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8|回复: 0

先得改变自己学会理解孩子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26

回帖

807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075
发表于 2006-7-30 2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老师做客“深圳市民论坛”热议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先得改变自己学会理解孩子

  本报记者段俊

  论坛传真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深圳这座快速发展的移民城市里,孩子们有很多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怎样才能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值得探讨。

  由本报和深圳新闻网联合举办的第41期“深圳市民论坛”,特地请来了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本期论坛嘉宾包括深圳康宁医院心理科主任、儿童心理专家舒明跃,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卫生科主任万国斌,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谈加林博士,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平。论坛中,各位嘉宾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深圳新闻网“深圳市民论坛”的实时互动栏目,回答了网友的现场提问。

  论坛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嘉宾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指出家长老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学会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惑,预防心理疾病。

  1、孩子存在“蛋壳心理”需要父母慢慢打开

  小孩也会有心理问题吗?小孩不爱吃饭、不爱学习,爱玩、爱上网,其实很有可能是因为有心理问题,只是许多家长、老师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而已。据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和科研工作的舒明跃主任介绍,他们做过两次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一次和全国政协一起做的,发现深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4%,比全国平均数要高一点。去年,又做了一个初中生心理问题调查,发现有抑郁症状的大概是11%,这个数字跟内地相近,可以说,深圳和其他地方的比较不算高,但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身体的关心远高过对心理的关心,对孩子心理问题的理解也有不少误区和盲区。有多年儿童心理治疗经验的万国斌主任认为,小孩的心理问题和成人不同,但两者密切相关。成年人更多的表现为情绪、思维方面的问题;小孩发育性的问题比较多,比如说智力、语言、动作行为的发育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有轻有重,从心理疾病到心理障碍,再到心理困惑、情绪问题,程度越来越轻。万国斌解释说,就拿小孩吃饭的问题来说,吃饭本身是一个本能行为,饿了就吃,饱了就停,是很自然的现象。可现在,很多家长对小孩身体非常重视,特别强调吃,怎么吃就变成由家长的态度来决定了。小孩吃饭不好,一定程度上就转变为精神行为问题,其实这也反映父母的心理问题。所以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有的孩子跟别人下棋,输了以后就再也不下棋了……在大人眼里,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较为封闭和脆弱的心理特点,人们称之为“蛋壳心理”。对这个问题,谈加林博士认为,必须将心理健康的问题和成长的一般问题区分开来。就像学会走路要摔很多跤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关键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渡过一系列难关。

  对于“蛋壳心理”问题,舒明跃主任说,这有家庭的关系,也有社会的原因。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居住空间上的变化,给孩子造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空间,容易产生性格上的缺陷。有些孩子跟人家不来往,遇到小的挫折就适应不了;有的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老师批评以后第二天就不去上学。在这方面,家长或学校需要共同努力,慢慢给他锻炼的机会,他就会慢慢的打开这个“壳”。

  “脆弱”并不意味“懦弱”、“不勇敢”,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有区别,一般人容易把两者混淆。舒明跃特别指出,不能单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而要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去看。家长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要多鼓励、多讲道理引导孩子,告诉他们失败是必不可少的。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要讲心理方法,有时候还得讲技巧。在学校工作,有很多实践经验的蒋平老师也指出,有不少老师和家长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误以为是他的品德不好,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其实这是心理上的不健康、不正常。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05: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