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出优质孩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妈妈,也没有人天生会做人家的孩子。大多数父母在育儿生活中,都是边实践边摸索,同时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为的是能教养出一个“优质性格”的孩子,可“优质性格”又是怎么样的呢?
“优质性格”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拥有比较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也比较能创造成功前途的优秀人格特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孩子拥有了这些特质,爸爸妈妈的生活也可以变得更轻松、更放心、也更快乐。
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
个人人格特质的养成,起始于孩童时期,如今我们常在电视、报纸新闻中,看到许多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便采取自杀或是伤害别人的行为,来逃避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些错误的示范除了后天影响之外,也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一个较为健康的人格,因此导致孩子在长大后做出那些社会所无法理解的行为。
其实,自己的人生最终都需要自己负责,爸爸妈妈应该在幼儿时期,便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态度,才能使其拥有面对未来人生的无尽勇气,这也是爸爸妈妈所应送给孩子的最珍贵宝藏。
“你不会做,我来帮你!”许多爸爸妈妈因为担心孩子无法自己将事情完成,而一味地帮他们做很多事情,长此以往将逐渐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许在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此时,爸爸妈妈应该站在辅导者的角色,以“你觉得妈妈应该怎么帮你?”、“让我们一起想办法,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的观念与行动,陪伴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
养成不负责性格的可能原因
・不敢负责
可能是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完成的任务太大,例如:要孩子打扫所有的房间,或要孩子去买十样以上的东西,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庞大任务,孩子会觉得害怕、不知所措,在没有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又怕做不好被爸爸妈妈责骂,孩子很可能立马以“我没有空!”、“我不会买!”等借口来逃避问题。
・不会负责
如果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而爸爸妈妈也没有要求他重做,或只是唠叨几句就自己接手把事情处理完成,以致于让孩子没有懂得“要享受权利,也要会尽义务”的道理,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把玩具乱丢、不会物归原处等不良习惯。
・不想负责
可能是当孩子渴望把事情做好,可是每次无论怎么做,爸爸妈妈都不满意并且大声责骂孩子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行,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沮丧难过,因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想做好事情,都得不到爸爸妈妈的赞美与鼓励,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了“想负责、想做好事情”的动机,日后对于爸爸妈妈交代的任务,干脆采取假装不知道、不理会的态度。
由此可见,爸爸妈妈除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也要多花时间了解孩子不敢负责、不会负责或不想负责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鼓励、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靠自己努力、家人陪伴才能完美的解决与面对。
倾听孩子的声音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步伐提速、竞争压力加大,爸爸妈妈常常由于工作忙碌,而无法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游干桂便认为:现代爸爸妈妈不应该只是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反而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让自己和孩子的心灵更为亲近。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最想要“缠”的、最想说话的人便是爸爸妈妈,游干桂表示:每天不论是2小时、1小时,甚至是30分钟都好,爸爸妈妈都应该学习当孩子的听众,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如此一来,便能真正看到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再针对其缺点加以改进,而对其优点则予以鼓励,以求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多元智能。
爸爸妈妈最容易犯的10件糊涂事
・虑太多
对儿女有过多的担心,例如:担心孩子n程跟不上、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担心孩子晚归等。
・做太多
替儿女承担太多的责任,例如:无论晴天雨天接孩子上下学、替孩子拿书包、孩子忘了东西马上替孩子送到幼儿园、替孩子写作业等。
・骂太多
爸爸妈妈将自己生活、工作上碰到的挫折,转移到小孩身上,不高兴或者是心情恶劣烦躁时,不管小孩做的对不对、好不好都大声斥责,结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恶劣。
・给太多
无论是物质生活的补偿,或是口头上的赞美,有时候给了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压太多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大感吃不消。
・玩太少
亲子之间没有太多有趣的休闲活动,没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坐”太少
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很少有机会可以坐下来一起聊天谈心,没能养成谈天、分享的习惯。
・知太少
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务,结果忽略现代资讯的吸收,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流行音乐,爸爸妈妈都不了解也搞不清楚,亲子之间只能谈些吃饭、穿衣的日常琐事。
・爱太少
爸爸妈妈当然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言语和行动表达上,总是还不够具体明确,使得亲子在相处上减少了互动的润滑剂,也容易让孩子觉得爸妈对他的关心不够多。
・变太少
亲子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断调整,以致孩子与爸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让孩子学会做正确的判断
亲子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悲哀的矛盾”,也就是说,父母总以为孩子应该知道如何做判断,孩子也以为自己应该是做了正确的判断,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究竟事情该怎么做才正确
有时候对孩子来说,如何做才能符合父母的“对错”标准真的很难,有的孩子是用不断尝试希望找到爸妈认为是对的方法,但一错再错的机会自然也很高,更有的孩子干脆不要有任何动静,等着耗着让爸妈忍不住自己说出来要怎么做,以免做错判断受到责骂。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接受“孩子难免会判断错误”的现实,孩子也能在爸妈的鼓励下学习接受“判断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亲子之间互相体谅包容,如此一来,爸爸妈妈便能在适当时机,协助孩子做出正确判断。
事实上,要做到“在对的时机,做对的选择”这样完美的状况,其实是需要通过许多“尝试”的过程。因为“尝试”会带来“经验”,而“经验”才会带来正确的“判断”能力,所以吴娟瑜表示:爸爸妈妈除了用言语、举实例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之外,更应该花时间协助孩子理出一个判断现实状况以做出正确反应、选择的的能力,唯有交给孩子正面且正确的思考逻辑,才能让孩子在日后成长的过程中,有信心面对人生一道道艰难的考验。
教育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五个要点
・告诉孩子,做决定之前应该先搞清楚自己要的结果是什么?
・学习自己做判断。
・参考别人的经验做判断。
・如果判断错误,应立即作出补救。而后悔,无论多长时间都是徒劳的。
・不断尝试,记取教训,才会更容易成功。
培养孩子开朗的个性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能过得很快乐,笑口常开,然而人生总会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惟有让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才能使他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都可以在脑海中产生“正面思考”的模式,乐观进取地迎接挑战。
心理学家指出:“爸爸妈妈批评孩子的方式,是造成孩子乐观或悲观的重要因素。”他建议爸爸妈妈两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第二项原则则是爸妈要养成“以乐观态度来解释问题”的风格。
当爸爸妈妈对孩子又吼又叫,或经常唉声叹气,孩子的性格就会逐步退缩消极;而当爸爸妈妈以明理、正向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孩子也才会有机会将性格渐渐地调整为开朗乐观的方向。 |
|