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6|回复: 0

从美加双博士之死谈留学生为何不回国?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47
发表于 2006-7-31 2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从加拿大传来一个令人扼腕叹惜的消息,一位名叫蒋国兵的中国留学生在多伦多跳桥自杀,身后遗下一双未成年的儿女及无助的妻子。据报载,蒋国兵今年44岁,1979年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核物理专业,后获得硕士学位。31岁时被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1996年,蒋国兵到美国普度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移居加拿大,遍寻合适工作不着,竟在一家油漆厂打工。他在心情十分沮丧的情况下,又于2002年进入多伦多大学读第二个博士学位,并在今年春天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四处寻找工作没有结果,“甚至连一封拒绝信都没有收到。”在这种情况下,蒋国兵走上了绝路。

  事后,蒋国兵的妻子说,蒋国兵曾多次想回国,“但迟迟没有下决心”。笔者由此想到,蒋国兵宁可走上绝路也不愿意回国究竟是为什么?论他的工作、留学履历,均是许多地方急需的人才,回到中国也大有可为,但他还是走了。在这里,人已死,我们无法知道他当时想的是什么,也不能随便猜测他走上不归路的原因,更不能拿一个人的死去指责什么。但大多数留学西方的青年才俊学成之后没有及时踏上回国之路确是事实,令人深思。

  笔者曾多次与定居国外的亲朋谈论这个话题,问他们:“为什么学成不回国?”他们首先强调,千万不要把这个问题与“报效祖国”对立起来。他们受祖国的教育长大,无论到哪里都是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时刻关心祖国的一举一动,并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留在国外的原因很复杂,用一两句话很难说清。如果非要说,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吸引人才,工作、生活条件仍比国内总体上优越。一旦学成找到对口合适的工作,就可以有比较稳定、相对高的收入。西方的科研水平、条件高于国内也是许多有才干的学子青睐的地方。另外,在一些移民大国,有着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各个种族之间都有自己的圈子,且又相安无事,一个人只要勤快一点,容易生存。

  第二,中国人内心深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意识根深蒂固,许多留学生是抱着“不做出个模样来,誓不见江东父老”的想法出国的。一些在国内就相当出色的学子,到了外国仍然背着莫大抱负,不愿轻言回国。更重要的是,国内许多有子女出国学习的家庭现在普遍存在一种意识:“到了国外好好学,能留下来就留下来。”过去那种学成以后一定回来建设自己国家的鼓励氛围越来越淡薄了。这个意识给出国学习的人压力很沉重。

  第三,现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的富强,出国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开始流传“考不上大学才出国”的说法。极个别不良“海归”的欺骗行为、由“海归”变“海待”的个别现象,经过媒体炒作,正在改变国内对留学生的看法,改变留学生对回国的期盼。一些人认为回国的留学生不是骗子,就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人,国内有些单位甚至拒绝接纳留学生。这些做法和说法严重损害了留学生的形象,让在国外的留学生心里一片冰凉,伤了留学生的心。许多有意回国报效的人,其归国之心也渐行渐远。

  由此,他们呼吁国内的父老乡亲们,不要给海外的学子施加各种压力。不要盲目崇洋,爱国家首先要从国内做起。国内许多人和家庭缺乏国家的荣誉感,是迫使他们“迟迟下不了决心”回国的重要原因。

  对留学生不要“捧到天上”,也不要“打入地狱”。大量的学生出国学习是好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内的媒体不要为了追求“卖点”就以一两个“坏事坏人”,#123;黑整个留学生,改变留学归国的氛围,导致出现一些地方回避留学生的现象。他们需要一个正常的舆论引导。

  最后,看着西方竭力吸纳全球的精英人才,他们很着急。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他们希望在许多外国人纷纷到中国淘金的时候,自己的祖国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儿女,给儿女一个公平的环境,不要偏爱、溺爱,也不要冷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15: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