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30|回复: 1

清宫奏折的鉴赏与收藏(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09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641
发表于 2006-9-7 0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员庆贺诗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

  中国自明代以后朱元璋废止宰相制度,代以内阁制度,设大学士,到清朝设议政王会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几乎国家全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奏折便成了清代最常见的最高上行文件。这种折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收藏价值如何?

  

  请安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

  明代奏折仅存三千件

  明朝的最高上行文件包括奏本、题本及揭贴三大类,奏本的特点是无官印;而题本及揭贴就是上报给皇帝的普通公文和紧急公文,后两者必须有官印,通常有固定格式,如每幅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平行十八字,其中两个字的位置专门留给皇上批字用。据估计明代这三大类现存世仅约3000件,但民间尚未发现一件。它最大的问题是格式化,表达很受拘束。清初期,各地及京城给皇帝的报告最初用的是木签,直到顺治二年才开始仿明制缮写题本、奏本,到了康熙年间,国家经常发生紧急军情,按格式写报告非常耽误时间,通常的上行到皇帝的文件逐渐演变成了奏折,内容上就是奏疏加揭贴和题本,而形式上基本上就是以前的揭贴,它不必用官印,不拘格式,详陈直达,皇上可以手批,此后它一直沿用到清末宣统。

  清代奏折中有两种特殊朱批奏折值得一提。1861年,咸丰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逃到热河,死前八大顾命大臣辅助幼儿同治,为了权力牵制,规定奏折必须由两宫盖印。后在宣统时期也发生类似的情况,奏折必须盖上醇亲王载沣摄政监国之章才有效,摄政监国之章就等于御批。

  有一种无朱批的奏折叫留中折,它可能长期留在宫中不下发军机处或内阁,但它并不是不重要,往往更重要,它通常反映了皇帝与大臣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辛酉政变前御史董元醇上奏折请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折,肃顺等以咸丰遗诏和本朝无此先例为由与两宫争辩,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于是慈禧命将董元醇奏折留中,这就为此后垂帘听政作好准备。

  

  皇帝宝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

  为发工资奏折成捆卖

  奏折档案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原始史料,存档后一般人难以看到。故宫午门东侧文华殿南的内阁大库内档是它的藏身之所,包括皇帝诏令、臣僚奏折、朱批谕旨、实录、圣训、会典、起居注、以及殿试考卷等,内也夹杂宋元刻本残书等。总数今已不可考,推测至少二、三百万件以上,重量近40万斤,但近代流失严重,如清末内阁大库失修后遭水淹,光绪25年一次清查霉烂就销毁4500捆库存文件,另一部分则被人为盗卖后移出宫外,成为国图、北大及市场现存最主要的来源,其中经由1916年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挑选出较完整的存于故宫午门之上的62箱, 1502袋,后来历经北京大学整理,直至1930年由故宫博物院接收。

  1922年北洋曹琨贿选,政府财政吃紧,教育部、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连职员工资都发不出,经由教育部同意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第一次以废纸名义出卖存放于故宫午门外朝房内的明永乐至万历年间的档案,约十几万斤,售价 3000大洋,至此这批珍贵的明代档案就无影无踪了;同年不久,再次出售历史博物馆存放于端门及朝房里的档案,包括清顺治到宣统年间的档案计有约15万余斤,装了8000麻袋,售价4050元大洋,这批档案少部分流散民间。

  如今,清朝奏折的市场行情价每份约1万至2万元,而且还在看涨。

0

主题

39

回帖

45

积分

注册会员

新手上路

积分
45
发表于 2006-9-8 0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去故宫玩儿的时候,看到过展出的清代奏折,虽然对内容半懂半不懂,但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是,奏折里的字儿真是漂亮,端庄,隽秀。都可以成为我练字儿的模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6 16: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