新津县花源镇菜花锦绣,麦苗青郁,杨柳拂依,一幅生机蓬勃的春天景象。
然而,在这幅自然和谐的图画中,一个焦虑的信息却在紧张传播:到3月底,花源镇新区干道工程拆迁户如再不签字同意拆迁,有关部门就要会同开发商强行动手了……
村民们参照《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要求政府和开发商出具“国务院特批手续",但没有人理睬他们.于是,杨柳村村民们把“坚决拥护党中央一号文件”“加强耕地保护 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命线”等标语写满了整个村庄,希图用这种方式来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http://www.ncpsczk.com/images/digi/20090318103559137.jpg
同时,杨柳村三组、六组的村民们还每家每户备了一只哨子.按他们的说法,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不明身份的人突然闯进他们的包产田、宅基地,并宣称他们村已被纳入“开发区”, 不得已只能学习电影“地道战”中对付鬼子的办法,一发现有工作人员或车辆进村,一听到哨声响起全村男女老少就行动起来保卫耕地。
“我们怕和他们谈土地”、“我们是守法的”“2004年我们这里立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墨迹未干,为啥几年时间转眼就变成了‘开发区’?”“《土地法》明文规定:基本农田的开发需要国务院特批,这儿的‘开发区’究竟是国务院特批的,还是地方政府搞的‘形象’‘政绩工程’?”“我们不抵制合理开发利用有限土地资源,但‘开发’在富了地方政府和一部分人的同时、不能把我们农民‘开发’成了毫无生存保障的‘三无’农民!”这是记者在杨柳村听村民们说得最多的话。
地处川西平原的花源镇因自然环境良好,风光秀丽,当地世代务农的居民,虽谈不上特别富裕,但靠着天府之国“水旱从人”的优越自然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土地下户后,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家搞起了“大棚蔬菜”,杨柳村虽然人多地少(人平7分地),但靠着土地的膏腴肥沃,再加上近年中央的“惠农”政策,杨柳村民每年靠蔬菜、粮食收入每年人平能够达到万余元的收入,农闲时再出去打点临工,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坦的。
然而,花源镇“风景秀丽”和“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也吸引了近年蜂拥而至的开发商纷纷看好这块“风水宝地”,迄今已先后有金秋乐园、倍特集团、中鹏集团、泰来公司、长城集团等知名房产公司投资的高档楼盘陆续开发、入住。被“征”的土地基本都是政府2004年立碑确定的“1870亩基本农田保护”“178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据花源镇当地村民们指证,该镇兴乐村6大队1组的基本农田于2005年被非法规划开发,该块约50亩面积的地块在2007年国土资源部“国土百日大检查”中被查处,上级国土部门严令该荒芜了两年的地块尽快退建、复耕,可是,当地为了保留囤积这块“规划”地块,竟出台土政策,对不复耕的村民每年按1300元钱(900斤大米价格)进行“补偿”,对硬要种地的农民,则每亩每年只给600元“补偿”,这样一来,这块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两年前就该复耕的土地就至今荒芜着等待“开发”.
杨柳村村民们介绍,花源镇柳河村上千亩政府自己立有“基本农田保护碑”的良田,在2007年被强占为“规划开发区”,补偿标准按照2003年标准执行,因为安置房质量问题,上千群众不愿入住;至今还有上千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住房问题没得到妥善解决。
2009年1月3日,花源镇政府、村干部等人来到杨柳村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该村已纳入新津县招商引资“规划开发区”,土地已拍卖成交,
动员广大村民签合同尽快搬迁;因杨柳村三、六组正处于花源镇“规划开发区”边缘地带,濒临岷江支流杨柳河、背靠牧马山,一旦“开发区一干道”打通,这块依山傍河的膏腴之地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局面,几万人的生存根基将面临重新选择。因此,杨柳村三、六组村民不得不据理力争、依法维权,村民们至今无人在拆迁安置协议上签字。并在他们突然得知土地已被纳入“开发区”后的今年元月份向新津县人民政府申请确权,但至今递交申请报告3个月过去了,新津县人民政府还没有给予正式书面答复。
村民们说,他们真的不愿意用战斗来依法保卫留给子孙的良田.他们希望人民政府替他们保护.
转载自《中国农产品市场周刊》网站(www.ncpscz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