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6|回复: 1

愤世嫉俗又趋之若鹜 择校潮再次令人叹为观止(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49
发表于 2006-9-8 16: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方面有规范教育与招生的条条禁令,一方面是条子、票子满天飞的社会现状。2006年秋季热闹的中小学入学潮,再次令人叹为观止——

  又一场热热闹闹的中小学招生热潮随着秋季开学趋于平静。盘点2006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入学难依然难,择校费仍在交,义务教育阶段还在考,快慢班也在分,太多人挣扎其中周旋其间,一切关乎教育热点难点甚至弊端的东西非但没有被制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择校!择校!择校!

政策:实施小学就近划片入学和小升初免试就近分配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即便是高中招择校生也要遵循“三限”原则: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

  “你在某某学校有熟人吗?能不能帮我孩子进去上学?”类似这样的问话,在过去的一两个月里被家长们无数次引用。

  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让孩子按住址就近分配进一所“差”学校。一位家长说,孩子进到什么样的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一生。既然学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好学校?


    由于学生过多,许多班不得不在课桌之间再加桌椅。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热点中小学的划片升学范围越来越小,其班额却仍居高不下。有的热点小学班额80多人,有的热点中学班额近百人。这些热点中小学的择校费也居高不下。即便如此,每年要求择校的学生依然爆满,想要入学还要托关系。

  “只要有点门路,90%的人都会选择择校。”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是说。

  择校费根本没谱

  政策:按照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接收择校生,因此也就不存在择校费一说,学校只允许收取学生借读费。而借读生的接收也有政策规定,郑州市借读生的收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期130元,初中每生每期300元。

  想择校到好学校上学吗?那就缴费吧。

  一位知情人说,上小学和小升初的择校费没有标准,收多少全看校方的意思。有的收三五千,有的收一两万,当然也可能一分钱不收,那要看说情人的面子有多大。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联系到郑州西郊一所并不是很知名的小学,除了缴纳7000元的择校费外,还给校长买了一部新款手机。

  考试成了公开的秘密

  政策:按照规定,除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可以进行英语潜能测试外,其他任何学校均不得对小学毕业生进行文化课考试或测试,分校招生时,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应该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录取。

  “上名校要考试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只不过这些学校组织考试时越来越隐蔽了。”从教20多年的王老师说。

  王老师说,考试是个“高压线”,哪个学校都不敢说是考试,有的说是考查,有的说是听报告,有的说是参加培训班,其实全部是考试,最后按分数录取。

  一位朋友的孩子为了上个好学校,接连参加了三四个初中分校的考试。让他想不到的是,今年的小学生“考”初中竞争如此激烈,哪个学校都是上千人在竞争。

  即便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组织的测试,很多家长仍表示不满。“既然这所学校可以对孩子的外语潜能进行测试,那就应该让外语好的孩子去竞争。事实上他们要的都是语文、数学等各门功课好的尖子生”。

  实验班=重点班?

  政策:政策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教改试(实)验班外,一般不设试(实)验班。

  阳阳到一所初中报到时,学校通知,第二天到校参加考试,按考试成绩分班。听说全年级8个班,只有一个实验班,一个外语特色班,家长们全都紧张起来了,纷纷托关系找熟人做工作。“谁都知道,不管是实验班还是特色班,全都是选拔尖子生组成的重点班,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哪个家长不挤破头皮送孩子到重点班?!”一名姓江的家长说。

  这位家长说,她一位同事的孩子入校后不但考试分班,更甚的是,老师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先挑座位。

  郑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为了鼓励各校办出特色,以前教育局批准了部分学校开办“特色班”、“实验班”,但后来发现这些都成了开设重点班的“保护伞”。

  家长:愤世嫉俗又趋之若鹜

  为了让孩子入读一所好的学校,望子成龙的家长可谓不惜成本,不遗余力。

  “人家有权有钱的能让孩子上好学校,我们什么都没有,只好造假了。”一名被查出房产证造假的家长苦笑着说。

  有的家长甚至以假离婚为代价。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夫妇离婚后,孩子住址都在爷爷、奶奶或亲友家中,而这些房子又“正好”位于热点学校旁。另外,户口“扎堆”现象很常见。有的家长拿来的一本户口簿上竟然有10多个人名,孩子好几个,关系也很复杂。

  “没学上的找学校,有学上的要择校,进了学校要择班,到处都在走关系,这种风气实在坏透了。”张先生语气中流露出明显的不满。

  有一定学历的张先生本以为自己能抵制这种“畸态”。在孩子上小学时,他一直倡导孩子自由成长,玩个痛快,甚至教育老师:“不论孩子长大当工人还是农民,只要他身心健康快乐,教育就是成功的。”他的儿子成了全校唯一一个不留家庭作业的学生。然而,就在小升初开始之际,周围亲戚、朋友、同事的择校理论和做法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他,张先生迷茫了,他开始违心地择校,为挤进重点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弄到了校长的一张条子。“我这是在给不良的教育风气推波助澜!”

  学校:不想乱收费而是没法推

  中小学招生季节,学校成了香饽饽,校长特别是好学校的校长更成为备受关注的核心人物。

  “这个时候找校长,简直难于上青天。”一位学生家长感叹,拿着某领导的条子找校长,办公室、手机、家里电话通通不接,到学校去找,门卫不让进,问老师都说不知道在哪儿。后来在一名知情人的指点下,在一处学校的建设工地上逮到了校长。玩失踪几乎成了每个热点学校领导的拿手戏。

  “其实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很多时候还得为应付各种关系而发愁。”一位热点初中的校长如此诉说他的“苦恼”。“招生季节绝对不敢接电话,10个电话至少有9个找你说学生。不要吧,得罪人,要吧,根本就塞不下。”这名姓郑的校长说,每年他手里的条子就一二百张,还有各种打着张市长王处长李局长等等招牌来找的人。

  郑校长坦言,不是学校想违规收费,而是根本就推不开,有那么多人找来的时候就声明愿意交钱,交费其实也是一种制约。

  活跃在招生舞台上的不止学生家长和校方,更多的人因为某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扮演着“媒婆”“说客”等角色。

  王先生是一位权力部门的干部,也是一个灵通人士,每年经他手送出去的择校生有一二十个。王先生和几个校长关系不错,平时帮学校摆平不少棘手事情,时不时地也给校长小恩小惠一下。

  王先生没有说透的是,他因此也得了不少实惠。  

  新的义务教育法于今年9月1日实施。开学伊始,教育部门又出台了各种禁令,针对贯彻义务教育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们在观望,新的义务教育法能否破解教育困局、抑制择校狂潮?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9 21: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6 12: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